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家丁仙尊:逗逼修真无敌路 > 第277章 法器的正确使用方式

环境友好型炼器的宏大构想,最终凝固成了那些粘稠顽固、清理不尽的深褐色胶状物,如同一个巨大的讽刺,烙印在霍天渊的炼器生涯中。他面对着那套近乎瘫痪的净化系统和同门们愈发复杂的目光——那目光里混杂着对其奇思妙想的些微钦佩,对其屡败屡战的无奈包容,以及对其总能将事情导向某种诡异结局的习以为常。霍天渊默默地将那粘性惊人的残渣样本封存好,贴上“待研究”的标签,随即深吸一口气,将目光投向了新的方向。他需要一场回归基础的、纯粹的炼器,来证明自己并非只能与“意外”和“奇葩”为伍,也能驾驭最正统、最考验基本功的领域。

他选择了飞剑。修仙界最经典、最普遍,也最彰显炼器师功底的法器。没有多余的功能,不追求怪异的造型,他的目标简单而极致——速度。他要炼制一柄快如闪电、疾若流星的飞剑,一柄能撕破长空、让所有质疑者闭嘴的利刃。

为此,他倾注了前所未有的专注。主材选用了内部蕴含天然风灵纹路、对灵力响应极其敏锐的“裂风晶核”,这种材料轻若无物,却坚硬异常,是炼制高速飞剑的上佳之选。辅以能进一步降低空气阻力、增强结构韧性的“空灵银丝”。剑胚的塑形,他追求极致的流线型,反复打磨,直至剑身每一道曲线都仿佛经过风洞千锤百炼,光可鉴人。

符文刻绘更是精简到极致。他只保留了核心的“御风阵”与“破空纹”。“御风阵”并非寻常的加速符文,而是他精心推演出的、能引导气流在剑身两侧形成微弱涡旋、进一步减少阻力的高级变种;“破空纹”则力求将灵力转化为推进力的效率最大化,摒弃了一切可能产生能量损耗的冗余结构。

他将其命名为——“逐影”,寓意其速可追逐光影。

当成型的“逐影”静静悬浮在炼器室中,通体流转着淡银色的光华,剑身轻薄几近透明,散发着锐利而内敛的气息时,霍天渊心中涌起一股久违的、对完美作品的期待。他感觉,这一次,稳了。

试剑坪上,闻讯而来的几位同门带着好奇与审视。他们都想看看,这位总是不走寻常路的霍师弟,在回归正统后能交出怎样的答卷。

霍天渊屏息凝神,排除杂念,剑指并拢,遥遥一点。

“逐影,疾!”

“咻——”

一道淡银色的流光应声而出,射向远处专门用于测试速度的、刻有距离标记的“流光轨”。

然而,预想中那雷奔电走、瞬息百丈的景象并未出现。

那道淡银色流光,确实在飞,姿态优雅,轨迹笔直,符文运转正常,破空声也微弱到几不可闻……但它的速度,却让所有围观者都愣住了。

它不像是一支离弦的箭,更像是一片被和风吹送的羽毛,以一种……一种堪称“从容”甚至“悠闲”的速度,平稳地向前飞行。若以世俗眼光看,或许比骏马奔驰快些,但放在修仙界,尤其是对标那些动辄化作惊鸿、肉眼难辨的真正飞剑,“逐影”的速度,简直慢得令人发指。别说筑基修士,就是一个身手敏捷的炼气后期弟子,全力施展身法,恐怕也能与之并驾齐驱一阵。

试剑坪上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只有“逐影”那平稳飞行带来的微弱风声。

终于,一位性格耿直的师兄忍不住打破了沉默,他挠了挠头,尽量措辞委婉:“霍师弟……这剑……飞得真是……稳当啊!你看这轨迹,一丝不偏,可见师弟掌控力之精妙。” 这话听起来像是夸奖,但结合那可怜的速度,总透着股难以言喻的尴尬。

另一位与霍天渊相熟些的师弟就没那么多顾忌了,直接噗嗤笑出声:“霍师兄,你这‘逐影’……是打算和地上的乌龟赛跑吗?这速度,怕是连丹霞峰养来试药的那只老寿星龟都追不上吧?哈哈哈!”

“我看不如改名叫‘信步’或者‘闲游’更贴切!”

“霍师弟,你是不是对‘疾’这个字有什么误解?”

毫不留情的哄笑声在试剑坪上回荡。霍天渊的脸瞬间涨红,又迅速变得铁青。他看着那慢悠悠飞到流光轨尽头,又慢悠悠调头飞回、仿佛完成了一次轻松晨练的“逐影”,胸口像是堵了一块大石,憋闷得几乎要吐血。倾注心血,追求极致速度,结果却炼制出了一柄在速度上堪称“耻辱”的飞剑!这比他炼制出那些爆炸的、发臭的、甚至精神污染的玩意儿,更让他感到挫败。因为这一次,他是在自己最想证明的领域,遭到了最无情的否定。

他几乎是逃也似的回到了炼器室,将“逐影”重重地拍在桌子上,发出“哐当”一声闷响。剑身微微震颤,流光依旧,仿佛在无声地嘲讽着他的无能。霍天渊颓然坐下,双手插进头发里,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为什么?材料是顶级的,符文是最优解,过程也毫无疏漏……为何会这样?” 他死死盯着“逐影”,试图找出隐藏的缺陷,却一无所获。它完美地实现了设计预期——极致的气动外形,高效的灵力推进,微乎其微的能量逸散……可为什么就是快不起来?仿佛有一种无形的、深层次的法则,限制了他的构想。

就在他心灰意冷,几乎要将“逐影”回炉重造之时,窗外传来的景象吸引了他的目光。几只宗门驯养的“千里雀”正在林间嬉戏。它们并非以绝对速度见长,但飞行姿态极其灵巧,可以在枝叶间急速转向、悬停,精准地啄食果实。它们的速度不快,却将“灵活”与“稳定”发挥到了极致。

紧接着,他又看到一位负责巡逻的执事弟子,正操控着一面“圆光水镜术”,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数里外一处山谷入口的动静,因为距离和障碍,看得并不真切,需要不断调整角度和注入灵力。

两个看似不相干的画面,在霍天渊脑海中如同两道闪电,碰撞、交织,骤然劈开了那团名为“挫败”的迷雾!

慢?

稳?

操控精准?

灵力波动微弱?

这些在“飞剑”语境下被视为致命缺陷的特质,如果……它本来就不是一柄用来冲锋陷阵、斩将夺旗的飞剑呢?

一个全新的、颠覆性的概念如同狂潮般涌上他的心头!

他猛地抓起桌上的“逐影”,眼中爆射出前所未有的、如同发现新大陆般的光芒!他不再用“飞剑”的标准去审视它,而是将它看作一个——可远程操控、自主飞行的悬浮侦察平台!

对啊!它飞得慢,意味着可以进行长时间、大范围的细致扫描,不会错过任何细节!它飞行平稳,意味着搭载的观测法器不会因为剧烈抖动而影响成像!它操控精准,意味着可以轻松实现悬停、绕飞、贴地侦查等复杂动作!它灵力波动微弱,意味着极难被敌人的神识探测到,隐蔽性极高!

这哪里是失败的飞剑?这分明是梦寐以求的终极侦察法器!

狂喜瞬间冲散了所有沮丧。霍天渊立刻行动起来,如同一个得到新玩具的孩子,充满了无限的创作激情。他翻出一块高阶“留影晶石”,这种晶石不仅能记录影像声音,还能在特定阵法辅助下实现远距离实时传输。他精心设计了一个带有减震结构的卡槽,将留影晶石牢牢固定在“逐影”的剑格上方,使其镜头拥有最佳视野。

接着,他又在剑身内部添加了几个微型的“悬停符阵”和“灵犀共鸣阵”。前者可以让“逐影”在空中实现绝对静止;后者则能与特定的接收法盘连接,实现超视距的稳定操控和影像传输。最后,他还在剑柄末端镶嵌了一小颗“匿踪石”,进一步削弱其灵力信号。

改装完成后的“逐影”,看起来更像一个怪异的、带着“大眼睛”(留影晶石)的飞行构装体,而非传统意义上的飞剑。

霍天渊迫不及待地带着他的“新发明”,来到了宗门管辖范围内一处地形复杂、据说有低阶妖兽异动的边缘山谷进行实地测试。

他隐藏在山谷入口上方的岩石后,取出了特制的、巴掌大小的“灵犀接收法盘”。神识微动,通过法盘向谷中的“逐影”发出了指令。

只见“逐影”悄无声息地升起,以其特有的、从容不迫的速度,缓缓滑入山谷深处。透过法盘上投射出的、由留影晶石实时传回的光幕,霍天渊清晰地看到了谷内的景象:

几只“掘地獠猪”正在泥潭里打滚,獠牙上沾满了泥浆,连它们背上刚毛的抖动都看得一清二楚;

一窝“影貂”在岩缝中探头探脑,它们警惕的眼神,细微的耳廓转动,都被完美捕捉;

甚至,“逐影”还缓慢而稳定地飞近了一处峭壁,记录下了上面生长的几株罕见“月光苔”的细节,连苔藓上凝结的露珠都清晰可见!

由于飞行极其平稳,传回的画面没有丝毫晃动,堪比最老练的画师绘制的工笔画;由于速度慢,它可以对感兴趣的目标进行多角度、长时间的细致观察;更由于灵力波动微弱,直到“逐影”几乎要撞到一头正在打盹的“铁臂猿”脸上,这头以感知敏锐着称的妖兽才猛然惊醒,而“逐影”早已一个灵巧的(虽然速度依旧不快)侧滑,隐入了旁边的树荫,继续它的侦察任务。

完美!无与伦比的完美!

霍天渊激动得双手都有些颤抖。他带着这份惊人的测试结果和实时影像记录,直接找到了负责宗门防务和情报收集的长老。

起初,长老们对用“飞剑”进行侦察的概念也感到匪夷所思,但在亲眼目睹了“逐影”传回的、那稳定、清晰、细致到令人发指的实时画面,以及了解到其超强的隐蔽性和灵活的操控性后,所有质疑都化为了震惊与狂喜!

这玩意儿,在正面战场上或许一无是处,但在侦察、监视、地形勘探、资源勘查等领域,其价值无可估量!成本远低于驯养专门的侦察型灵兽,隐蔽性和稳定性远超修士亲自冒险抵近侦察,持续工作时间也长得惊人!

宗门高层立刻意识到其战略价值。“逐影”模式被迅速确立为机密项目,霍天渊受命组建一个小型团队,专门负责改进和批量生产这种被正式命名为 “灵眸”侦察型悬浮载具 的新型法器。

很快,一批经过优化、搭载了更先进观测符文和隐蔽阵法的“灵眸”,被悄无声息地投入了使用。它们巡视着宗门边界,监控着可疑区域的动静,探索着新发现的秘境碎片,甚至在几次与其他势力的摩擦中,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实时情报,立下了赫赫功劳。

曾经那些嘲笑“逐影”飞剑太慢的同门,如今看到天空中那些慢悠悠、却能将方圆数十里风吹草动尽收“眼”底的“灵眸”时,心情复杂难言。谁能想到,那被所有人视为笑柄的“龟速”,竟然成了其在侦察领域无可替代的“王道”!

霍天渊站在器鼎峰之巅,负手而立。一架“灵眸”正以它那标志性的、从容不迫的速度,平稳地掠过云雾下方的山林,将远方的山河地貌、鸟兽行踪,清晰地投射在他手中的接收法盘上。

他嘴角微扬,露出一丝淡然却又充满智慧的笑容。

“法器的价值,从来不由其被设计出的初衷唯一决定。”他迎着山风,轻声自语,“而在于执器者能否跳出思维的牢笼,发现其特质与这大千世界需求之间,那奇妙的共鸣点。”

这一次,他没有改变法器的本质,而是彻底颠覆了使用它的范式。一次在传统标准下彻头彻尾的失败,却因视角的转换,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法器应用领域。他的炼器之道,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正面强攻碰壁之后,终于领悟了“迂回包抄”的妙谛。这柄曾让他蒙受耻辱的“最慢之剑”,最终却成了照亮他前路的、最具启示性的明灯之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