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风起赣南 > 第172章 铁流奔涌星火燎原

风起赣南 第172章 铁流奔涌星火燎原

作者:啊不爱吃香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10:29:17

独立第一纵队的迅猛发展,如同一块投入池水的巨石,其涟漪远不止于自身。林峰和纵队领导层深知,他们并非孤军奋战,他们是八路军、是整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部分。纵队的强大,最终目的是为了驱除日寇,保卫家园,这份力量,必须服务于整体抗战的大局。

尽管自身物资依然不算充裕,尤其是粮食和药品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但林峰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优先保障总部和延安的需求。

每一次大规模战斗后,纵队的后勤部门在进行自身统计的同时,总会专门分拣出一批最精良的缴获物资。

· 武器弹药: 挑选性能最好、磨损最小的日军步枪、机枪、掷弹筒,以及缴获的电台、观测器材等精密设备,打包封装。

· 医疗物资: 将缴获的磺胺、绷带、手术器械等极其宝贵的医疗用品,分出最大份额。

· 特殊物资: 如罐头、压缩干粮、毛毯、军用地图甚至香烟等,凡是对改善总部机关和兄弟部队生活、工作条件有益的,都毫不吝啬。

这些物资,由最可靠的运输部队和精锐的“惊蛰”大队队员分段护送,穿过层层封锁线,源源不断地送往八路军总部和革命圣地延安。随同物资一起送去的,还有林峰亲笔书写的详细战报和根据地建设情况汇报。

当一批包括两门完好的九二式步兵炮和大量炮弹的珍贵物资历经千辛万苦送达总部时,总部首长亲自回电嘉奖:“独立第一纵队不仅仗打得好,更有全局观念,心系中央,是我党的忠诚劲旅,全军的模范!”

这份来自最高层的肯定,极大地鼓舞了纵队全体官兵,也让他们更加明确了奋斗的方向和价值。

“磐石”兵工厂的突破,尤其是“启明星”冲锋枪和“雷公”手榴弹的成功量产,引起了总部的高度关注。八路军武器匮乏,若能推广这些适合敌后兵工生产的新式武器,意义重大。

林峰对此毫无保留。他主动向总部提交了“启明星”和“雷公”的详细设计图纸、生产工艺要点以及实战检验报告。这并非简单的图纸转让,而是包含了“磐石”在试制过程中积累的大量经验、失败的教训以及材料替代方案,是一套完整的、可落地的技术资料包。

很快,总部从延安和太行山根据地抽调了一批精通军工技术的干部和工人,组成“学习团”,秘密抵达独立第一纵队,进驻“磐石”兵工厂。

陈致远、周铁山、沈明轩等人倾囊相授,带领学习团从原材料处理、零件加工到总装调试,进行全流程的观摩和实践。林峰亲自接见学习团成员,勉励他们:“技术是国家的,是民族的!你们把技术带回去,让更多的兄弟部队能造出好枪好弹,多杀鬼子,就是我们最大的功劳!”

数月后,这批“种子”技术人员带着成熟的经验和部分关键工装夹具返回各自单位。不久,在八路军其他几个条件较好的根据地,也陆续响起了“启明星”那特有的连发射击声,“雷公”手榴弹的轰鸣也开始在更多战场上响起。独立第一纵队的“星火”,真正开始了燎原之势。

除了向总部和延安输送物资和技术,独立第一纵队对周边处境困难的兄弟部队,也给予了力所能及的无私支援。

当得知邻近的冀南军区一部因日军残酷扫荡,缺粮少弹,伤员众多时,林峰立即下令,从本已紧张的库存中调拨出一批粮食、弹药和药品,由“惊蛰”大队一个小队护送,强行突破日军封锁线,送到了兄弟部队手中,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在一次配合兄弟军区反扫荡的作战中,林峰主动提出,由独立第一纵队承担最艰苦的阻击任务,吸引日军主力,为兄弟部队转移群众、跳出合围创造有利条件。纵队官兵在优势敌军面前死战不退,付出了不小代价,却保障了兄弟部队和数万群众的安全。

这些行动,赢得了兄弟部队的深深敬意和感激。独立第一纵队“能打仗、顾大局、重情义”的名声在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广为传颂。总部在通报中称赞其“展现了高度的**风格和无产阶级友爱精神”。

“燧人氏”的升华:从个体到集体的链接

随着独立第一纵队与总部、延安以及兄弟部队联系的日益紧密,林峰脑海中的“燧人氏”系统似乎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它不再仅仅是一个服务于林峰个人和独立纵队的辅助工具,其数据分析和推演能力,开始更多地应用于对整体抗战形势的研判,以及思考如何将纵队的经验更有效地贡献于全局。

【检测到宿主及所属单位信念与集体、民族命运高度融合。】

【系统功能外延扩展:‘战略贡献度评估’模块激活。】

【能源水平提升至35%。部分能量似乎来自于更广泛的‘认可’与‘协同’效应。】

林峰能感觉到,当他做出有利于整个抗战大局的决策时,当他看到纵队的努力在更大范围内开花结果时,“燧人氏”系统的运行似乎更加顺畅,提供的视野也更为宏阔。

站在新的起点上,林峰望着根据地方兴未艾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更坚定的信念。独立第一纵队的强大,不是为了割据一方,而是为了汇聚成淹没日寇的汪洋大海中的一股强劲铁流。他们铸造的利剑,护卫着自己的家园,也支撑着整个民族的脊梁。

“告诉同志们,”林峰对身边的徐翰文和赵刚说道,“我们的每一份努力,都不止是为了我们自己。我们多造一粒子弹,也许就能让延安的同志们多一份安全;我们多送一份药品,也许就能多救回一位兄弟部队的战友。抗战是整体,我们永远是这伟大事业中,一颗坚定不移的螺丝钉!”

星火已然燎原,铁流正奔涌向前。独立第一纵队在奉献与担当中,继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也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战传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