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认知暴击50本神作的逆天改命书 > 第89章 《正面管教》底层逻辑

底层逻辑:归属感与价值感(孩子的隐形需求)

1. 行为背后的密码

为什么有些孩子会频繁出现不当行为?

为什么家长和教师的批评教育往往收效甚微?

其实,每个孩子的不当行为,都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他们寻求归属感与价值感的扭曲表达。

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提出了“四大错误目的理论”,为我们解读孩子的行为密码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归属感和价值感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需要明确地感受到“我是被爱、被接纳的”。

“我在家庭和集体中是重要的”

“我能做出有价值的贡献”。

当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孩子就会通过一些不当行为来试图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这四种错误目的分别是:

(1)寻求过度关注:“请看见我”

这类孩子的不当行为,本质上是在说:“请关注我,我需要你的重视。”

他们可能会通过哭闹、调皮捣蛋、故意惹老师和家长生气等方式,来吸引他人的注意力。

比如,有些孩子在课堂上会突然大声说话、做鬼脸,或者故意打翻文具,其实并不是他们故意捣乱,而是因为他们觉得老师和同学忽略了自己,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关注。

(2)权力斗争:“我想说了算”

这类孩子的不当行为,是在试图证明自己的自主权,他们想通过反抗来获得“我能掌控自己的生活”的感觉。

比如,家长让孩子穿这件衣服,孩子偏要穿那件;

老师让孩子这样做题,孩子偏要那样做;

家长制定的规则,孩子故意违反。

这些行为的背后,其实是孩子在说:“我有自己的想法,我想自己做决定,而不是被你控制。”

(3)报复:“我受伤了”

当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受到严重伤害时,他们可能会通过报复他人来寻求心理平衡。

比如,有些孩子因为被老师公开批评、被同学嘲笑,就会故意破坏老师的教具、欺负嘲笑自己的同学;

有些孩子因为觉得家长偏爱兄弟姐妹,就会故意惹兄弟姐妹生气、破坏他们的玩具。

这些行为的背后,是孩子在说:“我受到了伤害,我也要让你尝尝被伤害的感觉。”

(4)自暴自弃:“我不行”

当孩子长期得不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并且多次尝试获得关注、争取权力、进行报复都失败后,他们就会陷入自暴自弃的状态。

他们会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做都无法得到他人的认可,于是放弃努力,表现为学习成绩差、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甚至会主动做出一些自毁行为。

这类孩子的内心独白是:“我太没用了,我什么都做不好,你们不用管我了。”

理解了这四大错误目的,家长和教师就不会再简单地将孩子的不当行为归因为“调皮”“叛逆”“笨”,而是能透过行为看到孩子内心的真实需求,从而采取更有效的教育方式。

2. 从对抗到合作的转化

一旦我们读懂了孩子行为背后的密码,就可以从“对抗”转向“合作”,用理解和支持代替批评和惩罚,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有一位小学老师分享过这样一个案例:班里有个男孩总是顶撞老师,上课的时候故意违反纪律,老师批评他,他就和老师对着干,甚至会说出一些伤人的话。

一开始,老师觉得这个孩子太叛逆了,对他采取了严厉的批评和惩罚措施,但情况越来越糟。

后来,老师学习了《正面管教》的理念,才意识到孩子的行为背后可能有未被满足的需求。

老师找了一个单独的机会,和孩子心平气和地聊天。

一开始,孩子不愿意说话,老师没有强迫他,而是先表达自己的感受:“老师知道,你最近在课堂上经常和我对着干,我心里有点难过,也有点困惑,不知道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好,让你不开心了?”

听到老师的话,孩子的态度慢慢软化了,他告诉老师,之前有一次,他因为一道题没做好,被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太笨了”,他觉得非常丢脸,也很生气,所以就想通过顶撞老师来报复。

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老师真诚地向孩子道歉:“对不起,那天老师没有考虑到你的感受,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你,让你丢脸了,这是老师的错。”

然后,老师和孩子一起讨论:“那我们以后在课堂上遇到问题,该怎么做呢?如果你觉得老师的批评让你不舒服,你可以课后告诉我;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你不会做,也可以及时向我请教,好吗?”孩子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老师不再随意批评孩子,而是多了一份理解和耐心,孩子也逐渐改变了顶撞老师的行为,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