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越五九,开局签到八级钳工 > 第92章 格局

穿越五九,开局签到八级钳工 第92章 格局

作者:幼龄大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5 10:42:41

南京电子管厂的空气污染源被锁定,邵工父子领衔的技术小组也开始了针对性的工艺改良攻关。

赵四此行的主要目的已经达成——不仅化解了一场即将爆发的国防工业危机,更在关键领域埋下了信任与合作的种子。

然而,北京传来的“闲话”并未停止,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马工显然不满足于在办公室茶水间散播流言,他的“反映”通过某种渠道,终于递到了部里某位分管技术口的副局长张副局长那里。

张副局长年近六十,作风严谨,甚至有些保守,向来强调按部就班、各司其职。

他对革新办这种四处“插手”的做派本就有所保留,听到马工等人反映赵四“不务正业”、“跨界瞎指挥”、“可能破坏与地方兄弟单位关系”,眉头顿时拧成了一个疙瘩。

这天刚上班,周主任就被叫到了张副局长的办公室。

“老周啊,坐。”张副局长指了指沙发,自己则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色严肃,“听说你们革新办那个叫赵明的年轻人,最近在南京电子管厂,搞出了不小动静?”

周主任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该来的还是来了。他稳住心神,点头道:“是,张局。小赵同志是在第七电子管厂进行技术调研,这也是我们手册编写工作的一部分。”

“调研?”张副局长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明显的不悦,“调研需要让人家停产检测空气?需要去指责属地区里的重点化工厂排污?”

“还提出什么…‘工业环境协同管理’?手是不是伸得太长了!他是机械工程师,还是环保专家?还是电子管专家?”

他敲了敲桌面:“老周,革新办的工作要有重点!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更不能到处指手画脚,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第七电子管厂和那个红旗化工厂的问题,自有地方工业局和环保部门去协调处理!需要我们一个搞机械技术革命的办公室去越俎代庖吗?”

周主任感到压力巨大,但他必须力保赵四,这不仅关乎个人,更关乎革新办好不容易打开的新局面。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语气保持平静和客观:“张局,您批评得对,跨界确实需要谨慎。但小赵这次在电子管厂,并非无的放矢。”

他简要汇报了磁控管合格率极低、早期失效严重的问题,以及其直接影响重点国防项目进度的严重性。

“…厂里自己排查了很长时间,始终找不到根源,几乎陷入绝境。小赵同志去了之后,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技术分析,大胆提出了可能存在环境微量污染的新思路,并说服厂方进行了联合检测。”

“结果证明,他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污染源确实存在,并且直接导致了军品生产的重大质量隐患!如果我们不介入,这个问题可能还会被长期忽视,造成的损失将是战略性的!”

张副局长听到“战略性损失”和“直接影响国防项目”,脸色微微变了变,但语气依然强硬:“就算是这样,发现问题,向部里报告,由部里协调相关单位解决就是了!”

“需要他一个年轻同志在前台跳得这么欢吗?还提出什么新理念?年轻人,要懂得收敛,要遵守组织程序!”

“张局,小赵提出‘工业环境协同管理’,恰恰是为了避免以后再发生类似的、跨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周主任据理力争,“这次是电子管厂和化工厂,下次可能是精密仪器厂和旁边的铸造厂,或者是光学玻璃厂和水泥厂…”

“现代工业体系关联性越来越强,我们不能总是等问题发生了再去救火,需要有前瞻性的管理和技术预警。小赵同志的这个思路,我认为很有价值!”

“价值?”张副局长哼了一声,“我看是出风头的价值!听说部里现在有些同志反映很强烈,说他不安心本职工作,到处插手,影响很不好!老周,你要注意管教手下的人,不要惹出不必要的矛盾!”

谈话不欢而散。周主任回到办公室,脸色阴沉。他知道,张副局长的话代表了部里一部分保守力量的态度。压力已经明确传递过来,他必须有所行动。

他立刻给还在南京的赵四打了个加急电话,语气前所未有的凝重:“赵明,南京那边的工作,如果阶段性完成了,就立刻回来!部里这边…有领导对你的工作方式有些看法!”

赵四接到电话,并没有表现出惊慌。他平静地回答:“明白了,主任。我这边收尾工作基本完成,明天就买票回京。”

挂断电话,他并没有急于收拾行装,而是坐在招待所的书桌前,铺开稿纸,开始撰写此次南京之行的正式报告。

他写得极其认真,不仅仅是对电子管厂事件的陈述,更融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第二天傍晚,风尘仆仆的赵四回到了北京。他没有先回家,而是直接提着行李赶到部里,向周主任报到。

周主任看着他,叹了口气:“回来就好。张副局长那边,我得给他一个交代。你写个简要的情况说明,重点突出解决问题,其他的…尤其是那些新提法,暂时不要多写。”

赵四却从挎包里拿出一份写好的、厚厚一叠的报告,双手递给周主任:“主任,这是我整理的此次调研报告。请您过目。”

周主任疑惑地接过,翻开第一页,目光很快就被吸引住了。报告没有纠缠于技术细节,也没有刻意强调个人作用,而是以一种宏大的视野,勾勒出一幅令人警醒的图景:

报告开篇就明确指出,高端电子元器件(如磁控管)的可靠性,是现代国防装备(如雷达、导弹制导系统)的神经中枢和性能基石。

其质量波动,绝非单一工厂的生产问题,而是会沿着产业链向上传导,最终可能制约整个武器系统的效能和装备进度。

接着,报告以第七电子管厂为例,详细分析了环境交叉污染如何以一种隐蔽的方式,扼杀了精密制造的成果。

报告强调,随着国家工业体系日益复杂,此类“跨行业、跨行政隶属关系的系统性工业环境风险”将日益凸显,必须从国家层面建立前瞻性的识别、预警和协同管理机制。

报告最后,赵四才简要汇报了在电子管厂发现问题、联合检测、锁定污染源并提出工艺改良建议的具体过程,并将主要功劳归于厂方技术人员特别是邵工父子的努力,将自己仅定位为一个“提出了不同视角建议的协调者”。

整份报告,格局宏大,立意高远,完全跳出了个人得失和部门利益的窠臼,处处透着对国家整体工业能力和国防安全的深切关怀。

周主任看完,久久没有说话。他深吸一口气,拿起报告:“你跟我来。我们现在就去张副局长办公室。”

张副局长正准备下班,看到周主任和赵四进来,脸色不太好看,尤其是看到赵四,更是皱起了眉头:“老周,什么事?我不是说了…”

“张局,请您先看看这份报告。”周主任将赵四的报告放在张副局长面前,语气郑重,“这是赵明同志此次南京之行的正式汇报。”

张副局长有些不耐烦地拿起报告,本想随便翻翻,但看了几段后,神色逐渐变得凝重起来。他坐回椅子上,一页页地翻看下去,速度越来越慢。

办公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许久,张副局长放下报告,抬起头,目光复杂地看着站在面前的赵四。他想批评的话,一句也说不出来了。

这份报告所站的高度、所指出的问题的严重性、所提建议的战略性,远远超出了一个“不安心本职工作”、“出风头”的年轻干部的范畴。

这完全是一个站在国家工业布局和国防安全角度思考问题的、极具责任感和前瞻性的技术管理干部才能写出的东西!

他之前担心的“破坏关系”、“越俎代庖”,在报告所描绘的宏大格局和潜在风险面前,显得那么狭隘和短视。

张副局长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挥了挥手,语气干涩地说道:“报告…我知道了。你们…先回去吧。”

周主任心中长舒一口气,知道这一关,暂时算是过去了。

他看了一眼身旁镇定自若的赵四,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和庆幸。

赵四微微躬身,跟着周主任退出了副局长办公室。

门关上后,张副局长独自坐在办公室里,又拿起那份报告,翻到某一页,看着上面那句“基础元器件的可靠性,决定着尖端装备的命运,而工业环境的协同,则是保障可靠性的隐形基石”,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