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越五九,开局签到八级钳工 > 第104章 调整与聚焦

穿越五九,开局签到八级钳工 第104章 调整与聚焦

作者:幼龄大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5 10:42:41

专家论证会的肯定,像一阵强风,吹散了笼罩在攻关小组头上的疑云。

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具体、更艰巨的任务。周主任和张副局长的话言犹在耳:方向对了,但要讲究策略,要聚焦,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第二天一早,赵四就把王永革、陈继业和两位年轻干事叫到办公室。屋里还残留着昨晚熬夜讨论的烟味,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字迹还没擦。

“专家们给咱们撑了腰,但咱们自己得清醒。”赵四开门见山,手指敲了敲桌上那份厚厚的报告初稿,“摊子铺得太大,一口吃不成胖子。张局和周主任的意见很明确,收缩战线,集中力量,先在一两个点上打出样子来。”

王永革挠挠头:“四哥,道理咱懂。可这十几个方向,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先搞哪个?怎么搞?”

陈继业推了推眼镜,冷静分析:“优先级我们已经排过。第一档的三个,‘高性能合金钢’、‘精密加工’、‘电子元器件’,战略意义最重大。”

“但从现实角度看,‘电子元器件’涉及材料、工艺、检测整套体系,难度最大,周期也可能最长。‘精密加工’对设备、基础工业水平要求极高,不是短期能见大成效的。”

赵四点点头,接过话:“‘高性能合金钢’是工业的粮食,问题最普遍,影响面最广。鞍钢、上钢三厂这些重点企业有一定基础,炉外精炼、连铸这些技术虽然先进,但国内外都有成熟路径可以参考,突破的可能性相对更大。一旦成功,效益也最直观。”

他走到黑板前,把“高性能合金钢冶金质量提升”圈了出来:“我的想法是,集中全力,先把这个山头攻下来。把它做成一个样板,让所有人看到,攻克共性基础难题不是空话,是真能解决问题、带来效益的!”

“那其他方向呢?就不管了?”一位年轻干事忍不住问。

“不是不管,是分步走。”赵四解释道,“‘精密加工’和‘电子元器件’的研究不能停,但现阶段以跟踪研究、技术储备、小范围试验为主。等其他方向积累了经验,条件更成熟时,再全力推进。报告的整体框架不变,但近期工作重点要突出。”

这个思路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接下来的几天,小组的工作重心完全转向细化“高性能合金钢攻关试点方案”。

目标非常明确:选择一两个关键钢种(如轴承钢、齿轮钢),集中力量攻克其纯净度、均匀性和稳定性问题,并形成可推广的工艺规范。

赵四负责整体框架和关键技术路线的拟定,陈继业带领干事们查阅国内外最新冶金技术资料,寻找具体工艺参数和装备要求的依据。

王永革则发挥他联系基层的优势,开始摸底鞍钢、上钢三厂等目标单位现有的设备条件、技术力量和可能遇到的阻力。

工作量巨大,要求极细。不再是宏观的战略描述,而是要具体到电炉容量、精炼炉类型、连铸坯断面尺寸、加热炉温度曲线、轧机规程……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最终结果。

白天讨论、计算、撰写,晚上核对、修改、完善。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困了就用凉水擦把脸,饿了就啃一口冷馒头。但没有一个人抱怨,专家们的肯定和部里的期待,化成了一种沉甸甸的动力。

在这紧张忙碌的间隙,赵四收到了苏婉清的来信。信很简短,字迹依旧清秀,询问他论证会的结果,叮嘱他注意身体,别熬得太狠。信纸里还夹着一小片晒干的桂花,散发着淡淡的、熟悉的甜香。

赵四的心像是被那缕香气轻轻拂过,紧绷的神经松弛了片刻。他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沉沉的夜色,深深吸了口气。

他没有时间回长信,只能匆匆写了几行字,告诉她一切顺利,让她放心,等忙过这阵子就去看她。他把那片桂花小心地夹进了随身带着的笔记本里。

连续熬了三个通宵后,一份近五十页的《高性能轴承钢\/齿轮钢冶金质量提升攻关试点方案(草案)》终于成型。

方案详细阐述了攻关目标、技术指标、具体技术路线、参与单位分工、资源需求估算、进度安排以及风险应对措施。

方案建议,以鞍钢大型平炉车间和上钢三厂的电炉车间作为首批试点,联合钢铁研究院、金属研究所,成立联合攻关小组。

重点突破电炉冶炼加LF炉外精炼、保护浇注连铸、以及控轧控冷工艺,目标是使试点批次的轴承钢氧含量和夹杂物水平显着降低,齿轮钢的淬透性带宽稳定控制在特定范围内。

草案完成的当天下午,赵四和王永革、陈继业一起,将方案送到了周主任办公室。

周主任看得非常仔细,花了近一个小时才看完。他放下稿子,揉了揉眉心,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好!这份草案就像样多了!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措施具体。比之前那份大报告更实在,更容易操作。”

他拿起红笔,在几个具体细节上做了批注,主要是关于协调机制和资源保障的。“抓紧时间按这个思路修改完善,形成正式上报稿。我会尽快向部党组汇报。如果顺利,下一步就要开始协调鞍钢和上海那边了。”

走出主任办公室,三人相视一笑,都松了口气。王永革捶了赵四一拳:“四哥,有你的!这下咱们可是有尚方宝剑了!”

陈继业也难得地开了句玩笑:“看来咱们这‘重点装备可靠性攻关小组’,真要打响第一炮了。”

赵四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但心里清楚,这仅仅是开始。

方案的批准只是拿到了“入场券”,真正的硬仗,是在钢厂那高温炙烤、机器轰鸣的生产第一线。

那里有习惯了传统工艺的老师傅,有担心产量指标的厂领导,有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实际困难。

但此刻,他心中充满了跃跃欲试的劲头。聚焦一点,深挖下去,这是他熟悉的工作方式。他相信,只要方向对了,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总能蹚出一条路来。

他抬头看了看天色,夕阳正把天边染成橘红色。“走,今晚我请客,食堂小灶,加个肉菜!”他对着两位战友说道。

压抑了许久的办公室,终于有了一丝轻快的气息。而更广阔的战场,正在前方等待着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