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风起赣南 > 第69章 铁石

风起赣南 第69章 铁石

作者:啊不爱吃香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10:29:17

敌人的进攻在秋日惨白的阳光下展开了。董文渊为了挽回颜面,督促其嫡系一个营,在湘东王旅一部山炮的掩护下,率先向白石口外围阵地发起了猛攻。

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声砸落在红军阵地前沿,泥土裹挟着碎石冲天而起。加固过的镇墙在炮击下剧烈震颤,部分地段出现了裂痕。

“隐蔽!注意防炮!”陈石头在指挥所里对着电话筒大吼。战士们蜷缩在防炮洞和加固的掩体后,承受着剧烈的冲击。

炮火延伸,敌人的步兵呈散兵线猫着腰冲了上来。

“进入阵地!准备战斗!”各级指挥员的命令在战壕中传递。

当敌人进入最佳射程,陈石头一声令下:“打!”

红军的机枪、步枪同时开火,密集的弹雨瞬间将冲锋的敌军扫倒一片。赵大锤率领的赤卫队也不甘示弱,他们利用熟悉的地形,从侧翼用缴获的步枪和大量手榴弹袭击敌人,造成了不小的混乱。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午后,敌军发动了三次营连级别的冲锋,均被击退,在白石口外围留下了上百具尸体。然而,红军的伤亡也在增加,弹药消耗巨大。更严峻的是,敌人的山炮开始重点轰击镇墙薄弱环节,一段墙体在炮火中轰然坍塌,出现了数米宽的缺口。

“执行第二步计划!一连交替掩护,撤入镇内街垒!赤卫队负责断后骚扰!”陈石头果断下令。红军主力开始有序后撤,利用预设的交通壕和街垒,转入更为残酷的巷战。

就在白石口镇内每条街道、每座房屋都爆发激烈争夺的同时,林峰率领的二连、三连主力,已在白石口以南约十五里的“鹰嘴崖”设下了伏击圈。这里是敌人追击撤退红军、通往老鸦洞的必经之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果不其然,董文渊见红军“败退”,急于抢功,不顾王孝谦“谨慎追击”的提醒,命令麾下另一个营,伙同部分王旅士兵,脱离炮兵掩护,贸然追入山区。

当敌军先头部队完全进入伏击圈,林峰亲自打响了信号枪!

刹那间,鹰嘴崖两侧枪声大作,滚木礌石倾泻而下。红军占据绝对地形优势,将追击之敌压制在狭窄的山谷中。林峰指挥部队发起猛烈反击,尤其是王铁锤指挥的迫击炮(仅剩的炮弹在此刻发挥了关键作用),准确砸在敌军队形密集处。

这场伏击战持续不到两小时,进入伏击圈的近五百敌军被歼灭大半,余部溃散。董文渊的这个营基本被打残,他本人也在后方听闻噩耗后,气得吐血,再也无力主导进攻。

鹰嘴崖的惨败,彻底激化了联军内部的矛盾。王孝谦和李永贵大骂董文渊无能,损兵折将,同时更加忌惮红军的战斗力,不愿再让自己的部队充当攻城拔寨的先锋。联军攻势顿时陷入停滞,三方围绕下一步行动和损失补偿争吵不休。

而就在此时,那部神秘的电台信号再次出现,并且变得清晰稳定!周安民几乎是冲进林峰和赵永贵的临时指挥部(已转移至鹰嘴崖后方)。

“队长!政委!破译出来了!是井冈山!是朱毛红军前委的联络信号!他们在询问我们的番号、领导人、实力和目前位置!他们知道我们在赣南的活动!”

这一刻,林峰和赵永贵都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与主力、与党中央取得直接联系,这是他们期盼已久的事情!

“立刻回电!”林峰声音有些沙哑,“电文如下:赣南地区中国工农红军赣南独立支队,支队长林峰,政委赵永贵,现有兵力一千二百余人,活动于……目前正击退敌军三省联合‘会剿’,详情后报。恳请前委指示!”

这份简短而关键的电文,穿过重重阻隔,飞向了井冈山。

数日后,井冈山回电!电文以毛委员、朱军长等人的名义,首先对赣南独立支队取得的胜利表示祝贺,对其在艰苦环境下坚持斗争、发展壮大给予高度评价,并正式传达了一个重要决定:为适应革命形势发展,加强各根据地统一领导,前委决定,待赣南独立支队打破此次“围剿”后,即行整编,纳入红四军序列,并计划以赣南独立支队为基础,组建红四军第五纵队(或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番号),林峰、赵永贵等同志职务由前委另行任命。

这意味着,林峰部即将告别“独立支队”的称号,成为主力红军的一部分!

几乎在同一时间,苏澈也通过他的渠道得知了井冈山与林峰部建立联系的消息。他再次发来密电,语气复杂,既有“祝贺”找到组织,也隐晦地提醒“江湖险恶”,暗示保持“独立性”的好处。但这一次,林峰和赵永贵都明白,他们未来的道路已经清晰。他们婉转而坚定地回绝了苏澈后续的“合作”提议,标志着与这股地方实力派关系的实质性转变。

由于内部矛盾和鹰嘴崖惨败的震慑,加之得知林峰部已与朱毛红军主力取得联系,王孝谦和李永贵彻底失去了战意,相继以“补给困难”、“防区有变”为由,率部撤离。孤立无援的董文渊,只得灰溜溜地收缩兵力,全面退回吉水县城,所谓的“三省会剿”就此破产。

赣南独立支队不仅成功保卫了核心区域,更通过血与火的考验,锻炼了队伍,赢得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并最终找到了革命的母体。

一九二九年十月,秋高气爽。根据井冈山前委指示,林峰、赵永贵率领完成休整补充的部队主力,告别了坚守根据地的部分武装和群众,挥师西进,踏上了与红四军主力会师的征程。这一次,他们不再是孤军,他们的前方,是中国革命的熊熊火炬。

这次战略转移与汇合,不仅是军事上的集结,更是林峰个人和这支部队政治生涯的关键转折点,为他在未来红军更大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