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 > 第99章 这般霸业,古今罕见!

柴皓冷笑一声,目光扫过案前堆积的奏报。

“陛下,金国、西夏、高丽四路联军,兵力少则七八十万,多则百万。尤其是金国与西夏,铁骑众多。”

“我大周新立,虽兵强马壮,但论甲骑之数,难敌诸国联军。”

“为应对危局,臣请招募壮士,召回遣散厢军义军,号召天下义勇,以壮军威,抵御外敌!”

“即便义勇难敌北国铁骑,但固守西北及沿海城池,足矣。”

“如此,陛下便可抽调更多主力,与金军决战。”

左相李纲手捧笏板,拄杖起身,神色肃然。

他因反对赵宋皇帝向金国议和,遭奸相陷害,滚落钉板,重伤后被流放岭南,落下病根。

柴皓念其忠义,特准他拄杖上殿,坐议朝政。

听完李纲之言,柴皓知晓这位刚正老臣的良苦用心,却缓缓摇头:“李相所言有理,却非上策。”

“招募义勇虽可增兵,但徒增开支,加重百姓负担。”

“且临时 耗时耗力,若调京畿义勇远赴西北守城,粮草转运亦需耗费时日。”

中原之地人口稠密,大多居于城外,难以实施坚壁清野之策。

此番列国来犯,我大周唯有拒敌于国门之外,方为上策。

欲御敌于边境,需倚精锐之师,而非未经操练的义勇。

柴皓所言属实,李纲所虑乃老成谋国之言,但柴皓自有考量。

若如赵宋般不惜民力,强征丁壮,以中原人口之众,顷刻间可聚百万之众。

然此等未经训练的农夫,不通旗号,不谙战阵,临阵稍乱,便会被金夏铁骑冲溃,溃不成军。

即便如西军这般久经沙场的铁甲步卒,面对北国骑兵亦需结寨死战,方能不败,何况寻常农夫?

百姓平日耕作纳赋,供养朝廷将士已属辛劳,柴皓岂忍驱之赴死?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朝廷与军队既受百姓供养,自当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

李纲闻言颔首,叹息道:臣知陛下之意,乃不愿敌军入境,使百姓再遭劫难。

然今列国共伐大周,我军虽精锐,仍稍显不足,能固守城池已属不易,何况拒敌于境外?

稍有不慎,恐将士陷入重围,孤立无援。

臣等岂能坐视将士孤军奋战,白白送死?

李纲之言,亦代表诸多朝臣之虑。

他们钦佩柴皓护民之心,却也知新朝初立,百废待兴,欲御敌于外,实非易事。

李相勿忧,朕既有此议,自有把握!

柴皓朗声一笑,安抚众人,继而道:我大周现有可战之兵四十万!

其中,种师道率西军八万,折可求领折家军五万,此十三万兵马,足可抵御西夏。

幽州一带,朕布防七万将士,沿燕山与古长城对峙完颜希尹近一年。

内有龙捷军铁骑两万。

纵完颜希尹率十五万大军来犯,凭此七万步骑据险而守,辅以新配霹雳炮与神臂弩,防线必固。

朕再遣汴梁禁军天武、神卫二军五万增援,合计十二万兵马抗金军十五万,幽州可保无虞!

沿海及黄河口,尚有阮氏兄弟、混江龙李俊、浪里白条张顺所率平海、定海、镇海军,各万人。

1.7 总计三万水师精锐。

这些水师将领个个擅长水战,即便高丽出动十万大军进犯,凭借战船上的强弩与霹雳炮,三万水军也足以在海上阻敌!

另有铁甲步骑十二万,其中天羽军、背嵬军、破虏军、捧日军、龙卫军各配备铁骑一万,合计五万铁骑。

朕还拥有三千羽林军,皆是以一当十的猛士,可抵三万铁骑!

这五万三千铁骑能发挥八万铁骑的威力,再加上吴玠吴璘的两万精锐铁甲步兵,王渊的五万敢战士。

十二万三千精锐步骑,战力堪比十五万大军!

他金兀术麾下的金国铁骑,难道能凑出十五万之众?

至于其他金国附庸军,纵有数十万也不过是乌合之众。只要一战打出威势,这些墙头草自会军心涣散!

说到此处,柴皓目光如炬,从龙椅上霍然起身,充满自信地说道:朕坐拥四十万铁甲雄师,纵使列国联军百万,又有何惧!

朕有四十万铁甲,何惧列国百万兵!

柴皓这句气吞山河的宣言在大周朝堂上回荡,余音不绝。

李纲等文武百官听闻此言,无不神情震动,热血沸腾!

君王的胆识气魄,往往决定着王朝的格局与底气。

天子柴皓这般睥睨天下、无惧列国来犯的雄姿,顿时让群臣心头阴霾尽散。

这不仅是精神上的鼓舞——柴皓的分析确实鞭辟入里:

西军八万与折家军五万合计十三万劲旅,足以牵制西夏十五万大军,甚至可能 西夏本土。

渤海之上,平海、定海、镇海三军驾驶新型战船,配备霹雳炮与床弩,任凭高丽倾国来犯,也难逃船毁人亡的下场。

更何况阮氏三雄、混江龙李俊等水战名将统领的三支水师,本就是以一当十的劲旅。当年童贯调集大宋最精锐的金陵水军进剿梁山泊,不也在阮氏兄弟手下全军覆没?

西夏和高丽的军队来犯,根本不足为虑。

幽州方面,史文恭、林冲、杨志、王进、武松、张觉等柴皓麾下大将率领七万精锐步骑,依托险要地形防守十五万金军,完全能够守住。

若将汴梁禁军中的天武军、神卫军五万步卒调去增援,兵力更加充足,甚至可能不必固守,能够主动出击与金军交战!

原本大宋的上四军虽在赵宋统治下战力 ,但作为常备军仍有基础战力。经过柴皓的整编训练,如今战力和军纪都有提升。

由鲁智深率领这两支军队前往幽州支援,在史文恭、王进、林冲等将领指挥的七万精锐配合下,这五万汴梁禁军打防守战和顺风仗绰绰有余。

因此,幽州战事无需担忧。

最后是柴皓亲自率领十二万三千步骑,迎战云州方向金兀术的主力。

根据情报,金国在云州的兵力约为三十万,双方兵力对比约二点五比一。但除去仆从军,金兀术真正能打硬仗的主力铁骑最多十几万。

当初柴皓仅率一万一千铁骑就能在完颜宗望十万大军中来去自如,如今有五万三千铁骑和七万精锐步卒,北上太原出雁门关迎战金兀术,虽看似冒险,实则攻守兼备。

即便不敌金军三十万之众,依托雁门关和云州古长城防守,阻挡金军南下也非难事。

如此一来,以四十万兵力对抗各国七八十万大军,劣势并不明显。何况大周还拥有霹雳炮和床弩等优势武器。

想到这里,众文武都松了口气,不禁钦佩柴皓临危不乱、神武睿智的非凡气度。

而且柴皓的部署并非像赵宋君臣那样纸上谈兵、漠视将士性命。他本人更将亲率不足金军半数的兵力,迎战最凶险的金兀术主力。

如此胆识与胸襟的君主,纵非绝无仅有,也是千古罕见!

事实上,像柴皓这般文武双全的马上天子,千古以来屈指可数:汉光武帝刘秀、魏武帝曹操与汉昭烈帝刘备合算一人、宋武帝刘裕各算一个。后世明成祖朱棣原本也算,但柴皓灭宋建周后,元朝未必会出现,更不用说明朝了。

陛下运筹帷幄,列国联军已不足为惧。

河北巨寇田虎近来行事低调,将势力收缩至太行山中。此人阴险狡诈,素有枭雄之姿,蛰伏多时必有图谋。恐会趁天下动荡之际,如毒蛇出洞祸乱河北河东。

江南赵构与赵楷这两个赵宋余孽盘踞江南自立为帝,亦可能伺机作乱。

此时背嵬军主帅岳飞出列进言。柴皓见状含笑颔首,暗赞这位小师兄已渐具名帅风范。

岳将军所言极是。田虎此獠不过是想做皇帝又不敢公然与朕为敌,恐怕早已暗中投靠金国。楚州安抚使宋江麾下卢俊义、关胜、呼延灼等将早有归顺之意。朕已命他们率五万精兵北上讨贼,想必将至。

至于赵宋余孽,朕只需在长江沿岸树起过江者斩的大旗,谅那群乌合之众无人敢渡江。

岳飞闻言拜服退下。恰在此时侍卫来报:卢俊义等将已至城外。

柴皓当即宣召。不多时,以卢俊义、呼延灼、关胜为首的二十余名将领鱼贯入殿。其后依次是李应、朱仝、徐宁;雷横、燕青、宣赞;郝思文、韩滔、彭玘;魏定国、单廷珪等众将。

大殿之上,六七列将领肃立,皆是昔日出身朝廷官绅、后投奔梁山的豪杰。

当初,他们因世代清白,心存顾虑,虽心向柴皓,却受制于身份责任,未能轻举妄动。

柴皓亦需他们在赵宋朝廷暗中积蓄力量,以待日后之用,故而彼此心照不宣。

如今,赵宋覆灭,宋江投奔赵构的南宋小朝廷。

卢俊义等人对赵宋彻底失望,便率这两年暗中培植的兵马,北上归附。

恰逢列国合谋攻周,他们正好前来效力。

“末将等拜见陛下,姗姗来迟,请陛下恕罪!”

众将入殿站定,齐齐下拜,神色间既有敬畏尊崇,又隐含忐忑。

他们敬畏的是,当年梁山之上年轻的柴皓,如今竟在短短三年间覆灭强宋,屡败北国劲敌,威震天下,坐拥中原,登临天子之位。

这般霸业,古今罕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