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越五九,开局签到八级钳工 > 第91章 涟漪

穿越五九,开局签到八级钳工 第91章 涟漪

作者:幼龄大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5 10:42:41

座谈会后的电子管厂,气氛陡然一变。

不再是沉闷的绝望,而是被一种急迫的、带着求证**的紧张感所取代。

李副厂长虽然对“红旗小化厂”这个可能的麻烦源感到棘手,但更怕的是找不到问题根源,生产继续瘫痪。

赵四的建议被迅速采纳。

他以技术研讨的方式,提供了清晰的行动路线:立即对超净车间进行多点、不同时段的空气采样,重点检测硫化氢、二氧化硫等微量特征气体浓度。

同时,与地方环保部门、化工研究所取得联系,请求技术支持,对厂区上风向,特别是红旗小化厂周边,进行同步环境监测和数据比对。

事情一旦上升到可能影响重要军品生产的层面,效率出奇地高。

市环保局和一家化工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带着专业仪器很快进驻。

检测过程紧张而有序。邵工父子异常积极地参与其中,他们憋屈太久了,此刻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能证实他们长期怀疑的方向。

结果出来得比预想更快。

数据清晰得令人心惊:在特定风向(尤其是东南风)条件下,电子管厂超净车间内的硫化氢平均浓度,虽未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工业标准,但却远超精密电子元件制备的容许极限数个数量级!

而污染轨迹清晰地指向一公里外的红旗小化厂那片简陋的、冒着黄烟的厂区。

铁证如山。

李副厂长拿着那份沉甸甸的联合检测报告,手都有些发抖。

一方面是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另一方面,则是要面对如何与区里这个“重点厂子”交涉的难题。

就在这时,赵四再次提出了建议。

“李厂长,各位同志,这次事件给我们提了个醒。”在又一次的总结会上,赵四的声音沉稳有力。

“现代精密工业,尤其是电子、航天这类高端制造,已经不再是关起门来就能搞好的了。它的产业链很长,对环境的要求更是苛刻到了极致。”

他环视众人,提出了一个对当时而言颇为新颖的概念:“我们或许应该建立一个‘工业环境协同管理’的理念。像我们厂这样的重点单位,不能只盯着自己厂区内的三亩地,更要主动关注周边区域的产业规划和潜在的环境风险源,与环保、规划部门建立常态化的沟通预警机制。”

“必要时,甚至需要对关键车间进行特殊的气体过滤和正压防护改造。这次是硫化物,下次可能是氟化物、氯化物,或者其他我们还没意识到的污染物。”

这番话,让在场的电子管厂技术人员陷入了沉思。他们从未从这个角度思考过问题,但血淋淋的教训就在眼前。

“赵工说得太对了!”邵工第一个激动地表示支持,“我们必须建立环境壁垒!不能让别人家的废气,毁了我们的心血!”

李副厂长也深以为然,重重叹了口气:“这是个教训啊!代价太大了!以后规划新项目,必须把这一条考虑进去!”

接着,赵四话锋一转,谈到了问题的另一面:“找到了外部污染源,是第一步。但消除影响需要时间。”

“我们内部的工艺,是否也能做一些适应性调整,尽可能增强阴极材料本身的‘抗毒化’能力?至少,在污染未能根除的过渡期内,保证一部分合格率?”

他目光看向邵工父子:“邵工,您和小邵同志长期研究阴极工艺,对材料提纯和烧结过程有很深的理解。”

目光再次转向李副厂长,“厂里是否可以考虑,成立一个技术小组,由邵工二位牵头,专门研究在现有条件下,如何通过优化前处理工艺、调整涂层成分或烧结保护气氛,来部分抵消环境杂质的影响,提升产品的内在稳健性?”

这个提议,直接将邵氏父子推到了技术攻关的前台!

李副厂长此刻对赵四已是言听计从,立刻拍板:“好!就这么办!老邵,小邵,这项任务就交给你们了!需要什么支持,直接跟刘科长提!务必尽快拿出一个可行的工艺改善方案!”

邵工激动得脸色泛红,他没想到不仅沉冤得雪,更获得了梦寐以求的信任和机会!他紧紧握住赵四的手:“赵同志!谢谢!谢谢您!我们一定尽全力!”

小邵也在一旁用力点头,看向赵四的眼神充满了感激和钦佩。

赵四这一系列操作,不仅精准定位并开始解决了磁控管生产的潜在危机,更顺势将邵工父子这对被埋没的人才推上了能发挥所长的位置,为自己后续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核心工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与邵工父子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基于技术尊重和困境互助的坚实信任。

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赵四在南京电子管厂的“所作所为”,很快通过某些渠道,传回了北京的部技术革新办公室。

这日午后,办公室茶水间。马向东工程师端着搪瓷缸,慢悠悠地呷着茶,对身旁几位闲聊的同事“随口”说道:“听说了吗?咱们那位‘全能专家’赵工,在南京可是出大风头了。”

旁人好奇追问。

马工嗤笑一声,语气带着明显的酸意和不满:“哼,不好好搞他的机械手册,跑到人家电子管厂,指手画脚,说什么空气里有‘毒’,硬是让人家停产检测,还扯什么要管到别人化工厂头上去!”

“真是不务正业,手伸得也太长了!他一个搞机械的,懂什么电子管?懂什么化工环保?瞎指挥!”

他摇摇头,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年轻人,为了出风头,真是不计后果!这要最后查出来没问题,或者得罪了地方兄弟单位,责任算谁的?还不是咱们革新办背锅?周主任也是,太纵容了!”

这些半真半假、夹枪带棒的话,很快在办公室里悄然传播开来,给赵四的成功蒙上了一层负面的阴影。

消息也零星传到了王工耳中。他皱了皱眉,没说什么,只是私下给仍在南京的赵四打了个电话,简单问了问情况,叮嘱了一句:“事情办好就早点回来,部里这边…有些闲话。”

赵四接到电话,只是平静地回了句:“知道了,王工。这边事情差不多了结,我就回去。”

他对此并不意外,更不畏惧。马工的诋毁,在他看来不过是蝇营狗苟的噪音。

他关注的,是手中那份邵工父子分享给他的、关于阴极材料工艺改良的初步实验数据,以及那远比苏联原始资料更贴近国内实际的真知灼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