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之盗墓至尊我为神 > 第18章 骨庙藏玄机,铁铲探迷踪

第十八章:骨庙藏玄机,铁铲探迷踪

秦岭东段的风裹着松针的清香,卷过陡峭的山脊,五匹骏马踏着晨露穿行在蜿蜒的山道上。马蹄铁敲在青石板上,发出“嘚嘚”的脆响,像是在叩问沉睡的群山。道旁的野花沾着晶莹的露珠,紫的、黄的、白的,被马蹄扬起的风吹得轻轻摇曳,露出底下湿润的泥土。毕邪勒着缰绳走在中间,胯下的黑马性子温顺,步伐稳健,他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龙岭主峰,那片山脉在晨光中泛着青灰色,像一头蛰伏的巨兽。心里那股莫名的悸动越来越强烈——系统面板上,“龙岭迷窟支线任务”的进度条已经跳动到20%,旁边标注着“接近关键区域”,一行小字闪烁着:“危险系数:中等偏上,建议谨慎探索”。

“我说老胡,这都走三天了,咋还没见着那啥鱼骨庙?”王胖子在马上颠得龇牙咧嘴,圆滚滚的肚子随着马的起伏上下晃动,腰间的工兵铲撞得马鞍“哐当”响,“该不会是那老张头骗咱吧?胖爷我这屁股都快颠成八瓣了,再这么晃下去,隔夜饭都得吐出来!”他勒住马,翻身下马,一瘸一拐地活动着腿脚,眉头拧成个疙瘩,“早知道这么远,还不如雇辆马车,虽说慢了点,但舒坦啊!”

胡八一用马鞭指了指前方的山坳,鞭梢划破晨雾:“快到了。地图上说鱼骨庙在龙岭主峰的背阴处,依着块大青石建的,是座破庙,很好认。”他翻身下马,牵着马走在草地上,马蹄踩过带露的青草,溅起细碎的水珠,“这山路马车进不来,全是碎石子,容易崴着轮子。再说了,雇马车目标太大,咱们这行,还是低调点好。”他转头看向毕邪,眼神里带着几分凝重,“你的系统有提示没?这地方邪性得很,老辈人说进去的没几个能出来,别大意。”

毕邪刚想回话,苏晴突然轻呼一声,声音里带着惊讶:“你们看!那是不是?”她抬手指向山坳深处,白皙的手指在晨光中泛着淡淡的光泽。

众人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山坳深处立着座孤零零的庙宇,像个被遗忘的弃儿。墙体斑驳,露出里面的黄土,几处墙皮已经坍塌,露出黑洞洞的豁口。屋顶的瓦片缺了大半,露出椽子的骨架,像老人稀疏的肋骨。最显眼的是庙门口那两根柱子——竟是用巨大的鱼骨雕刻而成,足有两人合抱那么粗,表面被风雨侵蚀得坑坑洼洼,阳光照在上面,泛着惨白的光,远远望去,像两具站立的枯骨,透着股说不出的诡异,让人头皮发麻。

“我操!还真有这庙!”王胖子眼睛瞪得溜圆,伸手揉了揉,生怕自己看错了,“这鱼骨得多大?怕不是海里的鲸鱼吧?可这秦岭山里哪来的鲸鱼?难不成以前是大海?”他围着自己比划了一下,“这骨头比胖爷我还高,估摸着得有三丈长,真要是鲸鱼,那得是成了精的!”

Shirley杨拿出望远镜,镜片反射着晨光。她仔细看了片刻,放下望远镜,眉头微蹙:“不是鲸鱼骨,鲸鱼的脊椎骨更粗,关节处有明显的弧度。这更像是某种巨型淡水鱼的骨骼,可能是古代的鲟鱼,或者是已经灭绝的巨骨舌鱼。”她走到一处崖边,望着山坳的地形,“这地方以前或许是条大河,甚至可能是古河道的转弯处,后来地壳变动,才变成山岭,鱼骨被留在了这里,被后人用来建了庙。”

一行人催马来到庙前,翻身下马,马被拴在旁边的老松树上,甩着尾巴啃食地上的青草。近看才发现,这鱼骨庙比远看更破败。庙门歪斜着挂在合页上,门轴锈得厉害,轻轻一碰就发出“吱呀”的惨叫,仿佛随时会散架。门楣上的“鱼骨庙”三个字是用楷书写的,被风雨侵蚀得只剩个模糊的轮廓,笔画间长满了青苔。院子里长满了齐腰深的杂草,狗尾草、苍耳、拉拉秧,缠绕在一起,只有正屋的神像还依稀可辨——是尊泥塑的龙王像,龙头已经被砸掉,身上的彩绘剥落殆尽,露出里面的黄土。神像底座被人挖了个大洞,边缘的泥土还很新鲜,像是被盗墓贼光顾过,又像是某种野兽的巢穴。

【叮!检测到龙岭迷窟关键地标——鱼骨庙,是否签到?】

毕邪的心跳漏了一拍,这可是关键地标,奖励定然不一般。他在心里默念“签到”,几乎是瞬间,掌心一沉,一把通体乌黑的洛阳铲出现在他手中。这铲比王胖子淘来的那把更精致,铲头呈半圆柱形,边缘锋利得能映出人影,杆身是乌木做的,刻着细密的防滑纹,握在手里沉甸甸的,透着股金属的寒气,铲尾还嵌着块小小的罗盘,指针微微晃动着。

【叮!签到成功!奖励:特制洛阳铲(可探测地下50米内的土壤结构、空洞及金属物,附带简易罗盘功能)。】

“好家伙!这铲比我的还带劲!”王胖子凑过来,一把抢过去掂量着,手指在铲头上敲了敲,发出清脆的“当”声,“小毕,你这系统是开杂货铺的吧?要啥有啥!胖爷我这把跟你这比,简直就是烧火棍!”他把自己那把洛阳铲拿出来对比,果然,无论是材质还是工艺,都差了一大截。

毕邪笑了笑,从他手里拿过特制洛阳铲,入手冰凉,却不冻手,反而有种温润的触感:“试试就知道好不好用了。胡哥,你觉得入口可能在哪?”他环顾四周,这破庙虽小,却处处透着古怪,尤其是那两根鱼骨柱,上面似乎刻着模糊的花纹,不像天然形成的。

胡八一围着庙宇转了一圈,脚边的杂草被踩倒一片,露出底下的青石板。他蹲下身,用手指抠了抠石板缝里的泥土,放在鼻尖闻了闻,又摸了摸神像底座那个大洞的边缘,最后停在正屋的神像前,指着那个被挖开的大洞:“这洞挖得蹊跷。看土色是新的,带着潮气,不像是老盗墓贼干的——老辈人挖洞讲究‘不见天’,会用洛阳铲带土,不会这么粗暴。倒像是……最近有人故意挖的,而且挖得很急,边缘很毛糙。”他抓起一把土闻了闻,眉头皱得更紧,“下面的土很湿,有股腥气,不是普通的泥土味,倒像是水锈混着腐殖质的味道,十有**通着地下溶洞。”

“那还等啥?”王胖子摩拳擦掌,抄起自己的工兵铲就冲了过去,铲头在阳光下闪着寒光,“胖爷我先下去探探!要是真有宝贝,咱哥几个今天就发了!”

“别急。”毕邪拦住他,举起特制洛阳铲,铲尾的罗盘指针指向大洞的方向,“先用这个探探虚实。万一下面有流沙或者翻板,冒然下去会出事。”他按照系统提示的方法,将铲头对准大洞旁边的地面,垂直插入,然后轻轻转动杆身,乌木杆上的刻度清晰地显示着深度。

洛阳铲刚入土三米,就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像是碰到了什么坚硬的东西。毕邪心中一动,缓缓拔出铲头,只见铲尖沾着的不是普通的黄土,而是湿漉漉的黑泥,像被水泡过的煤渣,上面还缠着几根细小的植物根茎,绿油油的,带着水汽。

“下面有暗河或者积水。”毕邪肯定地说,指尖捻了捻黑泥,黏糊糊的,“这泥里有水分,而且很新鲜,说明离水源很近。再探深点。”

他再次将洛阳铲插入地下,这次更小心,转动的速度放慢了许多。乌木杆上的刻度一点点增加,三米、五米、八米……当探到十米深时,铲头传来一阵轻微的“咔啦”声,像是碰到了什么易碎的东西。毕邪猛地停下动作,缓缓拔出铲头——所有人都愣住了!

铲尖上沾着的黑泥里,竟混着几块碎裂的陶片,巴掌大小,颜色是青灰色的,上面刻着熟悉的鬼洞文,笔画扭曲却透着庄严,与苏晴带来的残片上的文字如出一辙!

“是唐代的东西!”苏晴一眼就认了出来,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捏起一块陶片,指尖轻轻拂过上面的纹路,“这陶片的胎质细腻,釉色均匀,是典型的唐代越窑工艺。而且这纹路……和我父亲笔记里记载的一样,是祭祀用的礼器碎片,专门用来供奉山神的!”她的声音带着激动,眼眶微微发红,“我父亲说过,只有重要的墓穴附近才会有这种礼器,看来我们找对地方了!”

胡八一的眼睛亮了,他拍了拍毕邪的肩膀,力道不轻:“看来这下面确实有唐代大墓!而且离入口不远,这陶片这么新,说明没被埋太深!”他凑过去看了看陶片上的鬼洞文,虽然看不懂,却能感受到上面的年代感,“小毕,你这洛阳铲真是神了,比我这双眼睛还管用!”

毕邪没说话,只是再次举起洛阳铲,这次瞄准了神像左侧的地面——那里的杂草长得格外茂盛,而且颜色比别处深,像是被水浸泡过。特制洛阳铲的优势此刻显现出来——杆身上的刻度清晰地显示着深度,当探到十五米时,铲头突然传来“空”的一声,没有阻碍,显然是碰到了空洞。

“找到了!”毕邪猛地拔出铲头,铲尖干干净净,连一点泥土都没沾,只有边缘带着点水汽,“这里下面是空的,而且空间不小,应该就是溶洞入口!”

王胖子早就按捺不住,抄起工兵铲就冲了过去,铲头狠狠插进土里:“看胖爷我给它刨开!”他抡起铲子猛挖,泥土簌簌落下,很快就挖出一个半米深的坑,坑底的土越来越湿,渐渐变成了黑泥。

“等等!”胡八一突然喊道,声音里带着警惕,“下面有木板!”

众人凑近一看,果然,坑底露出一块腐朽的木板,黑褐色的,边缘已经烂成了絮状,上面还钉着几颗生锈的铁钉,钉帽上长满了红锈。毕邪用洛阳铲轻轻拨开木板,下面露出一个黑黢黢的洞口,一股潮湿的寒气扑面而来,带着股淡淡的鱼腥味,像是陈年的河泥被翻动过。

“这洞是人为挖的,通向溶洞。”胡八一用手电筒照向洞里,光柱被黑暗吞噬,消失在深处,“这木板是后来盖上去的,想掩盖洞口。看来早就有人发现这里了,说不定就是那些传说中寻找‘内丹’的人,也可能是别的盗墓贼。”他蹲下身,仔细观察着洞口的边缘,“这洞挖得很规整,不像是野路子,倒像是懂行的人干的,知道怎么避开塌方。”

Shirley杨拿出高强度尼龙绳,绳子的一端系着个铁锚,她用力将铁锚甩向旁边的鱼骨柱,铁锚绕着柱子缠了三圈,她使劲拉了拉,确认牢固后说道:“我先下去看看,你们在上面接应。我学过洞穴救援,知道怎么应对突发状况。”

“还是我去吧。”毕邪拦住她,晃了晃手里的特制洛阳铲,铲尾的罗盘还在微微转动,“这铲能探测周围的结构,有没有空洞、有没有金属物,比手电筒管用。而且我的夜视眼也能派上用场,下面肯定黑得很。”他拍了拍腰间的工兵铲,“放心,我有分寸。”

胡八一点头,眼神严肃:“小心点,每隔三分钟拉一次绳子报平安。要是绳子连续拉三下,就是发现了线索;拉两下,是有危险;拉一下,是一切正常。”他帮毕邪检查了一下绳索的绑法,确保万无一失,“洞里可能有瘴气,先别深呼吸,下去后观察一下,要是有异味就赶紧上来。”

毕邪应了一声,将特制洛阳铲别在腰间,抓住绳索,双脚蹬着洞壁,缓缓滑入洞口。洞里比想象中更狭窄,四壁是坚硬的岩石,长满了湿滑的苔藓,绿油油的,一摸一手黏糊糊的汁液。手电筒的光柱照过去,能看到岩壁上布满了细小的孔洞,像蜂窝一样,里面可能藏着毒虫。他小心翼翼地往下滑,绳索摩擦着掌心,传来轻微的灼痛感,每下降一米,空气就更冷一分,鱼腥味也更浓一分。

滑到十米深时,脚下突然一空,毕邪心中一紧,顺势松开绳索,双脚在空中蹬了两下,稳稳落在一块平整的岩石上。脚下传来冰凉的触感,岩石上积着层薄冰,差点滑倒。他打开夜视眼,淡绿色的视野里,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是一个巨大的溶洞,足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钟乳石悬挂在头顶,长短不一,像倒垂的利剑,有些尖端还滴着水,“滴答、滴答”的声音在溶洞里回荡。地面上有一条蜿蜒的暗河,河水泛着黑色的光,平静得像块黑曜石,不知道通向哪里,河面上漂浮着细小的冰碴,说明水温极低。

【系统提示:已进入龙岭迷窟范围,检测到多处空洞及能量反应,请注意规避危险。当前区域安全系数:70%,建议沿暗河右侧前进,左侧有不稳定岩柱。】

毕邪按照约定拉了拉绳索,绳索传来“啪”的轻响,告诉上面一切正常。然后他举起特制洛阳铲,在周围探了探,铲尾的罗盘指针稳定地指向暗河对岸,乌木杆上的刻度显示地下结构复杂,有多处空洞。当铲头指向暗河对岸时,仪器突然发出轻微的“滴滴”声,铲尾的小灯闪了闪红光——那里有金属反应!

他深吸一口气,握紧绳索,试探着踏入暗河。河水刚没过膝盖,却冷得刺骨,像无数根冰针扎进骨头里,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抗寒体质在这一刻也显得有些无力。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趟过暗河,水流很急,差点把他冲倒,水底的鹅卵石硌得脚底生疼。

走到对岸,毕邪发现这里的岩石颜色更深,像是被烟熏过。他举起特制洛阳铲,顺着金属反应的方向走去,铲头的“滴滴”声越来越急促。在一块巨大的钟乳石后面,他发现了一个被藤蔓掩盖的洞口,藤蔓是绿色的,带着细小的尖刺,显然是最近才生长的,说明洞口被人掩盖的时间不长。洞口边缘有明显的人工开凿痕迹,凿痕很新,上面还刻着几个模糊的字,用鬼洞文通晓技能一看,竟是“大唐西域记”几个字,笔力苍劲,像是某位文人所刻。

“找到了!”毕邪心里一喜,这极有可能就是通向唐代大墓的入口!他再次拉了拉绳索,这次是连续拉三下,示意发现了重要线索。

很快,绳索传来回应,是连续两下轻拉,说明上面收到了消息,正在下来。毕邪退到一旁,警惕地观察着四周,夜视眼能清晰地看到黑暗中的动静,几只巴掌大的蝙蝠从头顶飞过,发出“吱吱”的叫声。

没过多久,胡八一的脑袋从洞口探了出来,他看到毕邪,松了口气,顺着绳索滑了下来,落地时踉跄了一下,赶紧扶住旁边的岩石:“怎么样?有发现没?”

毕邪指了指那个刻着“大唐西域记”的洞口:“你看那。”

胡八一走过去,用手电筒照了照,当看清那几个字时,眼睛瞬间亮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这肯定就是通向唐代大墓的入口!《大唐西域记》是玄奘法师写的,里面记载了很多西域的风土人情,要是这墓和玄奘有关,说不定真有雮尘珠的线索!”

紧接着,Shirley杨、王胖子和苏晴也陆续下到溶洞。当看到那个刻着“大唐西域记”的洞口时,所有人都激动起来,连日来的奔波终于有了回报。

“这应该就是通向唐代大墓的入口!”胡八一兴奋地说,手都有些颤抖,“小毕,这次多亏了你这特制洛阳铲,不然咱不知道要在这溶洞里绕多少冤枉路!这鬼地方岔路比蜘蛛网还密,没这宝贝,说不定真得走散!”

王胖子搓着手,眼睛里闪着光,迫不及待地想进去:“还等啥?进去找找那‘内丹’和石碑啊!说不定里面还有金银珠宝,唐代的明器,随便一件都能卖个好价钱!”他说着就要往里冲,被胡八一一把拉住。

苏晴却有些担忧,她走到洞口,轻轻拨开藤蔓,指尖触到冰冷的岩石:“洞口的藤蔓很新,像是最近有人动过,而且这凿痕……边缘很锋利,没有被风雨侵蚀的痕迹,最多不超过一个月。”她抬起头,眼神凝重,“我们还是小心点,别中了圈套,说不定是别人设下的陷阱,等着我们往里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