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圣彼得堡依旧阴沉,雪还在下。
那不勒斯的大巴在球员酒店前缓缓启动时。
没人多说什么。
队员们脸上写满了疲惫,但那种疲惫底下,是一种难掩的轻松与满足——他们做到了。
原本以为会是一场硬碰硬的遭遇战,却在极寒与风雪中踢出了最干净利落的胜利。
那不勒斯几乎从第一分钟到最后一秒都保持了稳定的节奏,克服了低温和漫天雪花,压制住了主队的反扑。
那是意志的较量,也是精神的胜利。
机舱里,队员们陆续靠在座椅上。
有人戴着耳机昏昏欲睡,有人盯着战术板上那几条笔迹未干的线路出神。
哈姆西克打了个哈欠,伸手拍了拍江辰的肩:“终于可以回家了,这鬼地方,我一刻都不想再来第二次。”
江辰笑了笑,靠在舷窗旁,窗外的雪光映在他的侧脸上,一片苍白。
他也确实累了——但那种累,更多是一种被任务完成后的空落。
飞机起飞的瞬间,整架机体轻轻一震,随后划破厚重的云层。
阳光在高空中露出一线,金色的光从云缝中穿透进来,照在队徽上。
那抹蓝色,亮得刺眼。
几个小时后,飞机在卡波迪基诺机场平稳降落。
风从地中海吹来,带着暖意。
飞机刚落地那不勒斯,机舱门一开,大家差不多是用“逃离圣彼得堡”的速度往外走的。
二月的地中海有太阳,有风,有味道,不像北境那种一出门就能把鼻子冻木的冷。
奥布拉克第一个伸了个懒腰,冲后面的人喊:“这才是人待的地方!”
夸德拉多背着包一路碎念,说的全是西语,大概意思就是再给他十场那种天气他都能退役了。
说真的,这不是矫情,他们真不想在那边多待一秒。
那不勒斯在这一天后,正式完成了整个二月的征程。
二月对那不勒斯来说,真不算松。
联赛要继续压着罗马和尤文,意大利杯要往前走,欧冠还要客场奔到俄超的地盘上去踢。
但他们挺了过来。
球队凭借整整一个月的连胜与稳定发挥,依旧稳居意甲榜首。
截至第25轮,那不勒斯以59分高居积分榜首位,领先第二名罗马4分。
59分,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支那不勒斯不仅还在榜首,而且拉出了一个足够喘气的带宽
——只要不是连续翻车,他们就总能在榜首那一排看见自己的名字。
这支蓝衣军团,正以近乎完美的姿态,书写属于自己的赛季篇章。
而江辰,依旧是所有焦点的中心。
他在联赛中已经打入27球,将因莫比莱与特维斯远远甩在身后,一骑绝尘。
回到圣保罗训练基地的那天,是二月的最后一周。
阳光正好,草皮湿度刚好,技术组的人在场边笑得都比平时多。
更衣室里,哈姆西克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拍了拍鞋柜:“我发誓,以后听到‘圣彼得堡’三个字,我都得先加一件衣服。”
夸德拉多撇嘴:“你们这些欧洲人还叫冷?”
球队上午没排战术,对体能教练的要求是——恢复、低强度、有球,舒展开就行。
贝尼特斯很清楚,全队的肌肉、体温、精神都得往回收一收。
“感觉怎么样?”贝尼特斯走过去问。
“有点紧,不过没问题。”卡列洪说话还是笑着的,“这种比赛踢完了,腿都知道自己还活着。”
“觉得还活着就行。”贝尼特斯点了点头,“后面我们还有杯赛。”
训练收得很快。
大家也没磨洋工,毕竟人刚从零下十几度回到十几度暖阳,总要让身体缓一缓。
下午,媒体开始发稿。
《米兰体育报》写得很干脆:
“最难的客场之一,那不勒斯没掉链子。”
《罗马体育报》则酸了一句:
“这就是领头羊该有的样子,他们连天气都克服了。”
法国那边的《队报》也给了小条幅:
“江——又一次在不同气候、不同赛场证明自己。他不是区域球员,他是全欧球员。”
很快,不少电视频道在赛况回顾里,把那一脚冰雪里的远射放了又放,尤其是他在雪地里的那次长距离滑跪——那就是镜头最爱拍的东西。
那张图第二天就上了微博的体育热榜。
评论里全是什么“这玩意居然能滑这么远”“那明显地上有冰”“这也太帅了”的清一色语气。
那不勒斯的官方账号则发得很克制,就一句:
“胜利来自团结。”
配图是整队在雪地里围成一团的背影。
到了第二天,气氛就完全拉回主场节奏了。
二月踢完了,三月锁定的日程也不算轻松。
联赛要继续,意大利杯要继续,欧冠还有次回合。
贝尼特斯是那种不太让队伍“飘起来”的教练,上午战术课照旧开。
他把那张俄国客场的截图放在屏幕上,说的不是赞扬,是警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