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越五九,开局签到八级钳工 > 第114章 定亲

穿越五九,开局签到八级钳工 第114章 定亲

作者:幼龄大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5 10:42:41

西北项目指挥部的急件被暂时压下。

不是不重视,而是周主任特意打来电话,嘱咐赵四先把个人大事处理好。

“工作是干不完的,定亲是人生大事,马虎不得。西北那边,我先协调解释,缓几天天塌不下来。”

赵四放下电话,心里有了底。

王永革凑过来挤眉弄眼:“四哥,这可是终身大事,必须风光点!需要兄弟们撑场子尽管开口!”

陈继业则递过一张单子:“赵主任,这是我根据市面上情况整理的,定亲常备的礼单,供你参考。”

上面罗列着糕点、茶叶、布料、香烟等物,不算奢华,但体面。

“有心了。”赵四接过单子看了看。

他手头有系统日常签到攒下的一些现金和全国粮票,还有之前几次“特殊渠道”弄来的,不好明说来源但品质上乘的东西。

他抽空去了趟百货大楼和信托商店。用票证和现金买了两包高档点心,一条真丝围巾,一块呢子料。

又从系统空间里,不动声色地取出了两罐密封完好的奶粉,一小包品相极好的红枣和桂圆,外加一块腊肉。

这些东西混在一起,既体面,又不至于太过扎眼。

定亲的日子选在周末。赵四换上那身半新的中山装,头发梳得整齐。

母亲张氏更是早早起来,把家里仅有的几件像样家具擦了又擦,紧张地整理着自己的衣襟。

妮儿则是在一边兴奋的嘀咕:“我要有嫂子了。”

“四儿,你看娘这身还行吗?不会给人家苏医生丢脸吧?”

“娘,很好,婉清他们家不讲究这些。”赵四安抚道。

将近中午,街道办事处的王主任笑容满面地来了,她是今天的媒人。

稍作寒暄,一行人便提着准备好的礼物,往苏家走去。

苏家也显然精心准备过。客厅收拾得窗明几净,桌上摆着瓜子、花生和水果糖。

苏父穿着整洁的中山装,苏母系着干净的围裙,脸上都带着热情而矜持的笑容。

苏婉清今天穿了一件红色的格子外套,衬得脸色格外红润,见到赵四他们进来,微微低下头,手指不自觉绞在一起。

“哎呀,赵家嫂子,王主任,快请进请进!”苏母连忙招呼。

“苏老师,妹子,打扰了。”张氏连忙回道,语气带着几分拘谨和恭敬。

王主任作为媒人,熟络地开场,说着“天作之合”、“郎才女貌”的吉利话。双方家长互相谦让着落座。

赵四将带来的礼物一一送上。点心、茶叶、布料、围巾……每拿出一样,苏母便客气一番“太破费了”。

当看到那两罐奶粉和品相极好的红枣桂圆时,苏母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是更深的满意。

在这年头,这些可是实实在在的好东西,有钱有票也难买到,足见赵家的诚意和对女儿的重视。

“小赵这孩子,太实在了。”苏父推了推眼镜,语气温和,“以后就是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

苏婉清悄悄抬眼看了看那些礼物,目光在柔软的丝巾和那块呢子料上停留了一瞬,嘴角微微弯起。

话题很快转到两个年轻人身上。

王主任夸赵四年轻有为,是部里的骨干;苏母则说女儿懂事、性子好。气氛渐渐融洽起来。

“赵明同志的工作,我们都支持。”苏父看向赵四,语气认真。

“年轻人,正是为国家出力的时候。你和婉清以后互相扶持,共同进步。”

“伯伯放心,我会的。”赵四郑重应道。

张氏也赶紧表态:“婉清这孩子,我是打心眼里喜欢。懂事,知书达理。”

“以后过了门,我们肯定当亲闺女疼。”

苏婉清脸颊更红了,起身给大家添茶水,动作轻柔。

按照简化后的新式礼节,并没有太多繁文缛节。

主要就是媒人见证,双方家长交换了意见,明确了结亲的意愿。

赵四和苏婉清当着长辈的面,算是正式定了关系。

苏母留饭,张氏和王主任推辞一番,最终还是盛情难却。

饭菜比上次更丰盛些,除了那条鱼,还多了个肉菜和一个炒鸡蛋,显然是下了本钱。

妮儿吃的不亦乐乎。

席间,气氛更加轻松,话题也多了起来,聊起了家常,聊起了最近天气,避开了敏感的工作内容。

吃完饭,又坐了一会儿,赵四一家和王主任便起身告辞。

张氏带着妮儿和王主任准备回胡同,赵四则是准备直接回单位。

苏家父母送到门口,苏母拉着张氏的手:“赵家嫂子,以后常来走动。”

“一定一定。”张氏连连点头。

苏婉清送赵四到楼下。夜色中,两人一时无言。

“那……我回去了。”赵四开口。

“嗯。”苏婉清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布包,塞到赵四手里,“给你织的,冬天出门戴着暖和。”

赵四接过来,借着楼道里透出的光,看清是一条灰色的毛线围巾,针脚细密。

“谢谢。”他将围巾握在手里,感觉柔软的绒毛蹭着掌心。

“快回去吧,阿姨等着呢。”苏婉清轻声说,转身快步上了楼。

回到宿舍,王永革和陈继业立刻围了上来。

“四哥,怎么样?顺利吧?”

“苏医生家没为难吧?”

“很顺利。”赵四脸上带着一丝轻松,将那条灰色围巾仔细折好,放在枕边。

“那就好!这下心里踏实了吧?”王永革用力拍了他一下,“啥时候办事?兄弟们可都等着喝喜酒呢!”

“年景不好,等工作稳定些再说。”赵四道,“眼下事情多,西北那边还等着。”

提到工作,几人的表情都严肃了些。

王永革挠挠头:“也是,那帮老毛子的挖掘机图纸看得人头大。”

陈继业拿出笔记本:“我初步核对了一下,发现三处疑似故意标注错误的尺寸,还有一处结构强度可能不足,需要重新计算验证。”

“明天开会,重点讨论这个。”赵四点点头,“西北的任务也不能再拖了,得尽快拿出个方案。”

第二天,研究中心召开了成立后的第一次正式技术讨论会,议题就是苏联中型挖掘机的国产化图纸问题。

赵四主持,王永革、陈继业和几名新来的技术干事参加。

陈继业拿出计算数据和对比图纸:“根据力学模型校核,以及搜集到的同类型设备故障案例,这三处尺寸确实存在疑点。我认为,可以在保证安全裕度的前提下,进行适应性修改。”

大家热烈讨论国产化的技术实施方案,赵四没有急着发表意见。

他等声音稍歇,才开口:“国产化的目的,不是简单复制,而是要吃透技术,造出适合我们国情、能用好用的设备。”

“苏联图纸是重要参考,但不是圣经,不能抱着苏联原图纸奉为圭臬。”

他拿起红蓝铅笔,在投影图纸上画了几个圈。“陈工提出的这几处疑点,成立。”

“成立攻关小组,王永革牵头,陈继业技术负责,一周内,完成对这三处结构的重新核算和试验方案设计。”

“需要材料,我去协调;需要厂子配合,打报告我来批。”

他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会场安静下来。

“那……要是改错了?”有技术员有些犹豫。

“责任我担。”赵四看向他,“但前提是,我们的计算和试验必须扎实,每一步都有据可查。”

会议结束,任务分配下去。王永革摩拳擦掌,带着人扎进了资料堆和计算尺里。陈继业则开始起草详细的试验流程。

赵四回到办公室,桌上放着西北项目的最新简报。他拿起电话,要通了后勤保障处的线路。

“老李,我赵四。对,研究中心。需要一批特种钢材,清单我让人马上送过去……对,急用,国产化项目卡在这了。想想办法,优先调拨。”

放下电话,他揉了揉眉心。国产化的硬骨头要啃,西北的紧急任务也要排上日程。

他翻开西北项目的保密文件,开始仔细研究那份关于“特种车辆动力包”改装的技术需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