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百团显威,砺刃初试 (1940年夏)
黑风峪一战,独立第一纵队不仅粉碎了日军的“冬季肃正”计划,更如同一颗投入华北战局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纵队的名声随着这场以弱胜强的经典破袭战,在八路军内部和周边区域迅速传开。时间进入1940年夏季,一个更大规模的战役风暴正在华北大地酝酿——百团大战。
当八路军总部关于发动大规模交通破袭战的预备命令传达到独立第一纵队时,林峰和纵队领导层既感到振奋,又深知责任重大。他们的位置,正处于正太铁路北侧,是此次大战役的重要一环。
纵队指挥部内,气氛热烈而紧张。总部赋予独立第一纵队的任务明确而艰巨:负责破袭正太铁路阳泉至娘子关段的部分线路,并拔除该区域内的若干日军据点,牵制日军兵力,配合兄弟部队作战。
“总部的战役决心很大!这是对我们全纵队战斗力的一次大检阅!”林峰指着地图上那条象征着日军生命线的正太铁路,目光灼灼,“我们要打的,不仅是几条铁轨、几个炮楼,更是要打掉鬼子的嚣张气焰,打出我们八路军的气势!”
“没说的,旅长!你指哪儿,我们打哪儿!”雷雄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赵刚则更关注细节:“这段铁路鬼子守备严密,据点林立,硬啃伤亡会很大。必须精心组织,发挥我们的长处。”
徐翰文接话:“政治动员要跟上,让每一个战士都明白这次战役的意义,激发最高昂的斗志。”
在“燧人氏”系统的辅助下,林峰对敌情了如指掌。系统提供了该路段日军兵力部署、据点火力配置、巡逻队活动规律的详细分析,并推演了多种破袭方案。
【推荐方案:采取“多点开花,重点拔钉”战术。以地方武装和民兵广泛破路、割电线,制造混乱。主力部队则集中优势兵力,利用夜色掩护,对关键桥梁、车站和孤立据点实施猛烈突击。】
林峰采纳了系统的核心建议,并进行了细化部署:
· “太行”、“吕梁”支队负责对指定区段的铁路线进行大规模破袭,炸毁铁轨、枕木,摧毁通讯线路,并伺机攻击沿线的小型据点。
· “中条”支队配属“利刃”分队和纵队炮兵,负责攻坚拔点,目标锁定在几个位置关键、工事相对坚固的日军中型据点。
· 各武工队、区县独立大队深入敌后,散布疑兵,袭扰日军后勤,迟滞其增援。
· “磐石”作坊全力保障,将库存的“雷公”手榴弹和仅有的几十支“启明星”冲锋枪优先配发给主攻部队。
1940年8月20日晚,百团大战的号角在华北各地同时吹响。独立第一纵队的作战区域,也瞬间从寂静变为沸腾。
夜幕下,无数身影如同潮水般涌向正太铁路。“太行”、“吕梁”支队的战士们和成千上万的民兵、群众,挥舞着铁镐、钢钎,喊着号子,将一段段铁轨掀翻、拧成麻花,将枕木堆积起来点燃,冲天的火光映红了夜空。电话线被成捆地割断,电线杆被拉倒。日军的交通大动脉,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陷入了瘫痪。
与此同时,“中条”支队的重点攻击也开始了。在“利刃”分队的前期侦察和引导下,纵队炮兵对预定目标进行了精准的炮火准备。特别是“飞雷”再次展现了其骇人的威力,巨大的爆炸声往往能将据点里的日军震得晕头转向。
紧接着,装备了“启明星”冲锋枪的突击队员们,如同猛虎下山,冲向被炮火削弱的日军据点。密集的自动火力瞬间压制了敌军的抵抗,“雷公”手榴弹则被大量投入碉堡和工事,巨大的爆炸和纷飞的破片让日军伤亡惨重。
林峰亲临一个主要攻击点附近指挥。脑海中,“燧人氏”系统实时显示着各攻击部队的进展和敌我态势。
【A点攻击受阻,敌军侧翼火力点未被完全压制。】
【b点突破成功,我军已冲入据点核心。】
【预警:监测到日军装甲列车从阳泉方向驶来,预计半小时后抵达我破袭区域。】
“命令A点攻击部队,集中所有掷弹筒和‘飞雷’,给我敲掉那个侧翼火力点!”
“告诉b点的同志,不要恋战,迅速肃清残敌,焚烧物资,然后按计划撤离!”
“通知破路部队,加快速度,鬼子铁甲车要来了!完成后立刻向山区转移!”
他的命令通过电台和传令兵,迅速传达到各个战场。部队的执行力在此刻得到了完美体现。受阻的进攻点很快打开局面,成功的突破点则迅速扩大战果然后果断撤离。
当日军的装甲列车喘着粗气、小心翼翼地驶来时,看到的只有被破坏得面目全非的铁路线和仍在燃烧的据点废墟,以及早已消失在茫茫夜色中的八路军和民兵。
在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独立第一纵队圆满完成了总部赋予的破袭任务,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 破坏正太铁路数十公里,炸毁桥梁3座,拆毁铁轨、枕木无数,割断电话线难以计数。
· 攻克日军据点7处,毙伤俘日伪军8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
· 有效地牵制了阳泉等地的日军兵力,配合了兄弟部队的作战。
更重要的是,部队经历了大规模正规破袭战的洗礼,各级指挥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和部队的协同作战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新式武器“启明星”冲锋枪和“雷公”手榴弹在实战中证明了其价值,虽然数量不多,但它们在关键突击中发挥的作用,坚定了纵队继续发展军工的信心。
“燧人氏”系统在此次战役中也积累了宝贵的大兵团作战数据,其对战场态势的感知和辅助决策能力得到了进一步验证。【能源水平稳定在30%】,一些新的辅助功能隐约出现了解锁的迹象。
战役间隙,林峰巡视着凯旋的部队。战士们虽然疲惫,但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豪情。他走到“利刃”分队面前,看着这些眼神锐利、装备精良的战士,心中一动。
“赵刚,雷雄,”他把两人叫到一边,“这次大战,可以看出,一支精干的、能执行特殊任务的尖刀力量,作用越来越重要。我考虑,将‘利刃’分队进一步扩编,组建一个特种作战大队,直属纵队。人员从各支队和侦察部队中优中选优,装备全力倾斜,训练要更加系统、更加严酷!未来,我们要让鬼子听到这个名字就胆寒!”
赵刚和雷雄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兴奋。“早就该这样了!”雷雄瓮声瓮气地说。
百团大战的烽火仍在延续,独立第一纵队在这场伟大战役中,不仅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更在血与火的淬炼中,磨砺了锋刃,明确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他们知道,更艰巨的任务、更凶残的敌人还在后面,但这支已然成长起来的钢铁雄师,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迎接一切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