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 > 第168章 诸葛亮心中仍有执念。

“!

李严面色微僵,强笑道:舒公子说笑了,侍奉陛下乃臣子本分。方才只是一时失言。

正方多虑了。曹舒从容道,本公子向来明理。不过你放心,只要我在一日,定不会让人轻慢于你。

这番话说得李严暗自咬牙。如今曹舒已是曹氏继承人,曹操正逐步移交大权。可要他去当个闲散文官,如何能甘心?

送走曹舒后,李严终于沉下脸色。

书房内,数名文武官员正静候着。自诸葛亮失踪后,李严便成了他们实际的倚仗。

曹舒当众宣布,将派李严去侍奉小皇帝刘曦。这一决定令投降派众人心惊胆战——连他们的首领李严都落得这般境地,他们这些喽啰又能有什么好下场?

当初在蜀汉时,他们仗着李严的庇护,即便诸葛亮看不惯,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鱼肉百姓、横行乡里都是家常便饭。如今归顺曹魏,连靠山李严都自身难保。在李严的召集下,这群墙头草纷纷聚首,不过也有明眼人婉拒了邀请。

见人到得差不多了,李严清了清嗓子:曹舒欺人太甚!跟着他迟早要倾家荡产。既然他不仁,休怪我们不义!诸位可愿随我 大业?

众人面面相觑——李严莫非想自立门户?可他现在哪有实力对抗曹舒?

陛下尚在益州,曹操年事已高。李严压低声音,若让曹舒死在益州,我们拥立陛下复位,岂不美哉?

这话让所有人都愣住了。片刻后才反应过来,李严口中的竟是刚被他逼着退位的刘禅。短短时日,这位投降派首领竟要带着众人把废帝重新扶上龙椅。当真是世事难料,翻云覆雨。对李严而言,忠君爱国都是虚的,唯有实利才是真。

曹舒执意要让李严去侍奉年幼的刘曦,这分明是在当众羞辱李严。

李严心中怒火中烧。在他看来,曹军能顺利进入成都,自己功不可没。如今曹舒这般对待功臣,实在令人心寒。

在场的降臣们听完李严的谋划,纷纷暗自点头。李严的遭遇给他们敲响了警钟——若就此归顺曹营,恐怕永远都要仰人鼻息。对这些利己之徒而言,这比死还难受。

不过李严没有发现,降臣中有个吴懿的妻弟正目光闪烁,似乎在盘算什么。虽然吴懿本人不在场,但这间议事厅里早已混入了眼线。

主公,末将实在不解,为何要刻意激怒李严 ?邓艾忍不住问道,即便他们反复无常,也总有比逼反更好的处置之法吧?

曹舒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士载所言不差。但本司空要的,不是一个派系林立的益州。若真心接纳李严等人,你想过会是什么局面?

邓艾细想之下悚然一惊。李严身边多是益州本土世家豪强,这些人虽有能力,却必将成为统治的绊脚石。即便曹舒手握重兵,终究是外来者。要稳定益州就不得不倚重这些地头蛇,可一旦赋予权柄......

这些世家豪强素来在益州作威作福,得了权势岂会安分?

曹舒授予的权力非但未能约束益州世家,反而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指望这些盘剥百姓的世家大族体恤民情?简直是痴人说梦!

曹舒终究不会久留益州。战事平息后,他要么挥师南下征讨南中,要么班师回朝许昌。他在时尚能震慑宵小,即便益州世家阳奉阴违也要掂量后果。可一旦他离开,那些把持地方的本土豪强岂会放过鱼肉乡里的机会?

届时局势必将故态复萌。曹军这番征伐,倒像是专程来益州游历一番!以李严为首的降臣反倒能继续作威作福,甚至暗中培植武装势力。如此发展下去,益州俨然成为国中之国,最终获利的只有李严之流。

为防患于未然,曹舒决定釜底抽薪。妄想独霸天府之国?就要有承受雷霆手段的觉悟!逼反李严这等首鼠两端之徒,不过是整治益州棋局的一步妙招。

是夜,李严联合众多益州世家密谋夜袭。就在刀剑出鞘之际,一道意外身影拦住了去路。

吴子远?!李严瞳孔骤缩,万万没想到会在府门前遇见本该远在雒城的吴懿。

吴懿冷笑道:听闻李正方欲行大逆?就凭这群见风使舵的乌合之众?这番讥讽顿时激得李严怒发冲冠:竖子安知我心?曹舒竟要贬我去侍奉傀儡皇帝!我堂堂蜀汉托孤重臣,岂容黄口小儿如此折辱?

原来吴懿早随诸葛亮在雒城归降,此刻现身绝非偶然。

吴懿曾做过曹军俘虏,与曹营颇有渊源。如今吴觅成为曹舒的侧室,吴懿也因能力出众获得要职。曹舒为稳固益州局势,需要拉拢本地势力,吴懿便成为最佳人选,随曹舒一同进驻成都。

见李严神色狰狞,吴懿叹息道:李严,你究竟图谋什么?是为公平正义,还是贪 位?

李严冷笑回应:你吴懿如今飞黄腾达,而我李严迟早要死在曹舒手里。我不先下手,难道坐以待毙?只要除掉曹舒,扶刘禅复位,朝政大权就尽在我手!说到此处,他眼中闪过疯狂之色。

吴懿摇头叹息,挥手示意。张合、徐晃二将率领大军突然现身。

张合徐晃?!李严大惊失色,吴懿你竟通风报信?不对...你怎会知晓我的计划?

吴懿冷笑道:李严,你找的那些同谋都是些不成器的货色。随着他的示意,亲兵押上来一群参与谋反的益州世家子弟。

见同伙悉数落网,李严瘫软在地。当张合徐晃上前捉拿时,他突然拔剑自刎,鲜血喷涌而出,当场毙命。

......

(鲜花符号省略)

曹舒与邓艾、姜维、杨修等人齐聚成都皇宫,商议益州行政划分事宜。

士载、伯约、德祖,我欲将益州分为两部分,诸位可有良策?曹舒指着地图问道。

益州自古幅员辽阔,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成为天府之国。然而此地贫富悬殊——成都、江州等地富庶繁华,建宁、金沙江沿岸诸郡及大凉山一带却民生困顿。若要开发益州,必须调整现有行政规划。

杨修拱手道:主公,不妨将武都、阴平、凉山三郡与凉州南部合并为新州。成都周边及南中附近郡县仍属益州。待日后取得交州,再与凉州、巴州统筹规划。

此议虽顾及贫富差异,曹舒却微微摇头。他思忖着行政区划还需考量风土民情,忽然想起一人——若得此人献策,必能妥善解决。

孔明先生在家否?

清朗嗓音打破草庐宁静,木门忽被推开。正捧卷读书的诸葛亮愕然抬头,只见曹舒已带着邓艾、姜维等人迈入堂中。

诸葛亮压下心中诧异,整衣行礼:山野之人诸葛亮,见过舒公子。不知公子今日前来,有何见教?

曹舒径自斟茶浅饮,看着诸葛亮疏离的姿态,眼中泛起笑意。

“孔明,你才三十九岁,怎能就此归隐?”

诸葛亮微微拱手:

“舒公子此言,在下实在不解。”

“在下不过戴罪之身,能在这乱世中保全性命,已是万幸。”

“蒙先主知遇之恩,却未能助其成就霸业,此乃孔明之过。”

曹舒轻叹道:

“孔明此言差矣。”

“何来苟全性命之说?”

“恕我直言,此话用在你身上并不恰当。”

“琅琊诸葛氏乃名门望族。”

“况且你家嫡系如今在魏国也颇受重用。”

“要论真正的平民百姓,当是那些食不果腹的黎民。”

“而非似你这般饱读诗书的名门子弟。”

曹舒所言确有依据。

诸葛亮虽在《出师表》中自称布衣,实则出身名门。

其姐夫乃荆州蔡瑁,岳父是名士黄承彦,妻子为才女黄月英。

加之诸葛氏在各地皆有建树。

这般家世,岂能称作平民?

诸葛亮闻言长叹。

确实如此。

连年战火使百姓流离失所。

世家大族虽常诉苦,但与百姓疾苦相比,不过是从锦衣玉食变为粗茶淡饭。

而寻常百姓呢?

饥寒交迫,家破人亡。

殿内一时沉寂。

曹舒忽然上前握住诸葛亮双手:

“孔明,天下需要你,不可就此归隐。”

“请以我私人名义出山相助。”

“就像鲁子敬那般,既可成就功名,又能造福苍生。”

诸葛亮默然不语。

作为鲁肃挚友,他早已知晓其出任魏国尚书令之事。

对于老友的选择,他内心其实颇为欣慰。

比起刻薄寡恩的孙权。

这位带着几分邪气的魏国公子,确实更值得托付。

曹舒向来护短,对部下极为优待。

追随他的文武官员,无不获得提拔与重用。

然而,诸葛亮心中仍有执念。

未能辅佐刘备成就霸业,始终是他最大的遗憾。

蜀汉覆灭后,他常常回忆起隆中对时的情景。

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的身影,仿佛仍在他眼前。

可如今,这些人大多已不在人世。

尽管张飞尚在,但那不过是曹舒看在夏侯娟和张星彩的情面上。

昔日的桃园三兄弟,早已烟消云散。

面对曹舒的邀请,诸葛亮内心有所动摇。

曹舒并未强求,只是淡然一笑,与诸葛亮闲谈几句后,便带着邓艾、姜维等人离去。

路上,邓艾忍不住问道:

“主公,诸葛亮不过一介平民,您亲自拜访已是抬举,他竟敢推辞,何不惩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