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越五九,开局签到八级钳工 > 第86章 碰撞

穿越五九,开局签到八级钳工 第86章 碰撞

作者:幼龄大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5 10:42:41

公交车在尘土中颠簸,赵四紧抱着那个略显臃肿的工具包,目光投向窗外飞速掠过的枯树与灰墙。他的心早已飞到了职工医院。

赶到内科病区时,正值午后短暂的安静时分。

护士站的小护士认得他,朝最里面的病房努了努嘴,低声道:“苏医生刚吃完药睡下,她母亲刚来送了饭。”

赵四放轻脚步走到病房门口。这是一间三人病房,苏婉清靠窗躺着,脸色比平日苍白,眼下有淡淡的青影,正闭目休息。

床边,一位气质温婉、鬓角已见霜色的中年妇人正低头收拾着一个保温桶。

妇人察觉到门口的动静,抬起头,看见来人是赵四,苏母的脸上立刻浮现出温和的笑意。

她站起身,轻声说:“是赵同志啊,快进来。婉清刚喝了点鱼汤,睡了。这孩子,就是太要强,累病的。”语气里满是心疼,却又带着对女儿品性的些许骄傲。

赵四将工具包小心地放在床脚。

苏母打量了他一下,又看了眼床上的女儿,很是体贴地笑了笑:“赵同志,你坐。我正好要去洗一下保温桶,顺便去供销社看看还能不能买到点水果。”

她说着,拿起保温桶,朝赵四点点头,便轻手轻脚地出了病房,将空间留给了两个年轻人。

几乎在房门合上的瞬间,苏婉清的睫毛颤了颤,睁开了眼睛。

看到床边的赵四,她先是惊讶,随即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丝极淡的红晕。“你怎么来了?”她的声音有些虚弱,“我信里不是说了没事,让你别担心吗?”

“正好出来办事,顺路过来看看。”赵四在她床边的椅子上坐下,打开那个工具包,“你信里说医院缺药,病人多。我找厂里的医院,匀了一点药品。还有这点吃的,你生病了,需要补充营养。”

包里赫然是几瓶贴着英文标签的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一大瓶阿司匹林片、两罐密封的麦乳精、一大包红糖,甚至还有一小袋精白面粉。

这些东西在当下,任何一样都堪称珍贵,尤其是那特效抗生素。

苏婉清看着这些东西,愣住了。她张了张嘴,下意识地想拒绝,这太贵重了。

但目光触及赵四那双满是关切与不容置疑的眼睛,看到他额角赶路渗出的细密汗珠,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她不是不识好歹的人,更明白这些物资对她和她的病人意味着什么。

她最终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声音更柔了些:“谢谢你,赵四。这些…确实太及时了。好几个工人师傅正等着用抗生素…”

她没有再说推辞的话,那份感激与接受,化作眼底一层浅浅的水光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甜蜜,悄然流淌在心间。

赵四没坐多久,他还得赶回部里。“你好好休息,按时吃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他叮嘱道,语气是技术员式的直接,却透着笨拙的关切。

“嗯,我知道。你快回去工作吧。”苏婉清看着他,微微笑了笑。

赵四起身,走到门口,又回头看了一眼,这才拉开门匆匆离去。

在走廊尽头,他遇见了洗完保温桶回来的苏母,两人简单道别。苏母看着年轻人匆忙却稳健的背影,眼里多了几分赞许。

赶回革新办,下午关于手册编写体例的专题研讨会刚好开始。

王工主持会议,周主任也在一旁旁听。赵四刚落座,就感受到一道并不友善的目光来自对面的马向东工程师。

会议伊始,赵四便拿出了他熬夜拟定的手册编写大纲初稿,重点阐述了核心思路:“…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手册不能照搬苏联的技术文献模式。那种纯理论、高门槛的写法,我们的基层技术员和老师傅很难直接用上。”

他提高声音,清晰地说道:“我提议采用‘现象-原理-应急-根本解决’四段式体例。先描述故障现象,再用最浅显的语言讲清背后的机械或工艺原理,让读者明白‘为什么’;然后,提供经过验证的、利用现场现有条件就能实施的应急处理‘土法子’,先保证生产不停;最后,再给出彻底修复或技术改造的标准方案和规范要求。”

他举例道:“比如大型齿轮箱异响,先讲可能是齿面磨损或啮合不良,再教他们如何用压铅丝或红丹粉快速检查啮合印痕,如何用油石局部修磨、调整垫片暂时恢复精度,最后才要求按标准更换齿轮、调整中心距。”

话音刚落,马工立刻嗤笑一声,毫不客气地打断了赵四:“赵工的想法,听起来很‘贴心’,但实际上,是彻头彻尾的技术倒退!”

他环视一周,目光最后落在周主任身上,语气激动:“我们是部级技术指导单位!编撰的是具有权威性的技术文献!不是车间师傅的速成口诀手册!”

“什么叫‘土法子’?那都是没有科学依据、不得已而为之的野路子!可能暂时掩盖问题,却往往埋下更大隐患!我们应该坚持的是严谨!是规范!是严格参照苏联的先进技术标准!”

“每一个数据、每一道工序,都必须有据可依,符合科学原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全国工业的技术水平,而不是鼓励大家去搞修修补补的小聪明!”

他指着赵四的大纲:“你这种写法,把那些难登大雅之堂的土办法和白纸黑字的标准方案并列,只会混淆视听,让下面的人更不重视规范操作!我坚决反对!”

会议室内顿时安静下来,支持马工的老派工程师们暗自点头,而一些年轻干部则面露犹疑。

赵四面色平静,等马工说完,才不疾不徐地开口:“马工强调规范和科学,这没错。但我们现在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无数重点厂矿因为设备故障、备件断供而停产!工人等着米下锅,国家任务卡着工期!远水救不了近火。”

他目光锐利地看向马工:“您说的苏联标准手册,各个厂技术科都有,锁在柜子里。为什么问题依旧解决不了?因为按照那标准,需要换的进口轴承没有!需要用的特种润滑油断供!需要的高精度机床不具备!”

“我们现在要提供的,是一份‘能用、管用、马上用’的行动指南!‘土法子’不是野路子,是无数老师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符合机械原理的智慧!它们可能不完美,但能保住生产!”

他随即抛出了重磅案例:“在洛阳拖拉机厂,我们就是用您所谓的‘土法子’,调配蓖麻油和二硫化钼,顶替了断供的苏联特种润滑油,保住了龙门铣!”

“在江南厂,我们也是通过精细调整垫片和手工修磨齿面,恢复了天价进口齿轮箱的精度,没换一个零件!这些,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案例!它们不科学吗?它们不符合原理吗?它们解决了迫在眉睫的生产难题!”

赵四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用事实说话。他转而看向周主任和王工:“主任,王工。手册的权威性,不应该来自于照搬照抄,而应该来自于它真正能解决问题!”

“我们的体例,正是先教人如何判断、如何应急、如何理解原理,最终引导他们走向规范。这是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的技术提升之路!”

“说得好!”王工首先表示支持,“小赵的思路是对的!我们不能脱离实际空谈规范!”

支持赵四的年轻技术员们也纷纷发言,用自己遇到的实际案例支持赵四的体例。

马工脸色涨红,还想反驳,却一时找不到更有力的论点。

赵四提到的两个成功案例,是部里刚刚表彰过的,他无法否认其有效性。

他张了张嘴,最终只是悻悻地说:“歪理!强词夺理!这种写法,出了问题谁负责?”

周主任一直沉默地听着双方争论,手指轻轻敲着桌面。

此刻,他看了一眼面红耳赤的马工,又看了一眼沉着冷静、有理有据的赵四,终于清了清嗓子。

“争论的焦点,在于手册的定位。”周主任一开口,会议室立刻安静下来,“是做成高悬于庙堂之上的标准,还是做成能直接下到车间泥地里的工具。”

他停顿了一下,做出了决断:“我看,赵四同志的思路更贴合我们革新办成立的初衷——解决实际问题。”

“就先按他提出的体例,编写几个重点章节作为样板。老马,你的顾虑也有道理,在具体内容上,要把好技术的严谨关,确保‘土法子’不偏离科学原理。”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散会。”

周主任起身离开。马工铁青着脸,抓起笔记本,第一个走出了会议室,门被带得砰一声响。

赵四默默地收拾着自己的材料,王工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道:“别往心里去。老马就是这脾气。你做得对,按你的想法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