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 > 第38章

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 第38章

作者:想要给0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12:22:49

他从十万降卒中精选五千壮丁,与张清所率千余梁山旧部混编为新军,号天羽军。此名取自庞万春九天飞龙与张清没羽箭的绰号,暗喻天子羽翼之意。

天羽军中层将领皆由柴皓八百羽林军中历练出的青年才俊担任。这些曾随驾护卫的少壮派成为新军骨干,使天羽军实为羽林军的延伸,注定成为柴皓最忠诚的武装力量。

随后柴皓又从秦明、鲁智深统领的控鹤军、虎捷军三千步骑中遴选精锐,将羽林军扩编至千人。其余淮西降卒则补充进各支禁军,形成良性循环——新军骨干必出自羽林,羽林新血则选自各军精锐。

柴皓将此制命名为羽林宿卫制。通过让将领以曾任天子近卫为荣,既避免赵宋将不知兵的弊端,又能彻底杜绝陈桥 重演。即便主将生异心,由羽林系掌控的中层将领也会立即诛逆勤王。

方百花带来的数千江南兵马被柴皓效仿平阳公主李秀宁的旧例,命名为娘子军。方金芝与庞秋霞亦被编入其中担任女将。

娘子军并非全由女子组成,而是因主将为女子而得名。这些原属江南的兵卒甘愿追随方百花与方腊决裂,自然对她心服口服,对娘子军的称号也毫无异议。

至于如何掌控这支军队?答案不言自明——当主将皆是自己的女人时,整支军队便牢牢握在掌中。

卢俊义、关胜等人则按柴皓授意,从淮西降卒中挑选万人补充麾下,实力大增。这些兵卒早在归编前就受柴皓统御两月有余,即便日后转为官军,骨子里仍刻着柴皓的印记。

唯独宋江近乎光杆,心腹仅剩李逵与无用军师吴用。而李逵不通兵事……最终柴皓将王庆残部八万乌合之众尽数遣散——这些被裹挟的农民喽啰,正该放归乡里安居。

当柴皓在淮西创立羽林宿卫制并练兵越冬时,宣和五年悄然而至。

新岁伊始,大宋朝堂一派万象更新。盖因宣和四年九月童贯宣称收复幽州等燕地八州,王禀亦率河东军夺回云州等代北数州(唯长城外几州落入金军之手)。

自徽宗赵佶至满朝文武皆欢欣鼓舞,自诩功业超越前朝。虽未尽复燕云十六州,但得幽州等十三州已足令朝野振奋。赵佶被颂为五代以来最圣明的君主,大宋疆域在其治下达开国极盛。

御史钦差巡视幽州后奏报河北禁军治下太平祥和,赵佶愈发志得意满。宣和五年新春,朝廷大宴群臣犒赏三军,包括那支驻守幽州的河北禁军。

徽宗更依神宗复燕云者王的遗诏,封主帅童贯为广阳郡王——虽止郡王爵,却是大宋首位活着的异姓王,童贯自是欣喜若狂。

深宫中的徽宗赵佶浑然不觉,自己早已被蒙骗得彻彻底底!

天下人皆知幽州王柴皓的威名,更知幽州是他亲手收复,唯独赵佶被童贯、蔡京等人联手欺瞒,对此一无所知!

赵佶更不会知晓,如今的柴皓不仅是幽州王,更已实际掌控淮西,成为名副其实的淮西王……

直到宣和五年开春,柴皓准备离开淮西北归,才命宋江上书朝廷,谎称淮西是由宋江、卢俊义率军收复。

得知淮西“收复”的消息,徽宗赵佶愈发欣喜若狂……

“哈哈!去年刚收复燕云十三州,设立燕山府路与云中府路,如今淮西反贼王庆也被楚州安抚使宋江、副使卢俊义率军剿灭,真是双喜临门啊!”

汴梁紫宸殿内,赵佶手持宋江与卢俊义的联名奏报,放声大笑。

淮西反王王庆的覆灭,在赵佶眼中,无疑是宣和五年的一大吉兆!

“启奏陛下,宋江、卢俊义等人到任楚州不过半年,不仅多次击退江南方腊的进攻,更顺势收复淮西八州,足见其忠勇为国!恳请陛下降旨封赏,以慰功臣将士之心!”

宿太尉手持笏板,上前奏道。

去年,他因招安梁山时未能招纳柴皓等人,又未能阻止高俅之死,被赵佶罢免官职。

年初,赵佶因“收复”燕云大赦天下,宿太尉得以重返朝堂。

宋江与卢俊义的捷报,正是由宿太尉呈递。

若非如此,若让蔡京等人先见到奏报,必定会扣押文书,再将功劳揽到自己人头上。

尽管宿太尉在梁山招安时已对宋江的人品心生厌恶,但他为人正直,若宋江确有功劳,他也不会刻意隐瞒。

更何况,此战还涉及卢俊义、呼延灼、关胜等将领的功绩。

“好!他们虽曾是梁山贼寇,但既为朝廷立下大功,理当封赏!”

赵佶心情大好,去年因柴皓大闹汴梁的阴霾一扫而空,加之宋江等人收复淮西确有其功,当即决定下旨嘉奖。

就在这时,太师蔡京颤颤巍巍地出列:“咳咳!启奏陛下!老臣以为,此捷报恐有蹊跷!

宋江不过区区楚州安抚使,麾下仅剩不足万人的梁山残部。此前方腊攻打楚州时,宋江屡次向朝廷求援。

方腊是反贼,王庆亦是占据数州的反王,宋江连守城都难以抵挡方腊,又如何能攻城略地,一举收复淮西八州?

淮西王庆坐拥十万兵马,宋江区区万人,即便攻下城池,也必损兵折将。

攻克淮西八州八十六县,恐怕将士们都要拼光性命!

然而报捷的奏章里,竟只字未提伤亡。

难道宋江攻打淮西,竟能毫发无损?

蔡京这番话一出,不仅赵佶,连宿太尉也察觉异样。

宋江不足万人的队伍,如何击溃淮西十万大军?

更蹊跷的是,战报中全无损耗记载,仿佛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淮西!

这宋江莫非鬼迷心窍,竟敢谎报军功?

宿太尉暗自恼怒,深感被宋江蒙骗。他接到捷报时欣喜若狂,未及细阅便呈递御前,如今看来确实漏洞百出!

可事实却是,宋江确实近乎兵不血刃夺取了淮西!

这全赖柴皓的威名震慑敌胆。

但朝堂上的君臣哪知内情?

即便知晓,只怕更要提防宋江——竟与反贼柴皓合谋欺君!

可笑的是,满朝文武包括蔡京在内,都不曾意识到他们与童贯联手,借柴皓之名已 过徽宗。

那场收复燕云的惊天骗局,早让童贯获封广阳郡王,蔡京、王黼等人尽得封赏。

蔡京长子蔡攸作为童贯副帅,也得授国公爵位。

蔡京本人历仕数朝,官居太师、鲁国公。

如今蔡氏父子一门两国公,荣耀不输童贯的郡王头衔。

从太师到重臣,人人获利,谁又会向赵佶揭穿骗局?

但宋江之事却另当别论。

一则确实破绽百出,二则蔡京欲为党羽争功。

陛下,蔡太师所言极是!

已晋封郡王的童贯身着蟒袍,意气风发出列:不过收复淮西这等大事,谅宋江不敢作假。只是这功劳,未必该记在他头上。

宋江的上峰——淮南东路宣抚使辛兴宗,原系西军熙河路大将。臣北伐燕云时,特举荐他镇守淮南抵御方腊。

想是听闻臣与刘延庆收复燕云,他便主动出击淮西欲立新功。只是武人拙于文墨,撰写捷报颇费周章。

倒是这宋江,想必随征立了些微末功劳,却贪功心切,竟越级将捷报直呈朝廷......

童贯这番说辞,倒显得合情合理了。

淮南东路宣抚使辛兴宗统领淮东大军攻占淮西,这样的战功自然该归他所有——毕竟他出身西军,又手握重兵。

童贯对此深信不疑。他带兵多年,怎会相信宋江那区区万人能拿下淮西?

更重要的是,辛兴宗是童贯的心腹!

而负责军需的淮南东路转运使,则是蔡京的孙女婿……

于是,几位权臣轻描淡写间,便将功劳定了下来。

赵佶听罢,深以为然,当即下旨:“淮南东路宣抚使辛兴宗收复淮西有功,加封三品怀化大将军,晋开国侯。其余将士,按例封赏!”

蔡京随即进言:“陛下,宋江或许有些微末功劳,但越级上报,分明是抢功之举。若厚赏此等奸猾之徒,只怕助长军中歪风!”

赵佶略一迟疑。他本想借机施恩,招抚方腊、田虎等反贼,可又觉得宋江确有冒功之嫌。若重赏宋江,恐寒了淮东将士之心。

沉吟片刻,他开口道:“至于宋江……赐御酒三杯,以示勉励。卢俊义等将士,各赏酒肉。虽无大功,亦有苦劳。”

赵佶自觉宽厚——冒领军功本该治罪,如今反得赏赐,已是皇恩浩荡。

数日后,淮西。

接到朝廷封赏的宋江如遭雷击。

虽借柴皓之势才拿下淮西,但他终究是第一个进驻的朝廷将领,收复八州之功,竟只值三杯御酒?

“直娘贼!”宋江心中愤懑难平,“我这般效忠朝廷,换来的就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