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风起赣南 > 第94章 雷霆万钧

风起赣南 第94章 雷霆万钧

作者:啊不爱吃香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10:29:17

四月的暗流在五月汇聚成了汹涌的狂潮。蒋介石亲任“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调集三十余万大军,发动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大规模“围剿”。此次,敌人吸取前两次教训,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击,堡垒推进,经济封锁”的狠毒策略,以其嫡系精锐陈诚、罗卓英等部为箭头,多路并进,气势汹汹,直扑苏区腹地,企图一举将红军主力压迫至赣江边予以歼灭。

红五军所在的赣南、闽西方向,再次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敌军西路军以三个师的兵力,在飞机和炮火的掩护下,沿着抚河、赣江两岸,构筑碉堡,步步为营,同时以精锐部队穿插突进,寻找红五军主力决战。敌机频繁临空侦察、轰炸,给红军机动和群众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困难。

军部收到的情报和战报雪片般飞来,形势急转直下。部分边缘区 newly established 的苏维埃政权在敌重兵压迫下瓦解,一些不够坚定的分子开始动摇。红五军面临着自成立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敌人这是摆开了决战的架势,想把我们一口吃掉!”参谋长周克明指着地图上密麻麻的蓝色箭头,语气凝重。

“硬拼肯定不行。”赵永贵接口道,“我们的兵力、装备都处于绝对劣势。必须坚决执行方面军总前委‘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

林峰沉默地看着地图,脑海中飞速计算着。敌兵力雄厚,攻势凌厉,但分路推进,其间必然存在空隙和配合失调。红五军的任务,就是要在西线死死拖住、消耗这股敌人,并寻找战机,配合主力在东线寻歼敌人一路。

“命令各部,”林峰终于开口,声音沉稳有力,“立即放弃外围据点,避开敌军锋芒,向预定集结地域黄陂、君埠一带转移!行军务必隐蔽,行动要快!”

“同时,命令各地方武装和赤卫队,广泛开展游击战,袭扰敌军后勤,疲惫敌人,为主力集结和歼敌创造条件!”

“通知瑞林寨及周边群众,立即坚壁清野,随军转移!”

这是一次战略性的后退,是拳头收回来,为了更有力地打出去。但撤退的组织,尤其是在敌军紧逼下的撤退,极其考验一支部队的纪律和韧性。

大转移开始了。红五军近万人的队伍,连同数以万计的群众,如同一条巨大的潜龙,在赣南的群山密林中悄然移动。敌机在头顶盘旋,远处传来隐隐的炮声,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林峰将指挥部设在移动中,他几乎不眠不休,处理着各种突发情况。哪支部队与敌军侦察部队遭遇需要掩护,哪段道路被破坏需要工兵紧急抢修,哪部分群众行动困难需要部队协助……千头万绪,都汇集到他这里。

在这个过程中,脑海中那稳定运行的系统发挥了意想不到的辅助作用。虽然“战场态势感知”范围有限,但在判断小股敌军逼近、选择相对安全的转移路线时,那模糊的直觉多次帮助部队规避了风险。而“简易后勤评估”功能,则帮助军需部门在混乱的转移中,大致掌握着粮食和弹药的消耗情况,避免了不必要的恐慌和争抢。

更让林峰触动的是,即使在如此艰难的行军中,战士们依旧保持着高昂的斗志,主动帮助群众,严格遵守纪律。而转移的群众,尽管拖家带口,却对红军充满了信任,毫无怨言地跟随。那种在逆境中愈发坚韧的“信念之力”,如同无数细小的溪流,持续不断地汇聚,支撑着他近乎透支的精神,也让系统的运行更加平稳。

五月中旬,红五军主力历经艰险,终于抵达黄陂、君埠地区,与先行到达的部分兄弟部队汇合,构成了一个相对集中的防御兵团。而敌军因其推进过快,各部之间出现了脱节。其中,敌陈诚部一个主力师(第11师)为抢头功,孤军冒进,其先头旅已逼近黄陂东北方向的高山嶂。

方面军总前委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战机!一份急电送达林峰手中:“敌11师肖乾旅孤军突出,命你部会同红十二军一部,务于高山嶂地区抓住该敌,坚决歼灭之!此战关乎全局,务必成功!”

机会来了!但敌人是一个齐装满员的精锐旅,装备精良,战斗力强。而红军虽集中了兵力,但刚刚经过长途转移,疲惫不堪,弹药也不充足。

军部内,意见出现了分歧。有人认为部队太疲劳,应继续后撤,避其锋芒。有人则认为战机稍纵即逝,必须打!

林峰站在地图前,目光紧紧锁定在高山嶂地区。那里山高林密,道路狭窄,是打伏击的理想场所。他深吸一口气,集中精神,不再仅仅依赖系统,而是将系统的感知与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当前掌握的敌情、我情、地形信息融合。

刹那间,一种奇异的清晰感涌上心头。他仿佛“看”到了高山嶂起伏的山峦,看到了敌军队伍在山谷中拉长的队形,看到了几个关键的、可以设置阻击阵地和火力点的制高点……这种洞察,超越了系统八百米的范围,是一种基于海量信息和信念力量加持下的“战略直觉”!

“打!”林峰一拳砸在桌子上,斩钉截铁,“就在高山嶂,吃掉这个冒进的肖乾旅!”

他迅速做出部署,各师、团任务明确,出击路线、阻击阵地、火力配置、预备队使用,都进行了周密安排。他甚至精确指出了几个需要重点加强防御和设置假阵地以迷惑敌人的关键点位,其精准程度让周克明等参谋都感到惊讶。

五月十八日,黎明。敌肖乾旅果然趾高气扬地进入了高山嶂地区的红军伏击圈。

战斗瞬间打响!红五军和红十二军部队依据预定计划,从两侧山岭发起猛烈攻击。枪炮声震耳欲聋,整个山谷都被硝烟笼罩。

敌人毕竟是精锐,初时慌乱后,很快组织起顽强抵抗,依靠优势火力,不断向红军阵地反扑。战斗异常惨烈,双方反复争夺每一个山头,每一个隘口。红军战士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有利地形,与敌人浴血奋战。

林峰将指挥部设在前沿,亲自指挥。他不再需要刻意动用系统,那种与战场、与部队融为一体的“直觉”始终伴随着他。他能敏锐地察觉到战场的重心变化,敌军攻势的强弱节点,并及时调动预备队,加强薄弱环节,甚至亲自指挥军直属炮兵进行关键性的火力支援。

关键时刻,他命令一支精锐小分队,沿着一条极其隐秘的采药小径,穿插至敌旅指挥部侧后,发起决死突击!这一招出乎敌军意料,指挥系统瞬间被打乱。

敌军陷入混乱,红军各部趁势发动总攻。经过一整天残酷的厮杀,至夜幕降临时,敌肖乾旅大部被歼,旅长肖乾仅率残部数百人狼狈逃窜。红军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其中包括数门山炮和大量机枪,极大地改善了装备。

高山嶂战斗,是第三次反“围剿”中红军在西线取得的一次重要胜利。它狠狠打击了敌军最精锐部队的嚣张气焰,迫使敌西路军主力放缓了推进速度,为东线红军主力寻歼敌人创造了有利条件。

更重要的是,此战极大地鼓舞了苏区军民的信心,证明了即使在敌强我弱的极端困难情况下,红军依然有能力歼灭敌人成建制的精锐部队!

站在硝烟尚未散尽的高山嶂主峰,林峰眺望着远方。他知道,第三次反“围剿”才刚刚开始,更艰苦的战斗还在后面。但他和他的红五军,已经用铁与血证明了,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中流砥柱,是任何敌人都无法摧毁的钢铁长城!

雷霆万钧之势已然展开,而红色的旗帜,必将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更加鲜艳地飘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