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 > 第54章

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 第54章

作者:想要给0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12:22:49

纵使那两个书生巧舌如簧,触怒天子虽不能违背祖训处以极刑,但断绝其仕途却易如反掌。

蔡京、王黼闻言,当即谄媚道:“陛下英明!”

此时御史中丞李若水却眉头紧蹙。这位刚接替张邦昌的年轻官员曾任太学博士,陈东、欧阳询正是其门生。他深知二人才华横溢,其刚正品格亦受自己熏陶。

“臣启奏陛下!”李若水执笏出列,“陈东、欧阳询才学出众,性情刚直,实为太学翘楚。彼等议论柴皓,或许仅是清谈误国,未必存叛逆之心。若永不录用,岂非断送寒门学子十年苦读之志?”

见赵佶不以为然,李若水又正色道:“昔年仁宗朝有落第举子张远、吴皓投奔党项,那张远更助李元皓立西夏国,官至国相。好水川之战,其以万人歼灭大宋精锐,更题诗嘲讽夏竦、韩琦二相,使我朝蒙羞百年。正因前车之鉴,朝廷方改制殿试必赐出身,以防人才外流。”

“陛下明鉴,当年两个落第书生尚能祸乱西北,何况陈东、欧阳询这等太学英才?若逼其投效幽州,恐酿成滔天之祸啊!”

李若水言辞恳切,本欲为太学才俊陈东、欧阳询求情,盼着赵佶能撤销永不录用的旨意。

谁知赵佶听罢,竟拍案称是:李中丞所言极是!陈东、欧阳询二人,岂能永不录用?

李若水心头一松,以为皇帝纳谏,要收回成命。

光是永不录用还不够!赵佶话锋一转,为防他们效仿张远、吴皓投敌,该当缉拿下狱,以儆效尤!

李若水面色骤变,他原以为赵佶是要重用二人,哪知竟是要将他们囚禁?

若大宋有一词,李若水怕是要当场怒斥。毕竟他乃铁骨铮铮之臣,靖康之变时,面对金人羞辱宋钦宗,满朝文武噤若寒蝉,唯有他挺身怒骂。金帅粘罕以 厚禄相诱,他断然拒绝,最终惨遭割舌、挖目、断手,壮烈殉国。

此刻,李若水怒火中烧,正要直言进谏,赵佶却抢先喝道:谁敢为陈东、欧阳询求情,即以通敌论处!

李若水岂会畏惧?仍欲争辩。蔡京、王黼见状,立即高呼:李中丞突发癔症,速速逐出,免惊圣驾!

赵佶颔首示意,两名金瓜武士当即上前,架起李若水便往外拖。

陛下拒谏,必招祸端——李若水挣扎怒喝,话未说完,已被堵住嘴拖了下去。

赵佶阴沉着脸,厉声道:即刻捉拿陈东、欧阳询!

赵佶并不知晓,他初一巡视太学时,陈东与欧阳询已离开汴梁,正往幽州方向行进。

正月十五朝会上,太保蔡攸见天子怒气未消,当即谄笑着上前献策:陛下息怒,臣有一计可诛逆贼柴皓!

蔡攸乃蔡京长子,却比其父更善逢迎,深得赵佶宠信。这对父子同列三公——蔡京为太师,蔡攸为太保。此人早对父亲独揽朝政心怀不满,暗中谋划取而代之,堪称大宋头号能手。

此刻为博圣心,蔡攸迫不及待献上毒计:臣提议联金灭柴!柴皓既破金国十万大军,金人必怀恨在心。若遣使与金结盟,约定南北夹击,柴皓困守幽州数州之地,焉能抵挡?届时陛下既可除逆贼,又能收复幽云故土,实乃一箭双雕!

若忠臣李若水在场,定要怒斥此乃勾结异族残害同胞的祸国之策。然此刻殿中尽是奸佞,赵佶闻言拍案叫绝:妙计!即刻遣使联金灭柴!

宣和六年正月十六,这场遗臭万年的国策,在蔡攸献策、赵佶首肯、蔡京王黼等奸臣附议下,就此定夺。

同年七月,河北路雄州军营。

一名禁军教头正训话新募的敢战士:尔等既食朝廷俸禄,当勤练武艺以报君恩。如今幽州反贼柴皓狼子野心,朝廷已定联金灭柴之策。待金兵自北进攻,便是尔等随王师北伐建功之时!

烈日下,新兵队列中忽有人握紧长枪。这名叫岳飞的相州青年,望着北方天空蹙起眉头。

河北禁军早已名存实亡,名册上的数十万兵力,实际仅剩数万老弱残兵。

为抵御柴皓并实施联金灭柴之策,朝廷在河北各地招募精壮乡勇,组建新军。

这支新军被命名为敢战士,隶属河北禁军序列。

新兵队伍中,有位气宇轩昂的青年格外醒目。他约莫二十三四岁,面容方正忠厚,双眼略不对称。此人正是河北相州汤阴县人岳飞,字鹏举。

其实岳飞并非初次从军。宣和四年童贯北伐燕云失利时,宣抚参谋官刘韐曾在真定府招募敢战士。当时岳飞就曾应征入伍。可惜童贯、刘延庆等将帅无能,导致二次北伐惨败。最终柴皓从辽人手中接管幽州,才结束这场战事。当时身为普通士卒的岳飞无力改变战局,加之父亲去世,便返乡守孝。

如今是宣和六年七月,按理说岳飞的守孝期未满。但河北水患严重,汤阴县也遭灾。为赡养家小,岳飞只得与同乡王贵、结义兄弟张宪再次投军。恰逢朝廷招募敢战士,岳飞便留在河北从军,未按历史轨迹前往河东路。

凭借从军经历,岳飞被任命为十人队的小队正,王贵、张宪担任队副。听完训诫后,年轻的岳飞忍不住进言:末将以为联金灭柴实乃下策!金人狼子野心,十年间便吞并万里辽国。待其完全掌控辽境,必会觊觎中原。而我军连辽军都难以抵挡,如何抗衡更强的金兵?幽州柴皓虽不遵朝廷调遣,但其所作所为目前对大宋并无害处。

他驻守幽州抗击金兵,拯救数万汉族百姓,堪称中原屏障!

朝廷却要自毁长城,与金国虎狼结盟,联金灭柴,实乃自取 之举!

若真灭了幽州柴皓,北方无人可挡金军铁蹄。

金兵必从幽州南下,河北百姓首当其冲!

中原无数黎民将陷战火!

即便最终击退金国,也难以弥补生灵涂炭之痛!

岳飞这番言论,慷慨激昂,见识深远。

虽仅为军中士卒,却已显露出未来名将的韬略。

事实上,岳飞年少时便在汤阴闻名。

他性情刚毅,寡言少语,喜读《左氏春秋》《孙子兵法》。

曾拜周侗为师,习得精湛武艺,能左右开弓,一县无敌。

天生神力,未及弱冠便能挽三百斤强弓,开八石劲弩。

如今经历两次投军,二十余岁的岳飞愈发沉稳多谋。

尽管他尚不知柴皓是周侗关门 ,自己的小师弟。

但即便从汉家儿郎与将士的角度,他也认为联金灭柴实为昏招,对坚守幽州抵御金国的柴皓深感钦佩。

然而英雄终究是少数。

岳飞这番见解非但未得上司赏识,反遭呵斥:“岳飞!你一介小卒懂什么天下大事?

金国既被柴皓这反贼击败,有何可惧?

朝中大人运筹帷幄,岂是你能妄议?

有本事自己上书陛下!

看陛下砍不砍你的脑袋!

念你是个好手,今日饶你一次!

再敢为幽州反贼张目,八十军棍决不轻饶!”

面对斥责,岳飞神色如常,心中却暗叹。

从上官态度便知朝廷心意。

自皇帝至大臣,乃至诸多将领,皆是目光短浅之辈,只知忌惮柴皓,却无视金国威胁。

即便柴皓夺了大宋江山,不过改朝换代,赵氏皇族尚可如昔日柴家般安享富贵。

对天下百姓,又有何差别?

倘若金国大军南下,中原必将重蹈匈奴劫掠、五胡乱华、契丹侵扰的覆辙!

汉家子民将惨遭屠戮,沦为胡人马蹄下的羔羊!

王朝更迭不过是一家一姓的兴亡,尚可忍受。

但异族入侵,如同豺狼食人,那便是亡天下!

岳飞饱读史册,深知其中利害。

可满朝文武与天下百姓,又有几人明白?

此刻岳飞遥望幽州方向,心中蓦然浮现一个在宋廷看来大逆不道的念头:唯有......方能护佑中原苍生......

与此同时,幽州城内。

柴皓早已获知宋徽宗赵佶欲联金灭柴的密谋。

对此他不过付之一笑——赵家君臣做出何等荒唐事都不足为奇。

柴皓依旧按部就班地操练新军,储备粮草,赶制布面甲,全力备战金国。

至于宋境边境,他甚至连一兵一卒都未增派。

毕竟深谙宋军秉性——只怕这边与金军都快决出胜负了,那边畏战如虎的宋将还在慢吞吞地整军......

当岳飞在河北忧心宋金勾结时,柴皓正于帅府听取文武禀报。

如今梁山旧部已分文武两途:

骁勇善战者统兵为将,其余各展所长治理民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