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于府钱庄 > 第46章 贾宝玉出家

于府钱庄 第46章 贾宝玉出家

作者:于通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12:22:28

杨紫来到皇宫后,找到李凤仪行礼后将30万两银票拿给李凤仪说:“陛下,这是蔡京和童贯给微臣的银票我弟弟说让海大人两边施压,等他们把钱都交差不多了,陛下您再收网不迟。”李凤仪一听大笑道:“傲天啊傲天,你可够损的,好朕就听他的,杨爱卿,父皇生前说的没错,你这个弟弟要是为朝廷效力,则是朕的心腹之人,若是与朝廷为敌,确实是朝廷大患。”杨紫笑道:“陛下,我弟弟肯定是忠于朝廷的。”李凤仪道:“朕当然相信他,要不然也不会这么顺着他,你也知道,朕上次遇刺,可是他于傲天府里丫鬟干的的,说真的,朕居然一点不想杀她,反而还敬佩于傲天能有如此驭人之术。”杨紫说:“那自然是陛下您宽宏大量。”李凤仪摆了摆手:“罢了,过去事儿就过去吧,换别人,估计朕早砍了他了,你叫海瑞过来见朕吧。”杨紫答应一声,不久海瑞过来,李凤仪问道:“爱卿,案子可有进展。”海瑞如实回答道:“陛下,基本可以断定,就是蔡京府里的人所为,只是有些细节还需要继续调查一下。”李凤仪道:“不要急着结案,想办法给童贯和蔡京两边增加点压力,让他们多花点银子,朕的国库也该充盈点了。”海瑞一脸懵逼地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微张开,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结结巴巴地说道:“陛下,这……这方法有点太阴险了,不该是帝王所为啊。”他皱着眉头,神情中满是不解与忧虑,拱手作揖,继续说道,“陛下,我等为官,当以公正廉明为本,靠此等手段充盈国库,恐会让天下人诟病,也有失我朝的堂堂正气。蔡京和童贯贪污**,依法严惩便是,若用这般计谋去诱使他们多花银子,实非正道。”海瑞一脸正气,目光坚定地看着李凤仪,等待着皇帝的回应,李凤仪笑道:“确实不是朕想到的,是傲天让朕这么做的,爱卿啊,朕要建设兵工厂,需要大量资金,于傲天一口气出了三千万两银子,他心中有点气,所以想从他们二人身上找点回来,再说了,行刺朕本就是抄家的死罪,早晚要收的,顺便让于傲天过过瘾吧。”海瑞一听是我的意见,顿时明白了许多,说道:“陛下圣明,于公子此举虽行事风格独特,但也是为朝廷着想。既然能在惩处贪腐之时,又为国库增添些银两,倒也不失为一个权宜之计。只是还望陛下在行事过程中把握好尺度,莫让天下人误解了陛下惩治**的决心。”海瑞说着,双手抱拳,行了一礼。李凤仪满意地点点头:“爱卿放心,朕心中自有分寸。这于傲天鬼点子极多,且一心为朝廷,朕用他的法子,也是为了更好地充盈国库,建设兵工厂,以保我朝安稳。”海瑞道:“陛下英明,那臣这便去安排,在不打草惊蛇的情况下,给蔡京和童贯施压。只是后续若有变故,还望陛下早做决断。”李凤仪道:“好,一切有劳爱卿了,有任何情况及时报于朕。”海瑞领命退下,心中虽对这手段仍有些保留,但也明白这是当下充盈国库的一个办法。果然在海瑞和杨紫配合下,蔡京童贯不断使银子变卖家产并纷纷指出对方以往的所有罪过,很快,国库也因此充盈了数百万两银子,李凤仪见事情也差不多了,于是命海瑞结案,最终海瑞在朝廷上宣布:“经多日彻查,已查明此次事件真相。蔡京授意家丁,于皇上行进于府钱庄时,找人行刺,并妄图将罪过转嫁给童贯,其目的是降低陛下对京城的治安及于府钱庄的信任,进而削弱对钱庄老板于傲天的信任。此等行径,心怀不轨,严重危及陛下安危与朝廷稳定。而童贯亦有贪污**、结党营私等诸多罪行。现依我朝律法,判处蔡京抄家、斩首之刑,童贯革职查办、没收家产。”朝堂之上一片寂静,众人皆被这结果所震慑。李凤仪端坐在龙椅上,眼神威严,扫视着众人。他深知,这一场整治不仅充盈了国库,更是对朝廷**之风的一次有力打击。此事过后,蔡京被处斩,童贯也被罢官还乡,高俅心惊胆战,他毕竟和蔡京密谋过此事,好在案子没有把他牵连进去,因此长出一口气,退朝后,高俅回到府里,问家丁:“衙内呢?”家丁回答道:“公子出去了。”高俅大怒:“这个逆子,都什么时候了还出去鬼混!”高俅怒目圆睁,气得双手发抖。“给我把他找回来!”不一会儿,高衙内醉醺醺地回来了,一进门就大大咧咧地说:“爹,您这是发哪门子火呢?”高俅上前就是一巴掌,“你还有脸问!蔡京和童贯的下场你没看到吗?你还成天不务正业,万一牵连到咱们高家,你让我如何向列祖列宗交代!”高衙内捂着脸,酒也醒了几分,嘟囔道:“爹,我也没干什么坏事啊。”高俅气得直跺脚,“你平日里的那些恶行我都没跟你计较,可现在形势不同了,你就不能收敛点!”他又转身对着家丁们怒斥:“你们这些人,不好好看着公子,任由他胡作非为,都该打!”说着便命人将家丁们责打一顿,高衙内低着头,不敢再言语,心里却满是不服气。

另一边,于府,得知事情处理完了,我的心情也格外好,李凤仪也命人又奖励了我上等绸缎50匹黄金300两,我谢恩后,命袭人将这些赏赐收好,这时管家匆匆来报:“少爷,高俅高大人带着高衙内来访。”我心中诧异,不知高俅此来所为何事,便吩咐道:“带他们到客厅吧。”

不一会儿,高俅父子来到客厅。高俅满脸堆笑,一拱手道:“于公子,此次多亏您和陛下英明,惩治了蔡京、童贯这等奸臣,朝廷方能安稳。今日特来恭贺。”我笑着回礼:“高大人客气了,都是为了朝廷。”高衙内却在一旁左顾右盼,眼神落在了一旁的丫鬟身上,露出不轨之色。高俅见状,连忙呵斥:“衙内,不得无礼!”又转头对我赔笑道:“公子莫怪,这逆子不懂事。”我心中冷哼,面上却不动声色:“无妨。”高俅又道:“日后若有需要高某之处,尽管开口。”我说道:“行了,高太尉,我只是个钱庄老板,对你曾经的事情我没兴趣,我也不想和你斗,也没有必要举报你的罪责。”高俅显然不信问道:“你说吧,要本太尉怎么做,你才能不记恨我。”我大笑:“哈哈哈,我说,我跟你有什么仇?之前的和你儿子那点争执,我也没吃亏,不过以后别惹事就行,不然,我肯定不管,但寇准的督察院……。”高俅连连表示明白,带着高衙内离开,高衙内疑惑的问:“爹,您不是还是太尉吗?干嘛要给他于傲天示好?”高俅怒斥道:“你懂个屁!如今她姐姐官复丞相之职位,深受陛下信任,不仅如此,皇上也有意拉拢于傲天,咱们家恐怕是惹不起他的,你以后给我老实点,还有别再惦记她府里丫鬟,也别惹于傲天不痛快,不然,我也保不住你。”高衙内噘嘴道:“爹,我看您就是小题大做,他于傲天不就是个钱庄老板嘛,能有多大本事?咱们高家可是朝廷大员,难道还怕了他不成?”高俅一听,气得脸色铁青,抬手又要打他,“你这逆子,糊涂至极!于傲天背后有陛下撑腰,他姐姐又是丞相,势力不容小觑。这次蔡京、童贯的下场你没看到吗?咱们能不被牵连已是万幸,你还敢如此嚣张!”高衙内不服气地梗着脖子,“那也不能就这么怕了他呀,传出去,别人还不得笑话咱们高家。”高俅恨铁不成钢地瞪着他,“你懂什么!现在朝廷局势复杂,咱们得学会审时度势。若再招惹于傲天,万一他在陛下和丞相面前说咱们几句坏话,咱们高家就有大麻烦了。你给我记住,以后收敛点性子,别再闯出祸端!”高衙内听了,虽心里还是不服,但也不敢再顶嘴,只能小声嘟囔了几句,跟着高俅灰溜溜地回府去了。

回到贾府方面,话说贾府被抄家后,贾府上下除了王熙凤贾琏一家因为我的力保有了个住处,且靠着我投资与当初的丝绸厂经营的利润有了点能糊口的生计,其他人等则死走逃亡各有天命了,且说那贾宝玉虽说被无罪释放,可贾府已经被抄家,自己也没了去处只能到妻子薛宝钗的薛府暂时居住,可薛家在贾府没落后,日子也是不好过的,面对薛宝钗的夫君,薛老太爷对此也是当初有多依仗贾府如今就有多嫌弃贾宝玉,加上贾宝玉每天也只是闷闷不乐,无所事事,更是让薛老太爷厌烦,这一日,薛老太爷又对着贾宝玉冷嘲热讽了一番,嫌弃他整日无所事事,不能为薛家分忧。贾宝玉默默忍受着,待夜晚来临,他望着窗外的月光,心中满是凄凉。他深知自己如今寄人篱下,给薛家带来了负担,也让宝钗跟着受苦。

夜深人静时,贾宝玉轻手轻脚地收拾了简单的行囊,来到宝钗的床前,看了薛宝钗最后一眼。随后借着微弱的月光,转身离去。第二日清晨,宝钗发现宝玉不见,急忙四处寻找。薛老太爷得知后,冷哼一声道:“走了也好,省得在这碍眼。”宝钗虽心急如焚,却也知道,这份婚姻本就是命运的安排,只能自己哭泣道:“他再也不会回来了。”

且说贾宝玉离开后,漫无目的走着,他身无分文,只能靠乞讨为生。风餐露宿,衣衫褴褛,曾经的公子哥模样早已不复存在。

一日,他来到一条繁华的河边,河上有不少花船。他饿得头晕眼花,正想找个地方歇歇,突然听到花船上有人喊他:“二哥哥,可是二哥哥?”

贾宝玉抬头望去,只见花船上站着一位女子,女子喊道:“哥哥还认得我?我是湘云啊!”贾宝玉眼神空洞望着史湘云,心中说不出的滋味。

原来,史家在贾府没落之后,因为没有了经济往来家中之人又没有几人有正当营生,史家府里主事儿的是史湘云的叔叔,也只是一个九品道台,收入当然不够,加上史湘云的叔叔婶婶对史湘云本就不待见,于是,这日,史湘云的叔叔婶婶关起门来密谋。婶婶皱着眉,满脸算计道:“这史湘云留在家里,就是个吃白饭的,如今家里日子紧巴巴的,不如把她卖了换些银子。”叔叔摸着下巴,眼神闪烁:“可卖到哪里去呢?”婶婶眼睛一亮,压低声音说:“花船!那些地方最舍得花钱买人,而且进去了就别想出来,也不怕她日后找麻烦。”叔叔犹豫了一下:“这会不会太狠了?到底是咱们家的人。”婶婶冷哼一声:“狠什么狠,她留着就是个累赘。再说了,花船里的姑娘哪个不是赚得盆满钵满,说不定她还能感激咱们给她这个机会呢。”叔叔被说服了,两人一拍即合。很快,他们就联系了花船的老鸨,收了银子,把史湘云骗上船。史湘云还没反应过来,就被老鸨拉进了花船深处,史湘云虽然会点武功,但也抵不过花船那么多的打手,加上那花船的老鸨子背后有高衙内撑腰,史湘云自然是跑不了的。史湘云将自己的经过讲给贾宝玉,并问明贾宝玉的情况,当得知昔日繁华的贾府如今只剩贾宝玉一人,和贾琏王熙凤一家,宛如风中残烛,恰似那夕阳西下,心中怎能不悲叹这世事的无常与不易?只听花船老鸨子喊道:“行了,行了,和一个叫花子有什么聊的,开船了。”史湘云挣扎着对宝玉喊道:“二哥哥,求求你了,赎了我吧。”船上的船丁们将史湘云硬拉回船上,贾宝玉虽极力挽留可又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花船开走和史湘云那绝望的哭泣叫喊。这一刻,贾宝玉心如死灰,于是,他拖着沉重的步伐,来到了一座寺庙。寺庙里香烟袅袅,钟声悠扬,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安抚他那颗破碎的心。

贾宝玉跪在佛前,泪流满面,他向佛祖倾诉着自己的痛苦和迷茫,倾诉着这世间的不公和无奈。方丈见他如此虔诚,便上前询问他的来历和缘由。贾宝玉将自己的遭遇一一告知,方丈听后,双手合十,说道:“施主,你尘缘已了,不如就此出家,斩断这世间的烦恼。”

贾宝玉没有丝毫犹豫,点头答应。方丈为他剃度,赐法号“玄奘”。从此,贾宝玉便成了寺庙里的一名僧人,每日诵经礼佛,晨钟暮鼓,青灯古佛相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