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之盗墓至尊我为神 > 第187章 信物与誓言

重生之盗墓至尊我为神 第187章 信物与誓言

作者:海明月本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5 10:46:11

毕守在神殿的青铜长案前站了整整一夜。案几是用上古阴沉木打造的,相传是毕氏先祖在极北冰原深处寻得的千年古木,经七十二道工序打磨而成。边角被历代族人的手掌摩挲得光滑温润,泛着琥珀般的光泽,映着殿顶垂下的琉璃灯,将细碎的光影投在地面,像撒了一地的星子。案上并排放着三件信物,每一件都沉淀着岁月的重量,空气里弥漫着旧纸、檀香与金属的混合气息,沉静得能听见尘埃落地的声响。

最左边是本泛黄的牛皮日记本,封面用暗红丝线绣着个“邪”字,线脚已经有些松脱,露出底下深褐色的牛皮肌理,像老人手背暴起的青筋。边缘磨损得厉害,翻页处卷成了波浪形,层层叠叠,像是被无数次急切地翻开又合上,页边还留着几处浅浅的牙印——那是毕守幼时换牙期,抱着日记本啃咬留下的痕迹,后来被母亲用细砂纸轻轻磨过,却仍能看出模糊的轮廓。纸页间夹着半片干枯的紫叶,叶脉清晰如雕刻,主脉处有个极小的针孔,是当年毕邪公平定西荒能量乱流时,用随身的银针从濒死的母树上取下的。据说那棵树后来在他的照料下重焕生机,如今西荒的孩子们还会在树下野餐,摘下紫叶夹在课本里当书签,说能保佑考试得满分。

毕守伸手翻开日记本,纸页发出“沙沙”的轻响,带着时光的脆感。第一页是毕邪公青年时的字迹,笔锋锐利如剑,写着“弱冠之年,初执破界,见东荒疫气横流,死者枕藉,方知守护二字重逾千金”。往后翻,字迹渐渐变得柔和,某页画着个简笔画:一个小人举着剑劈开黑色的云雾,云雾里藏着几个哭脸,劈开后露出了太阳,旁边写着“破界非破立,乃开道”。毕守小时候总缠着父亲问,这剑是不是能劈开所有坏东西?父亲说,破界剑破的是失衡的“界”,护的是该守的“序”,就像当年毕邪公劈开疫气,不是为了斩尽杀绝,是为了让阳光照进疫区,让药草能生根。

斜倚在案边的正是那柄破界剑。剑鞘是深海鲛鱼皮做的,原本暗蓝色的纹路如今褪成了浅灰,却更显古朴,凑近了能闻到淡淡的海水腥气,混着桐油的味道——那是每年春秋两季,族人都会用特制的桐油擦拭剑鞘,这习惯已经延续了三百年。剑柄缠着的深蓝色丝绦打了个复杂的结,是毕氏祖传的“锁心结”,据说能稳住持剑人的心神,丝绦末端缀着枚小小的银铃,剑身晃动时会发出极轻的“叮”声,像雪落在松枝上。毕守伸手抚过剑鞘上的“破界”二字,指尖能摸到刻痕里的细尘——那是岁月留下的印记,也是无数次握剑时掌心的温度焐热的痕迹。他记得十二岁那年第一次试剑,剑身在鞘内轻颤,银铃响个不停,父亲说“剑在认主,别怕”,可他还是紧张得手心冒汗,直到握住剑柄的瞬间,铃音突然停了,像是找到了归宿。

最中央的水晶容器里,淡金色的本源核心正缓缓旋转,像颗缩微的恒星。核心周围萦绕着细碎的光粒,随容器里的能量流起伏,落在日记上时,某行模糊的字迹会突然清晰:“守平衡者,终成平衡本身。”那是毕邪公临终前写的,笔锋颤抖却字字坚定,墨迹在光线下泛着淡淡的银光,像是还带着未散的灵力。容器底座刻着细密的符文,是用毕氏血脉混合金粉绘制的,能引导核心能量循环,防止外泄。毕守曾在古籍里见过记载,这核心是毕邪公耗费三十年,从失衡的能量乱流中提炼出的纯质本源,最初像团躁动的火球,如今却温顺得像只猫,旋转的频率与神殿的晨钟共振,分毫不差。

殿外传来晨钟的第七声鸣响,青铜钟锤撞击钟体的余韵在殿内回荡,震得本源核心的光粒跳了跳,像一群受惊的萤火虫。毕玄推门而入时带进来一阵晨雾,肩上落着些夜露,在晨光里闪着碎钻似的光。他怀里抱着个襁褓,用的是极细的云丝棉,是妻子前晚熬夜织的,边缘绣着圈银色的云纹,针脚细密,衬得里面的婴儿愈发粉嫩。

“醒了?”毕玄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点刚跑过的微喘,怀里的襁褓动了动,露出个毛茸茸的小脑袋,“小家伙凌晨就闹着要来看‘老祖宗的宝贝’,刚才在襁褓里蹬腿,差点把盖布踹掉,奶娘说他后半夜没睡,就盯着窗外的星星咿咿呀呀,说梦话都在喊‘剑剑’。”

毕守回头时,晨光恰好穿过神殿高窗的雕花棂格,在婴儿脸上投下道金斑。小家伙穿着件月白色的小袄,领口绣着个迷你的“守”字,是毕玄媳妇用金线绣的,针脚歪歪扭扭,却透着认真。他咯咯笑起来,肉乎乎的小手挥舞着去抓那道光斑,袖口滑落,露出腕上的银质护环——那是用破界剑的边角料熔铸的,内侧用激光刻着极小的“承”字,是毕守前几天亲自盯着工匠做的,护环边缘打磨得圆润,生怕硌着孩子嫩肉。

“比我们当年强。”毕守接过襁褓,动作轻柔得像在托着易碎的琉璃。指尖轻轻碰了碰婴儿柔软的胎发,触感像天鹅绒,带着淡淡的奶香味,“我像他这么大时,第一次见本源核心,吓得直哭,以为是会咬人的星星,躲在父亲背后不敢出来,还是母亲把我抱到核心前,说‘你看它多乖,像你睡前听的故事里的月光’,我才敢伸手摸。”

“毕竟是毕邪公亲自选的继承人。”毕玄走到案前,小心翼翼地翻开日记本最新的一页。纸页是他上周刚添的,用的是特制的防蛀纸,浸过守心花的汁液,边缘还带着草木的清香。上面用稚嫩的笔迹画着三个小人:戴斗笠的老人牵着两个小孩,远处的山脉用歪歪扭扭的线条勾勒,山顶画着个巨大的太阳,旁边写着“家”,字是用红墨水写的,边缘晕开了点,像颗跳动的心脏。

“昨天教他抓笔,”毕玄的指尖轻轻点着那个“家”字,眼里漾着笑意,指腹蹭过纸页上的墨迹,像是在感受温度,“他非要在底下画个笑脸,说‘守护就是大家都开心’。你看这太阳,画得比脸还圆,说是怕大家冷着,奶娘说他抓着蜡笔不肯放,画到最后把自己画成了小花猫。”

毕守低头逗婴儿,指尖在他软乎乎的掌心划圈,引得小家伙咯咯直笑,吐着泡泡去咬自己的拳头,口水沾在毕守手背上,温热的。“本源核心认主了。”他忽然轻声说,目光落在水晶容器上——刚才婴儿笑的时候,核心的旋转速度明显快了些,光粒也变得更亮,像在回应,有几粒甚至跳出容器,落在婴儿的襁褓上,随即化作细烟消散,“你看,它知道是自家人。”

毕守想起自己十岁那年,父亲毕简把核心交到他手里的场景。那时核心还带着灼手的温度,父亲说“它认主,会跟着你的心跳频率调整能量输出”,结果他紧张得心跳如鼓,核心差点冲破容器,光粒溅在案上,烫出几个浅坑。最后是毕邪公的日记掉在地上,某页记载的“静气诀”恰好映入眼帘:“息有三调,鼻吸鼻呼,心若止水,物我两忘”,他跟着念了三遍,指尖的颤抖才停下来,核心也慢慢稳住,光粒温顺地落回容器里,像被安抚的孩子。

“该进行仪式了。”毕玄从供桌下取出个紫檀木盒,盒子边角包着纯金,是毕邪公当年用的旧物,锁扣是只展翅的银鸟,打开时会发出清脆的“啾”声。打开时,里面铺着深蓝色丝绒,放着两枚青铜戒指。戒指样式古朴,一枚刻着“守”,一枚刻着“衡”,表面覆着层薄薄的包浆,是岁月和体温焐出的温润,内侧刻着极小的星图,与神殿穹顶的星图完全吻合。

“小家伙的名字想好了?”毕玄的指尖拂过戒指上的刻痕,那里还留着毕邪公的指温似的,“前天族里的长老还来问,说按族谱该排到‘明’字辈,问要不要叫毕明。”

“毕承。”毕守的指尖轻轻落在婴儿的眉心上,那里刚长出些细绒毛,像撒了层金粉,“继承的承。承先祖之志,承万物之序,承守护之心。”

晨光漫过神殿的十二根立柱时,仪式正式开始。殿门缓缓合上,发出沉闷的“吱呀”声,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只留琉璃灯在头顶轻轻摇晃,投下斑驳的光影。毕家族人穿着素色长袍,分列两侧,衣摆垂在地上,走动时几乎听不到声音。每个人手里都捧着盏小灯,灯芯是用守心花的蕊做的,燃着淡淡的香气,在空气里织成一张温柔的网,将整个神殿笼罩其中。

毕承被放在铺着锦缎的祭台上,锦缎是用西荒的月光蚕丝织的,泛着柔和的光泽,据说在夜里会发光。祭台边缘雕刻着缠枝莲纹,每朵莲花的中心都嵌着颗小小的珍珠,是当年平定南海之乱后,渔民们送来的谢礼。小家伙似乎知道这是重要场合,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四处看,小手抓着祭台边缘的流苏,没哭闹,只是偶尔吐个泡泡,引得前排的族叔忍不住偷笑,又赶紧收住表情,恢复庄重。

毕守走到案前,双手握住破界剑的剑柄,深吸一口气。剑身在鞘内轻颤,发出低低的嗡鸣,像是在回应。他缓缓拔剑,剑刃出鞘时发出清越的龙吟,寒光闪过,在穹顶星图上流转——那星图是毕邪公亲手绘制的,每颗恒星的位置都对应着一位曾为平衡而战的先祖,此刻被剑光点亮,仿佛群星都活了过来,在殿内投下流动的光河。

他将剑尖轻轻点在毕承的眉心,动作轻得像羽毛落地。刹那间,本源核心突然加速旋转,淡金色的光粒凝成细线,顺着剑刃流入婴儿体内。毕承的眉头皱了皱,随即舒展开,小嘴咂了咂,像是在品尝什么甜东西,小拳头攥了攥,又松开,露出掌心的纹路,与毕邪公的手纹竟有七分相似。

“以守护为责。”毕守的声音在神殿中回荡,带着穿越时空的重量。这五个字从毕邪公开始,代代相传,每个字都砸在人心上,激起共鸣,族人们跟着低声重复,声音越来越响,像浪潮般漫过整个神殿。

毕玄拿起日记本,翻到夹着紫叶的那页。纸页有些脆,他翻得极慢,指腹在边缘轻轻摩挲,像是在唤醒沉睡的记忆。“天地失衡,则万物倾颓。”他的声音清晰而沉稳,带着对先辈的敬畏,“我辈之责,非强取豪夺,乃补偏救弊。见山倾则植木以固之,见水滥则疏渠以导之,见人欲横流,则以礼义束之。”

念到“植木以固之”时,他抬眼望向殿外——那里的防护林正是当年毕邪公带着族人种下的,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挡住了风沙,树干上刻着每代人的名字,像条绿色的家谱。念到“疏渠以导之”时,目光掠过案上的水纹瓶,瓶里的流水装置是模仿当年治理东河的河道设计的,水流顺着蜿蜒的渠道流淌,叮咚作响,是毕氏子弟亲手打造的。这些都不是巧合,而是刻在血脉里的传承,是用一代代人的脚印踩出来的路。

“以平衡为道。”毕玄念完,将日记本放在毕承手边。小家伙竟伸出小手,牢牢抓住了泛黄的纸页,指腹在“邪”字绣封上轻轻摩挲,像是在与百年前的先祖对话,纸页上的紫叶仿佛感应到了什么,叶脉间泛起淡淡的红光。

仪式的最后,毕守拿起刻着“守”字的戒指,小心翼翼地套在毕承的小指上。戒指有点松,他用指腹捏了捏,调整到最合适的松紧度,金属的凉意透过皮肤传来,毕承却没哭闹,反而咯咯笑了起来。毕玄则拿起“衡”字戒指,动作轻柔地戴在婴儿的另一只手上。两枚戒指接触的瞬间,突然发出柔和的白光,与本源核心的光融为一体,在殿内形成个半透明的光茧,将毕承裹在中央,光茧表面浮现出无数细小的符文,像在诉说着什么古老的秘密。

殿外传来风铃声,清脆悦耳——那是种植在神殿四周的守心花在绽放。每年传承仪式举行时,它们都会准时盛开,今年的花瓣上纹路更清晰,组成个小小的“承”字,像是毕邪公在天之灵的回应。几只彩蝶从殿门的缝隙里飞进来,围着光茧翩翩起舞,翅膀上的磷粉落在光茧上,闪烁着七彩的光芒。

毕承在光茧里咯咯笑出声,小手同时抓住了破界剑的剑柄和日记本的边缘,力道不大,却带着股执拗的认真。毕守和毕玄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释然,还有些难以言喻的感动——这或许就是传承最好的模样,不需要豪言壮语,只需要这样自然而然的接纳与连接。

他们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仪式。毕守记得自己当年哭闹着要把本源核心当弹珠玩,被父亲按住手,强行完成印记传承时还在发脾气,把母亲递来的安神茶打翻在日记本上,至今某页还留着淡淡的茶渍,像片小小的云。毕玄则是太紧张,念誓言时卡壳了三次,最后是看着日记本里毕邪公画的笑脸小人——一个举着剑的卡通形象,剑上挂着个气球,才总算念完,那天他手心全是汗,把“衡”字戒指都攥变了形,后来是祖父用手一点点捏回原形的。而毕承,这个在平衡能量场中孕育的孩子,似乎天生就懂得与这些信物相融,仿佛它们本就是他身体的一部分。

仪式结束后,族人散去,脚步声渐远,神殿里只剩下他们三人。毕守将毕承抱在怀里,小家伙的手指正捏着那半片紫叶,玩得不亦乐乎,口水把叶子都浸湿了。“你看,”毕守指着紫叶背面,那里有个极小的“生”字,是毕邪公用指甲刻的,刻痕里还残留着淡淡的能量波动,“老祖宗早就说过,守护不是固守,是让万物能好好生长。就像这片叶子,当年快枯死了,现在遇到你,又要活过来了。”

他想起去年去西荒,那棵母树已经长得枝繁叶茂,树干要三个人才能合抱,孩子们在树下追逐嬉戏,摘下紫叶夹在课本里,说能带来好运。树下有块石碑,刻着毕邪公的话:“所谓守护,是让每颗种子都有机会发芽。”那时他突然明白,为什么毕邪公要在日记里画那么多笑脸——守护的终极意义,从来都是创造生机,而不是对抗毁灭。

毕玄正在给本源核心补充能量,他用特制的能量勺,舀起晨露凝结的能量液,一点点喂进容器里。能量液是用晨露混合守心花的花蜜制成的,每年只有在春分那天的黎明才能收集到。“就像破界剑,”他拿起剑,轻轻抽出寸许,剑刃映着他的脸,上面的细小缺口清晰可见,“不是用来砍杀的。”那缺口是当年毕邪公为了救一只被能量乱流困住的幼兽,硬生生用剑撑开乱流时留下的,“当年毕邪公就是用它劈开失衡的能量流,不是摧毁,是引导,让能量回到该去的地方,就像治水,堵不如疏。”

毕承似乎听懂了,将紫叶凑到嘴边,用口水濡湿了叶尖。奇妙的是,那干枯的紫叶竟在接触到婴儿口水的瞬间,泛起了一丝绿意,叶脉间隐隐有汁液流动,像是要抽芽的样子。

“这才是最好的传承。”毕守低头吻了吻儿子的额头,唇印落在柔软的胎发上,带着父亲的温度,“不是把信物当摆设,是让它们活在生活里,让‘守’与‘衡’变成呼吸一样自然的事。”

夕阳西下时,他们带着毕承走出神殿。守心花的花瓣落了满地,踩上去软绵绵的,像铺了层锦缎。晚风拂过,花瓣打着旋儿飞起,沾在毕承的襁褓上,留下淡淡的香。小家伙在襁褓里扭动着,小手指向远处的田野——那里有几个孩子在放风筝,风筝线绷得笔直,像根维系平衡的弦。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正踮着脚调整线轴,风筝在她手中忽高忽低,最终稳稳地停在半空,与天边的晚霞相映成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