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越五九,开局签到八级钳工 > 第32章 劳模加身,年味初绽

轧钢厂高耸烟囱吐出的白烟在腊月里凝得格外厚重,厂区大道两旁的杨树枝桠上,不知被哪个手巧的工人挂上了几串红纸剪的简陋拉花,在北风里扑簌簌地抖着,成了灰白世界里唯一的亮色。

广播喇叭正播放着激昂的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嘿!咱们工人有力量!”

歌声混合着车间传来的金属撞击轰鸣,是这年月特有的背景音。

宣传栏新贴了红纸标语:“大干三十天,夺取开门红!”,墨迹淋漓,透着股不容置疑的劲头。

车间里,周师傅拿着张盖了红戳的通知单,几步跨到赵四工位前,脸上的褶子笑成了盛开的菊花,声音洪亮得压过了机器声.

“赵四!厂部通知!你小子,评上咱厂今年的先进生产者了!全厂就仨名额!光荣啊!”

嗡——周围几个正埋头干活的工友齐刷刷抬起头,目光齐射过来。

“真的假的?周师傅?”钱六金从锉刀堆里抬起沾满油污的胖脸,眼睛瞪得溜圆。

“通知单还能有假?”周师傅把通知单拍在赵四台虎钳旁,指着上面工整的印刷字迹和鲜红的厂办大印。

“看看!‘三车间二级钳工赵明同志,在五九年度工作中,刻苦钻研技术,成功解决轧机重大故障(技术科确认)、革新切削液配方显着节约成本(财务科核定)、超额完成生产定额(生产科数据)、积极参加夜校学习并取得优异成绩(工会证明)、群众评价良好(车间反馈)。经厂党委研究决定,授予赵明同志‘红星轧钢厂五九年度先进生产者’荣誉称号,特此表彰!’”

周师傅念得抑扬顿挫,唾沫星子都带着自豪。

他用力一拍赵四肩膀:“行啊小子!实打实的硬荣誉!给咱三车间挣了大脸了!明儿个上午十点,大礼堂开表彰会,穿精神点!”

“谢谢周师傅。”赵四拿起那张薄薄的纸,指尖拂过冰凉的纸面,心头一片火热。

这荣誉,每一项都是他一步步用实力铺就的。档案里这一笔,分量足够。

“恭喜啊赵四!” “厉害!” “请客请客!”工友们围上来道贺,气氛热烈。

角落里,郭德铁正佝偻着背,对着砂轮磨一把豁了口的旧钻头,刺耳的声音掩盖了大部分喧闹。但“先进生产者”、“赵明同志”这几个词还是像针一样扎进他耳朵里。

他抬起头,浑浊的眼睛盯着人群中心那个挺拔的身影,喉结滚动,最终只是啐了一口带铁腥的唾沫。

陈云靠在工具箱边,听着那边的热闹,嘴里含糊不清地嘟囔:“娘的…运气好罢了…革新?指不定哪儿抄的方子…夜校第一?哼,谁知道用了啥法子…”

酸水在心里翻腾,他转身,踢开脚边的铁屑桶,低着头快步走出了车间大门,背影透着一股烦躁。

厂大礼堂里,主席台上方悬挂着红底白字的巨幅会标——“红星轧钢厂1959年度先进生产者表彰大会”。

台下黑压压坐满了各车间的工人代表,嗡嗡的交谈声在空旷的礼堂里回荡。

厂领导按部就班发言,冗长的报告里充满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克服困难”等时代热词。

终于,到了激动人心的时刻。

“下面,宣读本年度‘先进生产者’获奖名单,并颁发证书及奖励!”工会主席声音洪亮。

“第三轧钢车间,钳工,赵明同志!”

聚光灯瞬间打在赵四身上。他穿着一身笔挺的深蓝色工装,扣子扣到最上面一颗,身姿挺拔,步履沉稳地走上主席台。台下目光汇聚,有敬佩,有好奇,也有不易察觉的嫉妒情绪。

鬓角已有些花白的厂长亲自将一张印着金色边框、盖着厂党委大印的“先进生产者”奖状双手递给赵四,脸上带着勉励的笑容:“赵明同志,干得很好!技术过硬,思想进步,是咱们青年工人的榜样!继续努力!”

“谢谢厂长!谢谢组织!”赵四双手接过奖状,声音清晰有力。

接着,厂办主任捧上一个扎着红绸带的搪瓷脸盆,盆底印着鲜艳的红双喜和“奖”字;一个崭新的铁壳暖水瓶,瓶身红彤彤的印着“劳动光荣”;还有两条雪白崭新的棉线枕巾。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赵四捧着沉甸甸的奖品,向着台下微微鞠躬。

聚光灯移开,他捧着奖状和奖品走下台。经过前排时,周师傅咧着嘴对他用力点头。钱六金在后排把巴掌拍得通红,比自己得了奖还兴奋。

表彰大会结束的铃声如同年关的号角,厂区里过年的氛围肉眼可见地浓了起来。

下班铃声一响,工人们不像往常那样急着冲向食堂,而是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年货。

“合作社今儿来带鱼了!冻得梆硬,排队排老长!”

“听说副食店有处理的红薯干,不要票,晚了就没了!”

“扯布做新衣?想啥呢,有布票也得攒着…”

赵四抱着他的奖状、脸盆、暖水瓶和枕巾,穿过带着年味喧嚣的人群。钱六金吭哧吭哧地跟在他身后,怀里抱着赵四的工具箱,一脸与有荣焉。

“四哥,这脸盆真亮堂!暖水瓶也好,冬天灌满热水,一宿都温乎!”钱六金羡慕地看着那些奖品。

“喜欢?”赵四脚步没停,“过年去我家,新暖水瓶给你娘灌壶热水提回去。”

钱六金愣了一下,随即脸涨得通红,连忙摇头:“不…不用!四哥!”

走到南锣鼓巷口,年味更浓了。

家家户户门口扫得干干净净,窗户上贴着崭新的红色窗花,有“五谷丰登”,有“连年有余”,虽然线条简单,却透着朴实的喜庆。

空气里飘荡着炸丸子、炖肉的香气,引得人肚子里的馋虫直叫唤。

“赵四回来啦!” “哎哟,这大脸盆!暖水瓶!厂里发的年货?”

邻居们热情地打着招呼,目光落在赵四怀里的奖品上,满是羡慕,赵四笑着应和。

推开自家院门,肉香混合着蒸腾的热气扑面而来。

张氏正围着灶台忙活,锅里咕嘟着白菜炖豆腐,里面漂着几片油汪汪的肥肉。旁边箅子上蒸着黄白相间的二合面馒头。

“哥!你回来啦!快看娘炖的肉!”赵妮像只欢快的小雀儿蹦过来,一眼就看到了赵四怀里的东西,眼睛瞬间亮了,“哇!新脸盆!暖水瓶!还有奖状!”

“四儿,回来了,饭马上好了!”张氏擦着手走过来。

看到奖状,眼圈立时就红了,手指颤抖着抚摸着奖状上赵四的名字,“好…真好…我儿出息了…你爹要是知道…” 后面的话被哽咽堵了回去。

“娘,好日子在后头呢。”赵四把暖水瓶塞到母亲怀里,“这个放您屋里,晚上喝水方便。枕巾您和妮儿一人一条。脸盆公用。”

晚饭吃得格外香甜。白菜炖豆腐浸透了肉香,二合面馒头暄软。

张氏不停地给儿子夹菜,赵妮叽叽喳喳说着白天在街上看到的年画。昏黄的灯光下,小小的屋子里暖意融融,隔绝了外面的寒风。

收拾完碗筷,赵妮趴在桌上就着灯光写作业。张氏坐在炕沿,就着灯光,拿着那条雪白的新枕巾,比划着,盘算着是留着过年用,还是给儿子用。

赵四靠在门框上,看着母亲和妹妹,心里那份踏实感比任何时候都强烈。这个家,终于被他撑起来了。

夜深人静,母亲和妹妹均匀的呼吸声传来。赵四躺在板床上,意识沉入系统空间。

“系统,在家签到。”他意念微动。

“叮!在家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蜜蜂牌缝纫机票一张】!【富强粉十斤】!【现金五元】!”

缝纫机票?!

赵四意识聚焦在那印着“蜜蜂牌缝纫机、壹架”和复杂花纹、盖着商业局钢印的浅黄色硬纸卡片上。

这玩意儿在六十年代初,比自行车票还稀罕!是家庭“四大件”之一,更是黑市上绝对的硬通货!

窗外,寒风掠过胡同的电线,发出呜呜的哨音,衬得冬夜更显寂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