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之盗墓至尊我为神 > 第136章 战后重建:铁三角的超自然序章

三星堆遗址的晨雾带着蜀地特有的湿意,像一层被水汽浸润的棉絮,缠在半露的青铜神树上。那些斑驳的云雷纹饰在雾中若隐若现,仿佛远古的神只正透过时光的纱幔俯瞰大地。毕邪半跪在地,掌心与开裂的地面贴合处,银白色的源能正顺着土壤的纹路漫延,如同无数条细小的溪流在干涸的河床里重新奔涌。

他能清晰地“听”到大地的喘息——那是裂隙愈合时土壤颗粒重新咬合的细微声响,像是无数细小的骨骼在源能的牵引下缓慢拼接。三米外,一株泛着死灰的狗尾草种子在源能的滋养下,正顶破焦黑的土壳,嫩绿色的芽尖怯生生地探出来,沾着晨露打了个颤,仿佛在确认这久违的生机。毕邪的指尖微微用力,源能的输出强度悄然提升了1泛起健康的莹光。

不远处,周婷的临时工作台支在一个倒扣的金属集装箱上,箱壁上还留着异星生物撞击的凹痕,被她用红色马克笔圈出,标注着“撞击力度估算:约8000牛顿,对应异星虫族中型个体攻击强度”。全息键盘在她指尖泛着淡蓝色的光,屏幕上《超自然事件实录》的文档正以每分钟三百字的速度增长,光标跳动间,一段段分析文字与三维模型自动生成,甚至能看到源能流动的动态模拟图。

她面前的三层样本架上,整齐码放着近百个样本容器:第一排是异星虫族的残留物——编号7-3的暗紫色鳞片边缘还带着细微的倒刺,在灯光下泛着金属光泽,标签上用宋体小字写着“采集于7区裂隙,含高浓度腐蚀性粘液,ph值1.2,对硅酸盐类物质腐蚀率达92%\/小时”;第二排是地球生物变异样本,其中一株普通狗尾草在源能辐射下长到了半人高,叶片边缘泛着银光,茎秆里能看到流动的淡金色液体,标签旁贴着一张显微镜下的细胞图,细胞壁上布满了类似源能传导的微孔;最上层的特制防震盒里,放着一块拳头大的星髓,表面流转着星云般的光泽,正是毕邪从古武大世界带回来的能量介质,标签上的字迹带着周婷特有的严谨:“星髓,能量密度≥3700单位\/立方厘米,可稳定源能波动,经初步验证,对跨世界能量场有适配性。”

“毕邪,西北区第三处裂隙残留的辐射值还是偏高。”周婷推了推鼻梁上那副沾着晨露的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落在屏幕右侧的波动曲线上。那组代表源能反馈的图谱呈现出明显的“锯齿状”震荡,每个波峰都比前一个高出3个单位,“你看这组数据,震荡频率正在加快——这说明还有异星生物的活性细胞没被清除干净,它们在适应源能环境,甚至在抵抗压制。”

毕邪抬眼望去,西北区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像一头蛰伏的巨兽。那里曾是异星虫族突破的主要缺口,深褐色的土壤里还残留着暗紫色的粘液痕迹,即使用清水冲洗过三遍,依旧能闻到淡淡的腥甜气味——那是虫族体液特有的味道,周婷的报告里将其命名为“异星信息素”,能刺激同类的攻击性。

他站起身时,膝盖发出轻微的“咔”声——连续三十六个小时的源能输出让他的关节有些僵硬,像是生了层薄锈。银白色的源能在他掌心凝聚成一柄半透明的长剑,剑身流转着流动的光纹,如同淬了月华的冰,剑脊处隐约能看到与破界剑同源的星纹。“我去处理。”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眼底的青黑像晕开的墨,但动作却没有丝毫迟疑,源能剑刚成型,周围的空气温度就下降了3c,雾珠在剑身处凝结成细小的冰晶。

长剑划过地面时,带起一串细碎的光屑,像是被风吹散的星子。那些隐藏在土壤深处的活性细胞一触到光屑,立刻发出“滋滋”的灼烧声,化作袅袅青烟。毕邪的动作精准得如同手术刀,沿着裂隙的走向缓慢推进,源能剑刃切开的地方,土壤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深褐变回赭红——那是三星堆土地原本的颜色,带着古蜀文明特有的矿物色泽。

“已经处理干净了。”他回头时,额角的汗珠正顺着下颌线滑落,砸在地面上,溅起一小朵泥花。他用袖口擦了擦汗,指尖残留的源能让布料泛起淡淡的白光,“这些虫族细胞的生命力比想象中顽强,细胞核外有三层蛋白质膜,普通源能只能破坏外层。我刚用了‘光羽族净化式’,源能波长调整到27.3纳米,能直接击穿核膜。”他顿了顿,补充道,“但至少需要持续压制七十二小时才能彻底灭活。我在周围布了三层源能结界,每八小时会自动增强一次,结界核心用了星髓,稳定性提升40%。”

周婷的指尖在键盘上翻飞,将这段信息录入报告:【异星虫族残留细胞特性:避光性强,细胞核外有三层蛋白质保护膜,对27.3纳米波长银白源能敏感,灭活周期≥72小时,推荐处理方案——星髓核心多层级源能结界持续压制】。她的工作台侧面贴满了便签,最显眼的一张上用红笔写着“今日待验证:星髓与地球磁场的共振频率”,旁边画着一个简易的实验装置图,星髓被放在线圈中央,标注着“预计能耗:1200单位\/小时”。

旁边的微型实验装置果然在运行,星髓被固定在特制支架上,周围环绕着三圈源能传感器,屏幕上跳动着实时数据:“结界稳定性提升47%,能量消耗降低23%,与地磁场共振频率:50.1赫兹……”周婷拿起镊子,小心翼翼地夹起一片虫族鳞片放在星髓旁,传感器立刻发出蜂鸣,数据跳动加快:“干扰值 12%,共振频率偏移至52.3赫兹……”她迅速记录:“结论:异星生物残留物会干扰星髓与地磁场的共振,需保持至少3米安全距离。”

“铁三角”的名号是地球联邦临时委员会昨天刚定的。早上的加密通讯里,委员长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透过扬声器在临时指挥部回荡:“毕邪负责源能修复与威胁清除,周婷专注记录分析与理论构建,李默统筹资源调度与安全防护——你们三个,就是人类认知超自然世界的铁三角!少了谁,这架探索未知的机器都转不起来!”

此刻,李默的吼声正隔着百米传来,震得晨雾都散了些:“周婷!那批从光羽族带回来的轻质合金快用完了!还有三栋临时住房没搭完!让毕邪分点源能给熔接机充能!不然天黑前伤员们就得淋雨!”他的声音里还混着机甲引擎的轰鸣,显然正在指挥调度——昨天刚到的一批光羽族合金需要特定频率的源能才能激活延展性,普通电力根本无法融化。

周婷应声回头,却看见毕邪已经走向了遮阳棚下的那群伤者。那里坐着七八个士兵,最年轻的一个不过二十岁,胸前的编号牌写着“3721”,裤管卷起,膝盖上的伤口泛着不正常的紫色——那是被异星生物的腐蚀性唾液灼伤的痕迹,边缘还在微微蠕动,像是有无数细小的虫子在啃噬皮肉。士兵正咬着牙想往伤口上涂消炎药,药瓶标签上写着“广谱抗生素”,但在异星生物的腐蚀性面前,这些地球药物几乎无效。

“别碰。”毕邪蹲下身,指尖轻触伤口周围,银白色的源能立刻如薄纱般覆盖上去。奇妙的是,那层代表腐蚀的紫色像是遇到了克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退,原本狰狞外翻的伤口边缘开始向内收缩,露出粉嫩的新肉。士兵惊讶地瞪大眼,下意识想动,却被毕邪按住肩膀:“别动,源能正在重塑肌肉纤维,现在动会破坏新生组织,以后可能会影响关节活动度。”

“毕先生,您这本事……真是闻所未闻。”旁边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医生推了推老花镜,颤巍巍地说。他刚用传统仪器检查过另一位伤者的脊椎——那原本被ct判定为“永久性神经损伤”的部位,在源能作用下竟已能微弱活动,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速度从0恢复到了21m\/s。老医生的记录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对比数据,最新一行写着“源能修复后3小时,神经传导速度恢复至正常水平的61%,肌肉张力提升37%”,旁边画了个大大的问号,显然无法用现有医学理论解释。

周婷的笔尖在记录本上停顿了一下,补充道:“源能对生物组织的修复具有‘靶向性’,它会优先识别受损细胞并激活其再生功能,这与地球已知的任何医疗技术原理都不同。传统干细胞治疗需要体外培养再移植,源能却能直接激**内休眠的干细胞,效率提升至少百倍。”她抬眼看向毕邪,镜片后的目光带着探究,“这是否与你在光羽族学到的‘生命共鸣’有关?我在报告里写了初步推测,但需要你的验证。”

毕邪点头时,源能在他掌心流转成一个半透明的光球,里面清晰可见无数个绿色的光点——那是被放大了千万倍的细胞活性标记,每个光点都在规律地闪烁,像跳动的心脏。“光羽族认为,万物皆有‘生命频率’,就像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心跳。”他将光球凑近那株刚冒芽的狗尾草,光点立刻与草叶产生共振,发出和谐的嗡鸣,草叶竟轻轻摇曳起来,像是在回应,“地球的生命频率与异星不同,源能就像调频收音机,得先调好波长才能起作用。初期修复效率不高,就是因为没找对‘频率’——人类的生命频率平均在42赫兹,而光羽族是68赫兹,我花了三天才找到适配的波动区间。”

周婷迅速将这段对话录入报告,屏幕上自动生成一个动态对比模型:左侧是地球生物的生命频率图谱(呈现平缓的波浪线,峰值稳定在42赫兹,标准差±1.2),右侧是异星生物的图谱(尖锐的锯齿状,波动范围110-280赫兹,无规律),中间则是毕邪源能的调节曲线——像一条灵活的绸带,先从200赫兹缓慢下降,在75赫兹处短暂停留(标注:光羽族基础频率),最终稳定在42赫兹,完美衔接两条图谱。

“这将是报告的核心章节——《跨世界生命频率适配原理(假说)》。”她轻声说,指尖在“原理”二字上停顿了一下,改成了“假说”,“目前还只是理论阶段,需要更多数据支撑。比如刚才那个士兵,他的生命频率比平均值低3赫兹,源能就得微调,这说明个体差异也会影响修复效率。”

正午的阳光终于驱散了最后一缕晨雾,临时营地渐渐热闹起来。工程队的脚步声、机甲的嗡鸣、伤者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织成一张鲜活的网。毕邪的源能网已经覆盖了遗址80%的区域,那些曾经狰狞的裂隙如今都已被青草覆盖,只有地面上淡淡的银白光痕证明这里曾发生过激战。最深处的那条主裂隙旁,甚至有不知名的野花顶着花苞,花瓣边缘泛着源能滋养出的金边,像是在宣告新生。

周婷的报告也进入了收尾阶段。她将样本数据、修复过程、源能特性等内容分类整理,形成了一份长达三百页的《超自然事件实录与跨世界交互初步研究》。报告的附录里,还贴着她手绘的示意图:源能结界的能量流动路径用金色线条标注,节点处画着星髓的符号;异星细胞的灭活过程被分解成12个步骤,每个步骤旁都标着对应的源能参数;甚至连毕邪调节源能波长时的手势都画了进去,旁边注着“第3种手势(拇指与食指成60°角)对地球生物修复效率最高,误差±2.3%”。

李默抱着一摞压缩饼干走过来时,身上还沾着机油,工装裤的膝盖处磨出了洞,露出里面贴着的创可贴——那是昨天指挥吊装时被合金板蹭的。他刚指挥完第三批临时住房的搭建,那些房子用的是光羽族轻质合金,屋顶却铺着三星堆本地的青瓦,远远看去竟有种奇妙的和谐,像是两个文明在砖瓦间完成了对话。

“联邦的运输机下午就到,”他把饼干递给两人,包装纸的响声在安静的工作台旁格外清晰,“委员长说要亲自来接报告,还带了专家组。”他挠了挠头,目光扫过那些在源能滋养下绽放的野花,突然笑了,眼角的细纹里还沾着点泥,“说真的,我到现在还觉得像做梦——三个月前我们还在跟虫族拼刺刀,你当时用源能给我焊机甲臂的场景还记得不?现在居然能坐在这里讨论‘生命频率’,这变化快得像翻书。”

周婷翻开报告的扉页,上面除了标题,还画着一个简单的符号:由毕邪的源能光纹(三道银白色弧线)、她的记录笔(黑色直线加一点)和李默的机甲齿轮(一个简化的六边形齿轮)组成的三角图案,三个元素相互咬合,形成一个稳固的闭环。“这是铁三角的标志。”她解释道,指尖在图案上轻轻点了点,“昨天晚上设计的,委员会说要用作超自然研究部的徽章。以后不管我们去哪个世界,这个符号都会出现在报告的开头。”

毕邪看着那个符号,突然笑了。他想起在光羽族母星,生命之树的守护者曾对他说:“真正的强大不是征服,而是连接。就像这棵树,根在土里,叶在风中,却能把阳光转化为滋养万物的能量。”此刻他掌心的源能与脚下的土地产生共鸣,周婷的文字正在构建认知的桥梁,李默的机甲则守护着这一切的秩序——他们三个,恰如连接不同世界的三个支点,少了谁都不行。

下午三点,运输机的轰鸣声由远及近,在遗址上空盘旋一周后,缓缓降落在临时开辟的空地上。螺旋桨掀起的气流吹得野花弯腰,却吹不散空气中淡淡的源能清香。周婷深吸一口气,将加密后的报告上传至联邦数据库。屏幕上弹出的进度条缓慢爬升,最终定格在100%,紧接着跳出一行提示:【《超自然事件实录》已被列为地球联邦一级机密,访问权限:最高议会及“铁三角”】。

她摘下眼镜,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看向正在给最后一片焦土播种的毕邪——他播下的是三星堆本地的草种,装种子的布包是苏晴亲手缝制的,上面还绣着株小小的生命之树。源能正顺着他的指尖流入土壤,催发种子生根发芽,泥土翻涌间,甚至能看到细小的蚯蚓重新活跃起来,拖着源能光屑钻进深处。

远处,李默正指挥着人们搬进用异星合金搭建的住房,有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抱着布娃娃跑过,不小心撞到了他的腿。他下意识地扶住女孩,弯腰捡起掉落的玩具,脸上居然带着难得的温柔,还从口袋里摸出块光羽族的果糖递给她——那是他珍藏了半个月的零食,据说含着微量源能,能增强体质。

周婷突然觉得,所谓的“超自然”,或许本就是宇宙的常态,只是人类被局限在自己的认知里太久,才会对未知充满敬畏。就像曾经的人们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直到望远镜指向星空;如今,源能撕开了新的天幕,他们不过是第一个抬头的人。

毕邪播完最后一粒种子,站起身时有些眩晕——连续高强度使用源能让他的体力接近透支,眼前甚至闪过一丝黑。但当他看到那些在风中摇曳的新绿,看到周婷报告上不断增长的访问记录(最高议会的成员Id正在逐页跳动),看到李默指挥着人们在新住房前挂起晾晒的衣物时,疲惫感瞬间消散。他知道,战后重建从来都不只是修复土地与建筑,更是人类认知边界的重建——那些曾经被视为“超自然”的力量,终将成为常识;那些遥不可及的世界,终将通过某种方式与地球相连。

而他们三个,站在这场认知革命的起点上,铁三角的齿轮才刚刚开始转动。

周婷的报告结尾有这样一段话:【当银白源能与地球土壤共振的那一刻,我们终于明白,宇宙从未将人类隔绝。那些所谓的“超自然”,不过是未被认知的自然;那些遥远的世界,终会通过某种方式,与我们脚下的土地相连。】这段话的下方,附着一张照片:毕邪半跪修复土地的背影,周婷低头记录的侧影,李默挥手指挥的剪影,在夕阳下连成一个稳固的三角,背景是正在愈合的大地与冉冉升起的炊烟,炊烟里甚至能看到源能勾勒的淡淡金边。

这张照片后来被收录进地球联邦的历史博物馆,放在“星际时代开端”展区最显眼的位置。下方标注着一行字:人类认知超自然世界的第一天。而“铁三角”的名号,也随着那份报告的传播,逐渐成为跨越星系的传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