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 > 第84章 自然,有人欢喜,亦有人忧惧!

金贼休走!

城头的守军们望见那面迎风招展的柴字大旗,顿时爆发出震天欢呼。每个将士脸上都绽放出绝处逢生的狂喜——这面旗帜的出现,就意味着太原之围将解!

那个简单的字,在战场便是战无不胜的象征!

终究还是幽州王心系苍生啊!一名西军将领泪洒战袍,朝廷背弃太原,可幽州王没有抛弃我们!

这滚烫的热泪并非矫情,而是绝境中突见曙光的真情流露。此刻太原城头,无数铁血男儿都在掩面而泣——他们是为这座浴血孤城喜极而泣,为中原大地重获希望而泣!

当临安朝廷奴颜婢膝割地求和时,是幽州王柴皓扛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正所谓板荡识忠臣,仅仅一面帅旗就能让三军振奋,足见幽州王三个字早已深植大宋军民心中。

那些传颂四方的战绩,那些泽被苍生的德政,早已在百姓心田播下希望的种子!

仅凭那面飘扬的旌旗,未睹其人,太原军民便确信是幽州王柴皓亲率王师来援。

完颜娄室的反应印证了这点——正当其麾下金军撞破城门,大军涌入之际,这位金国大将竟抛下仆从军,仅带亲卫仓皇北遁。能让拥兵五万的金军统帅如此惊惧,普天之下唯有两度大破金兵的幽州王!

主将溃逃引发连锁反应。仆从军惊呼柴南蛮杀至,城门外顿时乱作沸粥。步卒为主的部队自相践踏,挤在城门洞进退维谷。已入城的士兵见退路堵塞,纷纷攀上土城墙纵身跃下——太原新城经宋太宗刻意削弱,城墙低矮简陋,跳墙尚存生机,困守必死无疑。

这座曾被北汉倚为天险的雄城,在宋初遭焚毁后沦为土垣。王禀、韩世忠却在此坚守半载。此刻金军溃兵从墙头滚落:轻伤者抱头鼠窜,断骨者哭嚎爬行,皆拼死向北逃窜。

幽州两战之威已令金军丧胆,纵不知十万铁骑覆没之事,柴皓之名亦足夺其魂魄。

完颜娄室绝非愚钝之人,当几名来历不明的女真骑兵传来密报后,这位金军主将当即放弃即将攻陷的太原城,率领亲卫疾驰撤离。如此仓皇逃窜的姿态,已然昭示着这位悍将内心的惊惧!

连完颜娄室都闻风丧胆的对手,那些依附金军的仆从部队又岂敢抵抗?

此刻太原城外战鼓震天,柴皓的玄色大纛迎风猎猎。岳飞执沥泉枪,张清扣飞石,庞万春挽雕弓,众将如众星拱月般簇拥着主帅逼近城门。望着漫山遍野溃逃的敌军,柴皓漠然挥动令旗。

铁骑洪流瞬间撕裂战场,溃散的金军仆从如同秋收的麦穗般成片倒下。新投麾下的猛将高宠却单骑突出,直取完颜娄室遁逃的方向——这些杂兵在他眼中不过插标卖首,唯有生擒金军主将方能雪洗昔日放跑完颜宗望之耻!

战局毫无悬念。

围困太原的金军半数殒命于铁蹄之下,余者或降或逃。当高宠挟着完颜娄室凯旋时,这位金国名将面如酱紫,被横按在马鞍上动弹不得,活似捆缚待宰的牲畜。

高将军阵前擒帅,当记首功。柴皓颔首嘉许,目光掠过俘虏时却如视草芥:败军之将,斩了。

轻描淡写的话语惊得完颜娄室浑身剧颤。这位金国西路军第三号人物尚未从完颜宗望兵败的 回神,便发觉自己的头颅即将与躯体分离。更令他绝望的是,这个南蛮统帅竟连审问的兴致都没有!

刀光闪过,太原城下绽开凄艳血花。

完颜娄室的首级在尘土中翻滚,凝固的瞳孔里仍凝固着惊骇与困惑。这位至死都想不通,为何两位大帅的十万雄师会全军覆没,更不明白自己为何等不来援军,反倒迎来了索命的修罗。

他甚至来不及辩解,就被斩于阵前,这位金军大将就此殒命!

完颜娄室带着满腔不甘倒下。

太原城内的将士们却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半年来,完颜娄室统率五万金军,将太原围得水泄不通。

城外水源被截断,进出道路尽数封锁。

宋初重建的太原城规模狭小,存粮饮水本就不足。

这一切都源于宋太宗赵光义的猜忌,他刻意削弱太原城防,不给他人可乘之机。

正因如此,王禀与韩世忠率领的两万孤军,面对五万金军的围困,处境极为艰难。

饮水尚可勉强维持,城内掘井蓄水,收集雨雪,总算能支撑。

但存粮仅够两月之用,将士们忍饥挨饿,宰杀战马牲畜,硬是苦撑了六个月!

到了最后几日,城中几乎无粮可食,将士们连挥刀的力气都没了,金军这才攻入城内。

此外,金军日夜以投石机等器械袭扰,不时发动突袭,守军疲于应对。

半年血战,城内守军折损过半!

金军同样伤亡惨重,但太原城防薄弱,粮草匮乏,守军始终处于劣势。

这半年的坚守,是用无数将士的鲜血换来的!

如今柴皓率军赶到,完颜娄室及其数万步卒全军覆没,他本人也被柴皓下令处斩。

太原军民终于扬眉吐气,积压已久的愤懑一扫而空!

“太原军民,拜谢幽州王!”

王禀郑重行礼,眼中满是敬意与感激。

若非柴皓及时驰援,此刻的他早已战死沙场,太原城也将血流成河!

历史上,金军围困太原九月,王禀率军死战,最终粮尽城破,他身中数十枪,投河殉国。

而如今,柴皓的出现扭转了命运,王禀得以幸存,太原全城军民也逃过一劫!

太原沦陷,被朝廷割让给金国之际,柴皓犹如黑暗中的旭日,为绝望的军民带来光明与希望。

王禀、韩世忠携太原军民,今日起誓死追随大王!王禀与韩世忠相视一瞬,同时单膝跪地,愿随大王诛灭金寇,守卫山河!从今往后,您不仅是幽州之主,更是太原与整个河东的王者!

身后万余将士虽面容憔悴,却目光坚毅,齐刷刷跪拜的声响犹如山岳倾覆。

柴皓亲手扶起两位将领:众将士请起!孤王在此立誓,绝不让太原再遭劫难!

韩世忠这位日后与岳飞齐名的将领,曾在刘延庆征讨梁山时,是唯一能在溃败中重整旗鼓迎战柴皓的将领。当年不敌柴皓一枪之威,却得饶恕。历经岁月沉淀,他终认清赵宋朝廷的腐朽,认定柴皓才是真正的明主。这一拜,代表着永世追随的赤诚。

王禀则以死守太原半载的壮举名垂青史。得此二将真心归附,柴皓深感欣慰。

随着后续部队陆续抵达,柴皓进驻太原城安抚军民,处理战后事宜。金军十八万铁骑南侵,最终仅五万余残兵北逃,沿途六百里尸横遍野。

此时河北传来急报:完颜宗望北撤前,除派兵至太原宣诏外,另遣使赴河间、中山二府招降。两府知府拒不奉诏,射杀宋廷劝降使臣,军民合力歼灭金国传令兵。二府公然宣布脱离已将他们出卖的赵宋,归顺幽州王柴皓。

天下间唯有幽州王柴皓能抗衡金军,守护一方安宁!

柴皓收到河间中山归附的奏报,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河间中山的归顺,使柴皓的领地连成一片。从幽州蓟州等燕地州县向西南,可直通河间中山;向南则连接着柴皓收复的磁州、邢州等河北州县。若再加上太原,柴皓的势力已覆盖燕地、河北、河东三地!

黄河以北的半壁江山,已光明正大地落入柴皓之手。

此时的柴皓,或许不该再称幽州王了。他坐拥幽燕之地、大半河北、半个河东,势力范围占据北方半壁。另一半则由大寇田虎占据的太行东西之地,以及陕西五路的关中陇右组成。

陕西五路虽未正式归附,但西军道统已被种师道托付给柴皓,而陕西正是十几万西军的故土。若将陕西视为柴皓麾下,那么黄河以北除田虎占据的十几座军州外,尽在柴皓掌握!

按惯例,柴皓已有称帝的资格。他直接掌控的领土堪比古燕赵两国,若算上暗中归附的京东州县,还包括小半个齐鲁之地。若非柴皓克制,以他歼灭十三万金军的实力,攻取天下易如反掌。

随着河东大捷的消息传开,大宋军民欢欣鼓舞,将柴皓比作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般的英雄。刘彻北击匈奴,曹操平定乌桓,皆以武略震慑异族。正如史书所言:自古以来,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

汉朝独树一帜,从未衰败,即便区区诸侯,亦能震慑异族。

正因如此强盛,天下豪杰并起,汉朝......

魏武帝曹操于群雄争霸之际,横扫北方,足见其雄才伟略!

宋武帝刘裕在五胡乱华之时,屡次北伐,为汉人杀出血路,堪称一代雄主!

而今,天下百姓眼中,柴皓便是如汉武帝、魏武帝、宋武帝般的人物!

力挽狂澜,扶危定倾!

自然,有人欢喜,亦有人忧惧!

汴梁城内,大宋新帝赵桓与吴敏、耿南仲等臣子听闻柴皓大破金军,歼敌十三万,更截获朝廷赔予金人的粮草辎重,顿时惊骇失色。

“那柴贼竟强横至此!那可是灭辽的金国铁骑啊!竟折损十三万于他之手!莫非……此乃谣言?”

赵桓瞠目结舌,难以置信,甚至恼恨交加。

他不仅震惊于金军惨败,更痛心粮草辎重尽入柴皓之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