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认知暴击50本神作的逆天改命书 > 第6章 《万历十五年》的企业管理

第6章《万历十五年》到现代企业的制度性假死

1587年,一个天大的“骗局”

你见过最荒诞的“企业猝死”吗?一家估值万亿、存续两百多年的超级集团,没遭遇外敌入侵,没爆发财务危机,甚至连一场像样的内部叛乱都没有,却在一个风平浪静的年份,悄悄按下了“系统崩溃”的倒计时。更讽刺的是,全公司上上下下都知道“操作系统”早该更新,却没人敢动、没人能改,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从“卡顿”走向“蓝屏”,最后彻底死机。

1587年的大明王朝,就是这家“超级集团”。这一年,史书上写满了“无事可记”:没有边境告急的战报,没有席卷全国的灾荒,连朝堂上的争吵都显得温和——官员们争论的不是“如何改革”,而是“该不该给刚去世的海瑞追赠官爵”;万历皇帝做的最“出格”的事,不过是把奏折堆在案头不批,躲在宫里跟太监下棋。可就是这样一个“平淡到无聊”的年份,藏着大明王朝最致命的秘密:它不是“慢慢走向衰亡”,而是在这一年,彻底失去了“自我修复”的能力,就像一台没装杀毒软件、还拒绝更新的旧电脑,只剩下慢性死亡这一条路。

一、1587年的“东西双标”:有人在抢未来,有人在守过去

如果你能站在1587年的地球上空往下看,会发现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边在“狂奔”,一边在“躺平”。

这一年的西方,正忙着“抢地盘、破规则”。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已经把无敌舰队的最后一艘战舰编入队列,130艘战船、3万兵力整装待发,目标是横渡大西洋,拿下英国这个“海上绊脚石”。没人知道这场仗最后会输,但所有人都清楚:西班牙要的不是“一场胜利”,而是整个海洋的控制权,是把“全球贸易”的规则攥在自己手里。同一时间,英国的纺织厂里,新式织布机正在取代手工纺车;荷兰的港口里,商船载着香料、丝绸,往来于欧洲和东南亚之间——他们都在打破“旧世界的边界”,要么去海外抢资源,要么在国内搞创新,每一步都在为“未来”下注。

而这一年的大明,在忙着“守规矩、耗时间”。朝廷下了一道新规:“严禁沿海百姓私通海外”,理由是“倭寇虽平,海患未绝”——可实际上,所谓的“海患”早就没了,真正怕的是“老百姓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就不好管了”。京城的官员们,每天上朝讨论的不是“如何改进农具、提高收成”,也不是“如何造更好的战船、保护海疆”,而是“礼仪是否周全”“用词是否得体”。比如有个官员上奏时,把“陛下”写成了“圣上”,立刻被弹劾“大不敬”,吵了半个月才罢休;还有人提议“在北方边境修一些新式堡垒”,结果被反驳“祖宗留下的城墙够用了,何必浪费钱”,最后不了了之。

最讽刺的是什么?1587年,西方已经在靠“制度和技术”解决问题,而大明还在靠“道德和人情”维持运转。西班牙搞无敌舰队,靠的是明确的分工:有人负责造船,有人负责练兵,有人负责后勤,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靠什么拿俸禄;而大明的军队,连“士兵该领多少粮饷”都没个准数——要么被将领克扣,要么靠地方官府临时凑,遇到打仗,士兵还要自己带着干粮上战场。西方的商人靠“合同和法律”做生意,赚了钱就投入新的产业;而大明的商人,赚了钱第一件事是“买地、捐官”,因为只有变成“士绅”,才能避免被官府刁难。

这一年,就像大明和西方的“分水岭”。西方选择了“向外冲”,哪怕冒着战败、破产的风险,也要去闯新的世界;大明选择了“向内缩”,哪怕知道旧制度已经不管用,也不敢轻易改变。后来我们都知道,西方的“冒险”赌赢了,他们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一步步掌控了全球的话语权;而大明的“保守”,让它错过了最后一次“系统更新”的机会,从1587年开始,只能在旧制度的泥沼里越陷越深。

二、黄仁宇的“火眼金睛”:不看英雄史诗,专找“系统漏洞”

很多人读历史,都爱读“英雄故事”: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武帝北击匈奴、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好像王朝的兴衰,全靠一两个“厉害人物”撑着。但黄仁宇写《万历十五年》,偏偏反着来:他不写“英雄”,只写“普通人”;不写“大事”,只写“小事”;不骂“昏君奸臣”,只找“制度漏洞”。

他的“大历史观”,其实就是“找漏洞”的本事。就像你用手机,突然发现APP总闪退,别人可能会骂“手机垃圾”,但黄仁宇会去查:是系统版本太低?还是内存不够?抑或是APP本身的代码有问题?在他眼里,1587年的大明,就像一台闪退不断的手机,表面上是“APP不好用”,实际上是“操作系统从根上坏了”。

比如“税收漏洞”。明朝的税收,靠的是“人头税 土地税”,但收税的方式特别荒唐:不是按“你有多少地、能收多少粮”来算,而是按“祖宗定下的定额”来收。比如某个县,一百年前定的税是“每年缴1000石粮食”,哪怕后来土地多了、收成好了,还是只缴1000石;反之,要是遇到天灾,土地荒了,税还是一分不能少。到了1587年,这个漏洞已经大到补不上了:地主们兼并了大量土地,却通过“捐官”“联姻”的方式,把税转嫁到农民身上;农民缴不起税,只能卖地逃荒,土地又进一步集中到地主手里——形成了一个死循环。可朝廷没人敢改,因为“祖制不能动”,谁改谁就是“大逆不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