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越五九,开局签到八级钳工 > 第79章 艾灸与机油

穿越五九,开局签到八级钳工 第79章 艾灸与机油

作者:幼龄大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5 10:42:41

周主任拿着那份润滑油章节样稿,雷厉风行地安排了小范围的征求意见会。

会议开得很成功,几家重点厂矿驻京办的技术代表看了材料,个个如获至宝,争相询问何时能下发全文,甚至有人当场就想抄录部分章节带回去。

反馈的热烈程度超出了周主任的预期,也更坚定了他支持赵四将手册编写进行下去的决心。

会后,他特意给赵四批了几天假,让他集中精力完善初稿,但也叮嘱劳逸结合。

周末清晨,宿舍楼比平日安静许多。

赵四正伏在靠窗的旧桌子上,核对一组齿轮油黏温曲线数据,门外传来轻轻的叩响。

“赵明同志在吗?”一个清亮又略带迟疑的女声。

赵四愣了一下,这声音有些耳熟。

他起身开门,只见苏婉清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列宁装,围着素色围巾,手里提着个网兜,站在门外。

晨光透过走廊的窗户,给她周身镀了层柔光,额角有些细汗,似是赶了路。

“苏医生?”赵四着实意外,“你怎么找到这儿来了?”

苏婉清微微喘了口气,脸上泛起一丝红晕,解释道:“之前你来信说回京工作了。”

“上周给你们部里保健站送报表,偶然听一位同志提起,说工业局革新办来了位姓赵的年轻工程师,是一重厂来的。”

“我猜,可能就是你。今天休息,就冒昧过来看看。”她顿了顿,举起手中的网兜,“顺便带了点东西,自家做的酱菜,给你和同事们尝尝。”

网兜里是几个擦得干净的玻璃瓶。

东西不多但在这个时候贵重,显得格外用心。

赵四心里一暖,连忙侧身让她进来:“快进来。外面冷吧?你怎么过来的?”

“坐公交,还好。”苏婉清走进宿舍,快速打量了一下。

房间狭小,陈设简单,但收拾得整齐,桌上铺满了图纸和稿纸,空气中飘着淡淡的墨水味道,与她熟悉的医院消毒水味截然不同。

同屋的另两位借调干部不在,倒也清静。赵四给她倒了杯热水,又找了把椅子。

“没想到你会来。”赵四看着她,语气里带着真实的欣喜,“医院都还好吗?我娘和妮儿…”

“都好,大娘和妮儿身体都硬朗,我前些天还去看过。”苏婉清接过水杯,暖着手,“妮儿还念叨你什么时候回去带她骑自行车呢。”

两人相视一笑,短暂寒暄后,气氛自然了许多。

宿舍不是久聊的地方,赵四便提议:“这儿说话不方便,要不去楼下院子里走走?我们这大院后面有片小树林,还算清静。”

“好。”苏婉清点头同意。

早春的上午,阳光淡淡,没什么温度。

大院宿舍楼后的空地上栽着几排白杨树,叶子早已落尽,枝桠映着灰蓝色的天空。

两人沿着清扫出的小径慢慢走着,脚步声清晰。

“你在这边的工作还顺利吗?”苏婉清先开了口,语气关切,“听那位同志说,你们在编很重要的技术资料?”

“嗯,算是吧。”赵四点点头,简单说了说编写实用技术手册的初衷和进展,“主要是想把各厂矿解决技术难题的土办法、好经验总结出来,推广开,让大家少走点弯路。刚开了个征求意见会,反响还行。”

“这是大好事啊!”苏婉清眼睛一亮,“能帮那么多厂子解决实际困难!”

“不过,真做起来也不容易。”他轻轻叹了口气,“好东西摆在那儿,怎么让人家相信、愿意用、能用好,又是另一回事。就像你们医院,推广个新疗法,估计也难吧?”

这话引到了苏婉清的心坎上。她微微蹙眉:“难,怎么不难?尤其是现在,很多西药供应不上,病人又多,我们科里最近就在试着用中医的老办法,艾灸、针刺,给那些营养不良性浮肿的病人做辅助调理。”

“艾灸?”赵四对这个词有些陌生。

“嗯,就是用艾草做的艾条,点燃了熏烤特定的穴位。”苏婉清一边说,一边下意识地用手指在身前比划着,“比如足三里、气海、关元这些穴位,温通经络,提振阳气,对改善消化吸收、利水消肿有些效果。”

她的语气认真起来,带着医者的专注:“开始很多病人不信,觉得烧艾条烟大火旺,是土法子、糊弄人。我们就挑了几个病情稳定、愿意尝试的,手把手教,跟踪记录效果。”

“结果发现,配合艾灸的病人,消肿速度和体力恢复确实比单纯卧床休息要快一些。”

“这是好事啊!”赵四赞道。

“方法是好,推广也头疼。”苏婉清苦笑一下,“艾灸操作看似简单,但取穴不准、熏烤时间火力掌握不好,效果大打折扣,甚至烫伤皮肤。科里人手紧,不可能每个病人都顾到。”

“我们就想着,能不能把最常用、最安全的几个穴位和操作方法,印成最简单的图示,发给病人自己学,或者让家属帮着做。”

她看向赵四,眼神里有些无奈,又有些共鸣:“你看,这是不是跟你那技术手册有点像?明明是对人有好处的东西,怎么让它简简单单地落到实处,让人能用、会用,真是个大课题。”

“太像了!”赵四一拍大腿,仿佛找到了知音,“我这手册也是,写得再详细,下面厂里的老师傅忙起来未必有工夫细看,青工又可能看不懂。”

“我就想着,能不能多配图,用流程图,语言再口语化些。你们那图示的法子好!”

两人就着“如何让好东西真正用起来”这个话题,越聊越深入。

从技术手册的编排体例,聊到医院健康宣教单的设计;从厂里老师傅的接受习惯,聊到病房里病人的理解能力;从润滑油的简易调配口诀,聊到艾灸穴位的记忆歌诀。

他们一个是钻研钢铁机器的工程师,一个是守护生命健康的医生,领域迥异,却在“务实”与“推广”这两个词上找到了奇妙的共鸣。

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竭尽全力地应对着眼前的困难,都想把那些行之有效的“土办法”、“老经验”传承下去,惠及更多人。

阳光渐渐挪移,透过光秃的树枝,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风吹过,带着寒意,但两人并肩走着,聊着,似乎都不觉得冷。

“有时候想想,也挺难。”赵四望着远处办公楼的方向,声音低沉了些,“上面一个想法,落到下面,千差万别。光是统一认识,就不知要费多少口舌。更别说还有资源、条件这些硬约束,难啊。”

苏婉清默然片刻,轻声道:“是啊,医院也一样。都知道营养支持重要,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我们总不能干等着。能做一点,是一点。就像你编手册,就像我们搞艾灸,总得有人先去试试。”

她转过头看他,目光清澈而坚定:“我觉得,你做的这件事,特别有意义。坚持下去,肯定能帮到很多人。”

赵四心中一动,一股暖流淌过。他很少听到这样直接而肯定的鼓励,尤其是在这条刚刚起步、前途未卜的路上。

“谢谢你,苏医生。”他看着她,语气郑重,“你们做的,也一样。都是在为老百姓做实事情。”

苏婉清微微低下头,脸颊有些发热,小声道:“叫我婉清就好。”

“好,婉清。”赵四从善如流,嘴角微微上扬,“那你以后也别叫我赵明同志了,就叫赵四吧,家里人都这么叫。”

“嗯,赵四。”苏婉清轻声重复了一遍,抬起头,两人相视一笑,某种无形的距离感在共同的志趣和相互的鼓励中悄然消融。

时间不知不觉流逝。看看天色,苏婉清该回去了。赵四送她到大院门口的车站。

等车的时候,两人都没再多说什么,一种平静而默契的气氛环绕着他们。

公交车缓缓驶来,苏婉清上了车,隔着车窗朝他挥了挥手。

赵四站在站牌下,看着车子远去,直到消失在街角,才转身往回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