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越五九,开局签到八级钳工 > 第107章 车间里的“暗流”

试验成功的兴奋劲儿还没过去,一股不太对劲的气氛就开始在鞍钢厂区里悄悄蔓延。

最先察觉到异常的是王永革。这天下午,他去厂部办公楼送修改后的试验数据汇总表,路过供销科门口时,隐约听到里面有人提到“赵组长”和“那批钼铁”。

他放慢脚步,里面的谈话声却低了下去。等他推门进去,供销科的孙副科长和另外两个科员正凑在一起看文件,见他进来,立刻散开,脸上带着不太自然的笑容。

“王干事,送材料啊?”孙科长接过表格,随口问了一句,“赵组长他们真是有本事啊,那么紧俏的东西都能搞来。”

王永革心里咯噔一下,面上却笑着应付:“都是部里统筹安排的,我们就是跑跑腿。”他没多停留,交了表就出来了,心里却犯起了嘀咕。这孙科长话里有话啊。

回到临时办公室,他把这事跟赵四和陈继业说了。陈继业推了推眼镜,神色凝重:“看来有人对那批原料的来源上心了。咱们之前说是部里特批,手续也补了,但量这么大,纯度又高,难免引人猜测。”

赵四正在整理下一阶段的试验计划,闻言手上的笔顿了顿。他料到可能会有人疑问,但没想到这么快就传到了供销科这种敏感部门。

厂里关系盘根错节,供销科管着物资进出,消息灵通,也最容易滋生是非。

“不用慌。”赵四放下笔,语气平静,“原料来源,我们口径一致,就是部里协调的特种储备物资。手续齐全,不怕查。做好我们自己的事就行。”

话虽这么说,但接下来的几天,那种若有若无的窥探感越来越明显。

食堂吃饭时,偶尔会有不认识的技术员凑过来搭话,旁敲侧击地问北京部里的情况,问这次试点是不是有什么特殊背景。

去车间跟进生产,也能感觉到一些工人看他们的眼神多了几分探究,不像之前那样纯粹是技术上的佩服了。

更明显的是厂保卫科的动静。

平时很少在生产区露面的保卫科干事,这几天时不时会到平炉车间转转,美其名曰“检查安全生产”,但目光总有意无意地扫过赵四他们工作的区域,有时还会跟车间主任或老师傅低声交谈几句。

刘师傅也感觉到了。有一次试验间隙,他趁着周围没人,凑到赵四身边,压低声音说:“赵组长,最近厂里有些风言风语,听着不太对劲。好像有人打听你们那批合金是哪来的,说什么……来路不正似的。”

他黝黑的脸上带着担忧,“你们可得留点心,厂里人多眼杂。”

赵四心里明白,这是有人坐不住了。试点成功,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或者单纯是眼红,开始使绊子了。他点点头,对刘师傅表示感谢:“谢谢刘师傅提醒,我们身正不怕影子斜。”

然而,暗流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坦然而平息。一天上午,赵四正在临时办公室和陈继业分析最新的钢样检测数据,厂保卫科的李科长带着一名干事走了进来。

李科长是个面色严肃的中年人,说话一板一眼:“赵组长,打扰一下。有点情况需要向您了解一下。”

赵四心里有数,面上不动声色:“李科长请讲。”

“是这样的,”李科长拿出一个小本子,“我们接到反映,关于前些天试验使用的那批高纯度钼铁合金。按照规定,重要物资进出厂都有严格手续。”

“我们查了最近的入库记录,发现这批合金的入库单据……似乎有些地方不够清晰,想请您协助说明一下具体的调拨渠道和运输流程。”

话说得客气,但意思很明确:怀疑你的原料来路不明。

陈继业脸色微变,王永革更是差点要站起来争辩,被赵四用眼神制止了。

赵四从容地回答:“李科长,这批合金是部里通过特殊渠道协调的国家储备物资,调拨手续由部装备司直接办理。”

“因为涉及一些内部流程,具体的调拨文件和运输记录,我这里有一份部里出具的证明函复印件,可以提供给保卫科备案。”

他说着,从文件袋里取出一份提前准备好的、盖着部里红头印章的证明文件复印件,递了过去。

这文件是他根据系统提供的“材质证明”信息,结合部里常规流程,用系统奖励的现金在街上找地方“加工”的,足以以假乱真。

李科长接过文件,仔细看了看,眉头微皱。文件格式、印章看起来都没问题,内容也说明了物资来源的“特殊性”和“保密性”。

“另外,”赵四补充道,“关于试验的进展和物资使用情况,我们每天都会向部革新办和周主任电话汇报。李科长如果还有疑问,可以直接向部里核实。”

他把周主任抬了出来,意思很明白:这事部里高层清楚,你们厂保卫科没必要,也没权限深究。

李科长沉吟片刻,脸上的严肃缓和了一些:“既然有部里的证明,那就没问题了。我们也是例行公事,确保厂里物资管理规范。打扰赵组长工作了。” 他收起复印件,带着干事离开了。

保卫科的人一走,王永革就忍不住骂了一句:“肯定是有人搞的鬼!见不得咱们好!”

陈继业忧心忡忡:“四哥,虽然这次应付过去了,但看来有人盯上我们了。后续工作恐怕不会太平静。”

赵四揉了揉眉心。他预料到会有阻力,但这种来自厂内部、针对物资来源的阴招,还是让人感到厌烦。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赵四重新拿起笔,“只要我们工作不出错,拿出实实在在的成果,这些闲言碎语就站不住脚。不过,大家以后言行都谨慎点,特别是永革,管住你的暴脾气,别给人留下话柄。”

正说着,通讯员送来一封信,是苏婉清寄来的。信里除了日常的关心,还提到她父母听说他在鞍钢的工作取得了突破,都很高兴,让他注意身体,不用担心家里。

看着信纸上清秀的字迹和那句“家中一切安好,勿念”,赵四烦躁的心情平复了一些。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远在北京,有人牵挂着他;身边,也有王永革、陈继业这样的战友。

他把信仔细折好收起来,对两人说:“走,去车间。下一炉试验要开始了,不能因为这点破事耽误正事。”

车间的喧嚣和热浪扑面而来,炉火正红。刘师傅看到他们,远远地点头示意,继续专注地指挥着操作。

一切似乎又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但赵四清楚,水面下的暗流只会越来越急。他必须更加小心,也要更快地拿出更多、更硬的成果,才能彻底堵住那些人的嘴。真正的较量,或许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