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之盗墓至尊我为神 > 第76章 鬼灯新委托

重生之盗墓至尊我为神 第76章 鬼灯新委托

作者:海明月本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5 10:46:11

第七十六章:鬼灯新委托

传送阵的光芒像潮水般退去时,毕邪的靴底正碾过几片粉白的桃花瓣。那花瓣被晨露浸得发软,碾碎时竟渗出些微甜的汁水,混着空气里的松木香与泥土腥气,在鼻尖萦绕成独属于鬼灯镇的气息——比他踏过的任何空间都要踏实,像小时候母亲缝在棉袄里的棉絮,藏着不声不响的暖。

苏晴抱着只粗陶罐子蹲在老桃树下,指尖正戳着罐里银灰色的小鱼苗。那些鱼苗是前几日从溪里捞的,此刻被她戳得慌了神,摆着尾巴往罐底钻,唯有尾脊带点红的总爱追着她指尖的影子游。“你看这尾红的,”苏晴仰起脸,阳光透过桃树枝桠落在她鼻尖,“像不像胖爷当年在西沙追着海猴子跑的傻样?那回他被海猴子的爪子勾住裤腿,还嘴硬说‘胖爷我是故意逗它玩’。”

林婉清正用竹耙子拢着落在青石板上的花瓣,竹齿划过石面发出细碎的“沙沙”声,听着倒像春蚕在啃桑叶。“王婆婆今早挎着竹篮来敲门,说后山的蕨菜冒尖了,让我们明早去采。”她抬手将额前的碎发别到耳后,腕间的银镯子顺着小臂滑下来,露出道浅淡的疤痕——那是去年在蛇沼被树枝划破的,当时毕邪用终极碎片的光芒给她处理过,如今疤痕淡得几乎看不见,却总在阴雨天隐隐发烫,像块藏在皮肤下的暖玉。“她还把你那本《空间法则详解》包了书皮,说是牛皮纸防潮,能传三代。”林婉清说着,竹耙子往旁边一放,篮里的花瓣已经堆得像座小粉山。

毕邪刚把外套挂在门廊的竹钩上,那竹钩是他去年用黑风岭的老竹削的,被手摩挲得发亮。还没来得及转身,就听见村口传来“哒哒”的马蹄声,混着马脖子上铜铃的脆响。李伯的枣红马喷着响鼻立在院门口,马鞍上捆着的牛皮袋晃来晃去,里面鼓鼓囊囊的,不知装着什么重物。“毕小哥!”李伯翻身下马时,腰间的铜烟袋锅撞在马鞍上,发出“当啷”一声,惊得树上的桃花又落了几片,“迎客栈的刘老板在候着,说有洋人要见你!那洋人穿得跟年画里的财神似的,出手就给了块金元宝当定金,说是要找个宝贝。”

鬼灯镇的“迎客栈”是座两层木楼,梁上挂着串风干的玉米和红辣椒,黄的、红的、绿的(没干透的)在穿堂风里晃悠,倒像串会响的风铃。老板刘三是个跛脚的中年人,左手总戴着只錾花银镯——据说是他媳妇临终前给他戴上的,三十年来从没摘过,银镯子被磨得发亮,花纹都快平了。此刻他正蹲在门槛上抽旱烟,烟锅里的火星明灭不定,见毕邪来,慌忙用鞋底磕灭烟锅,站起身时右腿微微打晃:“毕小哥可算来了,那洋人从卯时等到现在,喝光了我两壶碧螺春,刚还让伙计去镇上再买呢。”

二楼靠窗的位置铺着块波斯地毯,暗红底色上织着金线的藤蔓花纹,与周遭的粗木桌椅格格不入,倒像块不小心从西洋镜里掉出来的物件。琼斯就坐在地毯边的雕花梨木椅上,西装袖口的红宝石袖扣在晨光里泛着血光,正用银叉叉着块桂花糕,小口小口地抿着——那模样倒不像吃点心,更像在研究什么古董。他的皮鞋擦得锃亮,连鞋缝里都没沾半点灰,显然是刚从马车上下来就直奔客栈的。

听到脚步声,琼斯立刻起身,挺直的腰背像杆标枪,熨帖的西装勾勒出他偏瘦的身形。“毕先生,久仰。”他的中文带着点生硬的卷舌音,每个字都像用尺子量过般规整,“我是琼斯,伦敦来的古董商。”

桌上的紫檀木盒子敞着,鸽蛋大的翡翠躺在红绒布上,绿得能映出人影——毕邪一眼就看出那绿太“愣”,不像老翡翠的温润。他的指尖在桌面轻轻敲着,木桌的纹路里还嵌着去年的酒渍——那是胖子来做客时打翻的米酒,当时胖子还拍着桌子说“这桌子比潘家园的仿品实在,磕了碰了不心疼”。“琼斯先生要找什么?”

“血玉。”琼斯的眼睛突然亮了,像两簇被风吹得跳起来的鬼火,“唐代的血玉,藏在黑风岭的一座古墓里。传说月圆之夜,玉中会渗出红丝,能治百病。”他说着从皮箱里抽出张泛黄的图纸,纸边卷得像朵菊花,显然被反复揉过,“您看,墓门就在废弃驿站的灶台底下,有七星纹做记号。”

刘三正好端着水壶上来添柴,灶膛里的火光映得他脸通红,连耳尖都泛着红。“黑风岭那地方邪乎,”他往灶里塞了块松柴,火星“噼啪”溅到地上,“前年有伙外乡人进去挖宝,最后只找着半截带血的裤腿,挂在乱葬岗的歪脖子树上,风吹着跟个幌子似的。”他用铁铲拨了拨柴火,声音压得更低,“那洋人昨晚住店时,翻来覆去地看这图纸,后半夜还偷偷摸摸出去了趟,回来时裤脚沾着黑泥——黑风岭的土就是这颜色,黏得很,沾上了不好蹭掉。”

毕邪拿起图纸,指尖划过“驿站”二字。墨迹里混着极细的荧光粉,在阳光下几乎看不见,但凑近了能闻到股淡淡的松节油味——这是现代绘图常用的颜料,唐代的麻纸吸不住这东西,只会晕成一团模糊的污渍。“血玉治百病?”他忽然笑了,指腹摩挲着图纸边缘,“琼斯先生怕是看了话本。唐代的《千金方》里倒记载过血玉,说是用活人血养在棺椁里,怨气重得能招鬼,哪能治病?”

琼斯的喉结动了动,银叉在盘子里划出刺耳的“吱呀”声,像是在磨牙。“或许是传说有出入,”他的卷舌音更重了些,“但它的考古价值无可估量。我愿意出十倍定金。”他说着打开另一个盒子,里面码着二十张银票,票面的数额足够买下半个鬼灯镇——毕邪认得那银票的样式,是省城最大票号的,能通兑。

楼梯口突然传来“哎呀”一声,苏晴抱着陶罐站在那里,桃花枝从罐口滑下来,正好落在琼斯脚边。琼斯猛地往后缩脚,裤腿往上卷了寸许——露出的脚踝上,赫然有个蛇形纹身,黑色的蛇眼用朱砂点过,与“它”组织成员的标记分毫不差。“对不住,手滑了。”苏晴弯腰捡花枝时,故意用陶罐碰了碰琼斯的皮鞋,鞋底沾着的黑泥蹭在地毯上,果然和刘三说的颜色一模一样,黑得发乌。

毕邪把图纸推回去:“这委托我接不了。”

琼斯的脸色沉得像要滴出水,红宝石袖扣的光映在他脸上,显得有些狰狞:“毕先生是觉得钱不够?”

“跟钱没关系。”毕邪起身时,故意碰倒了茶杯,茶水在琼斯的西裤上洇出深色的印子,像朵迅速绽放的墨花,“黑风岭的唐代古墓是开元年间的大将军墓,三年前就被官府列为禁地,立了石碑的。挖坟掘墓是要蹲大牢的,琼斯先生不会不知道吧?”他盯着琼斯露在外面的脚踝,那皮肤白得像没见过太阳——哪有跑遍全球的古董商,脚踝能嫩得像姑娘家的手?怕不是养在温室里的娇花,专门来干些见不得光的事。

林婉清端着盘桃花酥上来,酥饼上的花瓣还带着露水,看着就清甜。“尝尝吧,今早刚烤的。”她把盘子往毕邪面前推了推,指尖在盘沿轻轻敲着,三短两长——这是他们约定的暗号,意思是“有危险”。“黑风岭上个月下暴雨,驿站塌了大半,横梁上的毒蜘蛛被冲得到处都是,”她的声音轻快,像在说寻常事,“我们村的二柱就是被这蜘蛛咬了,现在还肿着半边脸,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琼斯突然站起来,银叉“当啷”掉在地上,在寂静的客栈里显得格外刺耳。“既然毕先生不愿帮忙,我只好另请高明。”他弯腰捡银叉时,后腰的衣服鼓起来一块,轮廓像支勃朗宁手枪——毕邪在资料里见过这型号,射程能穿透三层木板,鬼灯镇的土坯墙可挡不住。

等琼斯的马蹄声消失在村口,苏晴立刻“哐当”一声关上门,陶罐往桌上一放,里面的鱼苗吓得缩在罐底。“那纹身绝对是‘它’的标记!”她语速快得像蹦豆子,“去年我在他们的据点见过,蛇眼的朱砂是用特殊药水调的,遇热会变色!”她指着地毯上的黑泥,“我刚才故意让伙计往他皮鞋上泼了点热水,你们看这泥渍,是不是泛着点红?”

林婉清早取了根银针,轻轻挑了点黑泥放在火上烤。火苗舔过泥块,果然冒出淡红色的烟,带着股说不出的腥气。“这是黑风岭特有的‘尸泥’,”她把银针在布上擦了擦,“只有乱葬岗的土层里才有——根本没有什么唐代古墓,那里是明代的刑场,埋着上千具死刑犯的尸骨,阴气重得很。”

刘三拄着拐杖上来,银镯子在楼梯扶手上磕出轻响,每响一声,他的跛脚就跟着顿一下。“我刚才去牵马时,听见那洋人跟马夫打听,说要找个懂‘翻板’的向导。”他往火塘里添了块松柴,火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忽大忽小,“黑风岭的乱葬岗底下全是机关翻板,三十年前有个盗墓的掉下去,到现在还没人敢去捞尸。他马鞍的夹层里鼓鼓囊囊的,刚才掉出来个小铁管,我捡起来闻了闻,有硝石味——是炸药,错不了。”

毕邪拿起那块翡翠,对着光看了看。里面的气泡呈规则的圆形,边缘光滑得像用圆规画的——这是现代机器压出来的特征,老翡翠的气泡都是不规则的,带着自然形成的“絮”。“他要找的不是血玉。”他把翡翠扔回盒子,发出“咚”的一声,“黑风岭的乱葬岗底下,怕是藏着‘它’的军火库。”

苏晴突然拍了下手,罐里的鱼苗被吓得又窜了窜。“我知道了!上周去镇上买针线,听见官差在茶馆聊天,说有批走私的军火在黑风岭失踪了,里面有二十挺机枪和五百发子弹!”她指着图纸上的驿站位置,指尖点得纸张发颤,“这里肯定是军火库的入口!”

林婉清走到窗边,望着黑风岭的方向。那里的雾气像条白蟒,正缓缓往镇上爬,把远处的树影吞得只剩个模糊的轮廓。“琼斯的皮箱有夹层,刚才他掏图纸时,我瞥见里面有张机关图,画着翻板的位置。”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他找血玉是假,想炸开军火库才是真。说不定那批失踪的军火,就是‘它’藏在那的。”

毕邪的指尖在桌面上画着蛇形,那是“它”组织的标记。“‘它’的人总爱玩这套,用宝藏当幌子掩人耳目。”他把图纸折成小块塞进怀里,纸张的边角硌着胸口,像块提醒危险的石头,“我们得去一趟。”

刘三急了,拐杖在地上戳出小坑:“可那地方太危险了!乱葬岗的瘴气能迷人心智,去年有个砍柴的进去,出来后就疯疯癫癫的,见人就喊‘鬼来抓我了’!要不报官吧?让官差去处理。”

“报官来不及。”毕邪从墙上摘下弯刀,刀鞘上的铜环叮当作响,像串不安分的铃铛,“等官府带着人马来,琼斯说不定已经把军火库炸了,到时候‘它’的人一接应,这批军火流出去,不知要害多少人。”他看向苏晴,“把鱼苗给王婆婆,让她帮忙照看几天,她老人家养这些小东西有经验。”

苏晴用力点头,辫子甩得像小鞭子:“我这就去拿爷爷的弩!那弩是正经猎户用的,能射穿三层木板,去年打熊瞎子时试过,箭头还带着倒钩,射中了跑不了!”

林婉清走进里屋,出来时背着个藤编筐,里面分门别类放着解毒粉、浸过桐油的绳索和罗盘。“这罗盘是我爹留下的,黑风岭的磁场乱,普通罗盘会失灵,这个加了磁石,指针稳。”她又往筐里塞了几个馒头,热气把筐壁熏出层水汽,“刘老板刚蒸的,还热乎着,路上垫垫肚子。”

毕邪最后看了眼桌上的桃花酥,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上面,粉白的碎屑像撒了层金粉。他突然想起铁三角——如果胖子在,肯定会拍着胸脯说“胖爷我当年在秦岭炸过机关城,这点炸药算个屁,看胖爷怎么给它堵回去”;吴邪大概会翻出《黑风岭地方志》,指着其中一页说“你看,这里写着乱葬岗的翻板是按八卦摆的,乾位是生门”;张起灵嘛,估计已经背着黑金古刀,在去黑风岭的路上了,连个招呼都不会打,却总在最险的时候出现。

“走吧。”他把弯刀别在腰间,刀鞘的凉意透过布料渗进来,让人清醒,“别让那洋人抢先了。”

刘三在身后喊:“等等!”他拎着个布包追出来,包布是洗得发白的粗棉布,“黑风岭的瘴气重,喝口酒能驱驱寒。”他打开布包,里面是用油纸包好的熟肉和一小坛烧酒,“布包最底下还藏着把短刀,”他压低声音,银镯子在布包上蹭了蹭,“这是我年轻时用的,锋利得很,能削铁。”

苏晴接过布包时,指尖触到个硬东西,打开一看,是王婆婆塞的护身符,黄纸上画着驱邪的符咒,还沾着点艾草香。“婆婆肯定又在灶膛边偷听了。”她笑着把护身符塞进毕邪怀里,眼角的泪却掉了下来,砸在布包上,洇出个深色的圆点。

林婉清把桃花枝插在藤筐上,粉白的花瓣在风里轻轻晃,像只停驻的蝶。“带着吧,就当是个念想。”

三人走出客栈时,老桃树的花瓣正好落了一片,沾在毕邪的肩膀上。远处的黑风岭藏在雾气里,像头蛰伏的巨兽,隐约能看见山脊的轮廓——那形状,竟和琼斯脚踝上的蛇形纹身有几分相似,弯曲的弧度都分毫不差。毕邪摸了摸怀里的铜哨,三短一长的节奏在心里响着,那是他们约定的信号,无论多远都能听见。

他知道这趟去凶险难料,乱葬岗的机关翻板、“它”的埋伏、琼斯手里的炸药……但有些事,就像铁三角当年在云顶天宫那样,明知前面是刀山火海,也得硬着头皮往前走——不为别的,就为守住身后的人,守住鬼灯镇的桃花、松木香、刘三的旱烟味,守住这片能让桃花安心绽放的地方。

雾气渐渐漫过村口的老槐树,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像三条即将钻进黑暗的绳索,一头系着鬼灯镇的烟火,一头连着未知的凶险。毕邪的靴底又碾过片桃花瓣,那甜香混着林婉清藤筐里的草药味、苏晴弩箭上的桐油味,在他鼻尖织成张网,网住了所有需要守护的温暖。他抬头望了眼黑风岭,握紧了腰间的弯刀,率先迈出了脚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