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风起赣南 > 第174章 暗流未平

风起赣南 第174章 暗流未平

作者:啊不爱吃香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10:29:17

独立第一纵队内部滋生的不良倾向,虽经林峰和徐翰文等人的严厉批评与初步整风得到遏制,但这股暗流并未完全平息。部队规模的急剧扩张、成分的复杂化(大量新兵、改编的地方武装、转化的伪军),使得原有的政治工作体系承受着巨大压力。一些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如同潜藏的礁石,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依然构成威胁。

林峰敏锐地察觉到,仅仅依靠纵队自身的力量,尤其是当他和徐翰文等主要领导人也需要不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时,难以彻底完成这场“灵魂深处的革命”。个别支队主官对频繁抽调物资支援兄弟部队仍有微词;部分由伪军转化的连队,旧军队习气复发,官兵关系紧张;甚至少数知识分子出身的新干部,出现了脱离群众、空谈理论的倾向。

“老徐,看来我们之前的整风,只是刮了一阵风,下了点毛毛雨,根子上的问题还没解决。”林峰在指挥部里,对徐翰文坦诚地说道,眉宇间带着一丝忧虑,“思想上的堡垒,比鬼子的碉堡更难攻克。光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恐怕力有未逮。”

徐翰文深有同感:“是啊,尤其是涉及到一些老同志、老骨干的思想转变,需要更高的理论水平和更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我们确实需要上级的指导和支援。”

经过慎重考虑和党委会讨论,林峰亲自起草了一份措辞恳切、反省深刻的报告,通过绝密渠道火速呈送八路军总部和中央。在报告中,他没有居功自傲,也没有隐瞒问题,而是详细汇报了纵队在高速发展下暴露出的种种思想不纯现象,深刻剖析了根源在于政治工作的相对滞后,并郑重请求总部及中央派遣得力政工干部,尤其是经验丰富、党性坚强的政委、指导员,加强纵队领导力量,彻底整顿思想,纯正队伍。

这份不遮丑、不护短的报告,在总部和延安引起了高度重视。几天后,一支精干的政工干部队伍,在一位名叫 李云 的老红军、老政工带领下,抵达了独立第一纵队驻地。李云年纪与林峰相仿,却已是两鬓斑白,眼神沉静如水,举止间带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从容与坚定。他曾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就从事政治工作,经历过最残酷的苏区反“围剿”和长征,理论功底深厚,做思想工作极富耐心和艺术。

欢迎会上,林峰紧紧握住李云的手,语气真诚而沉重:“李政委,可把你们盼来了!我们这儿,军事上打了几场硬仗,算是站稳了脚跟。可这思想上的仗,打得我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啊!部队大了,人心也杂了,一些歪风邪气开始冒头。往后,这铸魂净流、统一思想的重任,就拜托您和同志们了!”

李云沉稳地点头,目光扫过在场的高级干部们,声音平和却带着力量:“林司令员,徐主任,各位同志,我们奉总部和中央之命前来。目的只有一个:协助纵队党委,把我们这支战功赫赫的部队的‘魂’铸得更牢,把‘根’扎得更深,确保它永远是一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铁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其他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以李云为首的政工团队没有急于烧“三把火”,而是首先沉了下去。他们拒绝了隆重的接待,直接背上背包,分头深入到三个主力支队、新兵团、甚至问题反映较多的几个县大队和转化连队中。

李云本人选择了驻扎在“吕梁”支队的一个由原伪军转化而来的连队。他与战士们同吃一锅饭,同睡大通铺,白天一起参加训练劳动,晚上找干部战士逐个谈心。他耐心倾听他们的抱怨、困惑甚至对过去行为的辩解,从不轻易打断,更不扣帽子。渐渐地,战士们发现这位上面来的“大官”没有架子,说话在理,开始愿意向他敞开心扉。

其他政工干部也各显其能,有的重点访谈各级军事主官,了解他们对政治工作的看法和部队管理的难点;有的核查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检查发展党员、组织生活是否规范;有的则走访根据地群众,侧面了解部队的群众纪律和形象。

经过近一个月的深入调研,李云掌握了大量第一手、鲜活的情况。他主持召开了一次由纵队全体营以上干部参加的党委扩大会议。

会议上,李云没有宣读长篇大论的报告,而是用平实的语言,列举了大量调研中发现的具体事例:

“有的同志觉得,咱们纵队家大业大,多留点家底理所当然,支援兄弟部队是‘穷大方’……”

“有的连队,干部还搞‘体罚’战士那一套,官兵隔着一堵墙……”

“还有的同志,文件学了不少,满嘴新名词,可群众家里的疾苦看不见,战士们的思想疙瘩解不开……”

“更危险的是,个别基层党支部,成了‘盖章支部’,组织生活流于形式,起不到战斗堡垒作用……”

每一个事例都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纵队肌体上存在的病灶。会场一片寂静,许多被点到问题的干部面红耳赤,低头反思。

林峰率先表态:“李政委点的这些问题,一针见血!我看,有些问题就出在我身上,对政治工作重视不够,抓得不实。我带头做检讨!从现在起,全纵队上下,必须无条件配合李政委和政工团队的工作,开展一场彻底的、深入灵魂的思想整顿!”

李云的到来和这次切中要害的会议,如同在独立第一纵队内部投入了一颗重磅炸弹。一股强烈的、旨在“铸魂净流”的风暴开始酝酿。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一次,总部是下了决心,要帮助这支强大的部队解决其“成长的烦恼”,将其真正锻造成为一支政治过硬、思想统一、绝对可靠的钢铁雄师。

而与此同时,日军针对“磐石”兵工厂和根据地的“技术绞杀”与经济封锁也日益收紧。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思想暗流,独立第一纵队迎来了自组建以来最严峻复杂的考验。林峰、李云、徐翰文、赵刚等人,能否带领这支队伍,在内外交困中成功实现蜕变,真正成为抗战中流砥柱,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但变革的序幕,已经无可阻挡地拉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