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 > 第141章 “粮食比钱财更为重要。”

要你管!她低声嘟囔。

曹舒闻言笑道:莫非在江东受了委屈?

告诉本公子是谁,定为你出这口气。

他瞬间摆出知心人的姿态。

孙尚香本不愿多说,但见曹舒神色关切,终究忍不住哭诉:

哪有兄长整天逼妹妹嫁不喜欢的人!

在孙仲谋眼里,我不过是他笼络外人的筹码!

无论是刘备那老叟,还是张温的废物儿子,没一个入得了我的眼!

曹舒忍俊不禁:孙仲谋确实不是东西!

你可是他亲妹妹,怎能如此对待?

待他百年之后,你可千万别给他烧纸钱!

这话彻底打开了孙尚香的话匣子。

虽然双手双脚仍被束缚着,但比起身体的禁锢,心中的郁结更令她痛苦。

再刚强的女子也有脆弱之时。

平日以弓腰姬威名示人的孙尚香,心底何尝不渴望父兄般的依靠?

可惜这终究是奢望。

母亲吴国太离世,二哥孙权逼婚,都成了压垮她的稻草。

侄女孙茹虽能倾听,但同为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又如何帮得了她?

先前故意被吕蒙、陆逊囚禁,也不过是为躲个清静。

如今被俘后遇上愿听她倾诉的曹舒,倒像是久旱逢甘霖。

而曹舒,纯粹抱着看热闹的心思。

孙尚香倚在曹舒肩头,絮絮叨叨地数落着孙权的不是。

曹舒耐心听着,时不时附和几句,手指轻轻拂过她的面颊,温热的气息掠过她的耳畔。

孙尚香越说越激动,仿佛要把这些年积攒的怨气一股脑儿倒出来。

忽然,曹舒眼神一凝,打断道:“香儿,你是说……孙翊并非死于部下背叛?”

孙尚香点头:“三嫂说过,那两个凶手,其实是孙仲谋安插在三哥身边的。”

曹舒眉梢微动。

这倒是意外之获。

孙翊已故九年,当年孙权尚未坐稳江东,四大世家对他尚且观望。

而孙翊素有“小孙策”之名,自然招人忌惮。

孙尚香继续道:“三哥死后,孙仲谋逼三嫂改嫁朱桓,三嫂以守孝为由拒绝。后来,她索性出家,彻底断了孙仲谋的念头。”

“在她心里,三哥的死,孙仲谋脱不了干系。”

曹舒轻叹。

孙翊未必真想争权,甚至主动交出兵权,以示臣服。

可有些事,不是退让就能了结的。

孙翊一死,四大世家安心,孙权也彻底高枕无忧。

不过……

比起孙翊,更让曹舒惋惜的,是徐氏竟出家了。

这位在史册留名的 ,终究青灯古佛,了却余生。

三国志中记载的女子众多,但能让陈寿特意描述容貌的不足十人。由此可见,徐氏的美貌确实非同寻常。

然而孙尚香接下来的话却点燃了曹舒心中的曹贼之魂。

我三嫂也是个苦命人。孙尚香叹息道,她以出家为名,隐居在曲阿老家,这辈子算是守了寡。

这里的出家并非指当尼姑。当时佛教刚传入不久,道教才是主流。道教的出家不需要剃度,徐氏是以未亡人身份在道教修行。

曹舒闻言轻咳一声:香儿,孙仲谋确实不是东西。但他这样对你三嫂徐氏太不公平了!想必她心里一直想为你三哥 ,可留在江东不知要等到何时。

孙尚香深以为然。孙权掌权多年,江东忠于孙策的人都所剩无几,更别说忠于孙翊的了。徐氏留在江东永远查不清孙翊之死的 。

舒公子,那该怎么办?孙尚香不知不觉已落入曹舒的圈套。

若你信得过我,就告诉我你三嫂的住处。我派亲卫去接她过来,这样她既能陪你,又能离开那个伤心地,岂不两全其美?

经过两个时辰的交谈,孙尚香对曹舒的戒心已大减。在她看来,曹舒再坏也比不上孙权。况且曹舒至今没对她怎样,反倒是孙权总想拿她当联姻工具。

虽然孙尚香性格冲动,但并非不明事理。她最担心的其实是......

最令孙尚香痛心的,莫过于三嫂徐氏的遭遇——即便已遁入空门,孙权仍要逼迫她改嫁他人!

为躲避这场劫难,孙尚香暗自下定决心要带徐氏逃离江东。

面对曹舒递来的橄榄枝,孙尚香思虑再三,实在找不到拒绝的借口。

多谢舒公子相助,三嫂若能离开江东,定会重展欢颜。孙尚香由衷致谢。

曹舒报以温润如玉的微笑。

两个时辰的促膝长谈,曹舒已成功赢得孙尚香信任。他趁势追问江东内情,心怀怨恨的孙尚香倾囊相告。

为表诚意,曹舒在江陵城中为孙尚香置办华宅,并承诺尽快接来徐氏相伴。孙尚香感激不已,对这位才貌双全的公子渐生情愫。

黄昏时分,携礼造访的曹舒意外撞上孙尚香的生辰。自吴国太离世后,这是她首次庆生。烛光摇曳间,孙尚香情难自禁地倚向曹舒......

翌日清晨,当孙尚香现身议事厅时,诸葛恪惊得瞠目结舌——连孙权的亲妹妹都归顺了?看着二人亲密互动,诸葛恪不禁暗叹:孙权当真众叛亲离!

曹舒即将展开的行动,将直击孙权要害!

……

诸葛恪与孙尚香兵败后,三江城已成无主之地。

曹舒命甘宁、蒋钦接管此城,却仍令他们高举诸葛旗号。

拿下诸葛恪与孙尚香只是开始,曹舒真正的目标是重创孙权与刘备,使其沦为待宰羔羊!

此刻,刘备与陆逊正于江夏一带准备最终决战。

对曹舒而言,收网的时机已然临近!

诸葛恪被留在曹舒帐下担任谋士。

曹舒不像孙权那般微操成癖,让文官统兵、武将理政——譬如命诸葛瑾任大将军,张温为骠骑将军,步骘领车骑将军。

这些历史上孙权的神操作,实则是为制衡双方势力,削弱文武官员在各自领域的影响力。

毕竟深耕数十载,庸才亦能成专才。

后世宋朝那套以文驭武的把戏,源头正在孙权此处。

不过孙权尚算明智,未独压武将,而是文武双抑,维持平衡。

曹舒则更为自信,坚持人尽其才:

甘宁擅水战,便助其扩充锦帆军;

鲁肃长于统筹,便任为中枢重臣,仿若曹操麾下的荀彧,毫不介意其曾效力江东。

诸葛恪才思敏捷类杨修,二人皆恃才傲物。

曹舒令其相互制衡——杨修有弘农杨氏为靠山,诸葛恪亦非孤立无援。

其父诸葛瑾虽难相助,但曹营中的琅琊诸葛本家(诸葛诞一脉),必将主动联络,成为其新倚仗。

孙尚香静静守在曹舒身侧,盼着他早日派人前往江东接回三嫂徐氏。

......

江夏城外,刘备大军的粮草正飞速消耗。

此刻刘备终于看透陆逊这些时日的谋划——当荆南四郡陷落时,陆逊全力加固江夏城防,更施行坚壁清野之策,在城中囤积了足供十万大军食用一年的粮草。

刘备军虽挟复仇之志势如破竹,但再高昂的士气终会消退。如今军中已有七成士卒萌生厌战情绪——当初横扫荆南势如破竹,如今却在江夏城下久攻不克,这漫长的僵局正消磨着全军的耐心。

军帐内,谋士向刘备进言:主公,江夏久攻不下,或许该另谋出路。即便是这位智者,面对陆逊的龟缩战术也束手无策。越是简单枯燥的战术,往往越能出人意料地奏效。陆逊精准把握了刘备的焦躁心理,这龟缩战术令刘备日渐焦灼。

刘备闻言沉声道:陆伯言虽是个黄口小儿,但也是害死云长的凶手之一!若此时退兵,岂不让那竖子耻笑?尽管承受着龟缩战术的重压,刘备仍不愿承认现实。不知不觉间,他的心态已然变化——不仅是为关羽复仇,更要为自己争这口气!

汉中之战败于曹舒,下卞之战与曹操莫名休兵,这两场大战刘备未尝一胜,甚至饱尝屈辱。此刻他心中翻涌着一个念头:我打不过曹家父子,难道还奈何不了陆逊这乳臭未干的小儿?在年过半百的刘备眼中,三十余岁的陆逊不过是个不足挂齿的后辈。

这心境恰似后世考场——若平日成绩中庸,输给榜首学子尚可坦然;但若连末流同窗都不及,这般落差最是令人难以释怀!

刘备此刻已近乎失去理智,旁人根本无法劝阻。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不再提及撤军之事。

然而,更坏的消息接踵而至!

马良神色慌张地冲进营帐,向刘备禀报:

“主公,那些蛮族士兵因粮草不足,正在营中 !”

刘备闻言,猛地从座位上站起。

诸葛亮也露出困惑之色:

“我军粮草虽紧,但尚能支撑十日,蛮兵为何现在就生乱?”

马良叹息道:

“督粮官认为我军粮食紧张,从上周起就克扣了蛮兵的粮饷。”

刘备勃然大怒,一拳砸在桌案上:

“督粮官怎会如此愚蠢?”

“蛮兵参战,本就是为粮饷所诱。”

“粮食比钱财更为重要。”

“断他们的粮,这不是逼他们 吗?”

刘备的愤怒不无道理。

当初他拉拢带来洞主、金环三结和木鹿大王时,曾信誓旦旦保证让他们吃饱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