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风起赣南 > 第167章 铁打营盘

风起赣南 第167章 铁打营盘

作者:啊不爱吃香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10:29:17

独立第一旅在反扫荡中展现出的顽强战斗力以及在战后表现出的惊人扩张潜力,引起了八路军总部的高度重视。当林峰以“部队扩编急需骨干,根据地发展渴求人才”为由,向总部发出一封情真意切又理据充分的“求援信”后,很快便得到了积极回应

深秋的一天,一支由数十人组成的特殊队伍,在总部警卫部队的护送下,抵达了红旗堡。这些人大多面容黝黑,身形精干,眼神中透着历经硝烟洗礼后的沉稳与坚定。他们正是林峰向总部请求支援的老红军骨干和优秀政工干部。

带队的是原红四方面军的一位老营长,名叫雷雄,性格火爆,作战勇猛,以善打硬仗恶仗着称。与他同来的,还有十几位经历过长征、具备丰富基层管理和作战经验的连排级干部,他们将如同坚韧的钢钉,被充实到新扩编的各支队和县大队中,担任军事主官或副职,将老红军的优良传统和过硬作风带过来。

更让林峰和徐翰文欣喜的是,总部还调来了几位经验丰富的政工干部,领头的是原115师的一位团政治处主任,名叫周治国,作风细致,理论水平高,善于做思想工作和群众工作。他们的到来,将极大地加强根据地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宣传动员能力。

欢迎会上,林峰紧紧握住雷雄和周治国的手:“老雷,老周,你们可是及时雨啊!咱们这儿队伍是拉起来了,可这骨架还不够硬实,魂儿还得再淬炼!往后这带兵打仗、政治工作,可就得多倚仗你们了!”

雷雄声如洪钟:“林旅长放心!总部既然让咱们来了,就是把这儿当成了家!有啥硬骨头,你尽管吩咐!”

周治国则推了推眼镜,沉稳地说:“我们会尽快熟悉情况,把老部队的好传统、好经验,与独立旅的实际结合起来。”

这些老红军和政工干部的到来,如同给快速扩张的独立第一旅注入了强韧的“筋骨”和坚定的“灵魂”。他们被迅速分配到关键岗位:

雷雄被任命为“太行”支队支队长,原支队长改任政委,形成军政互补。

周治国被任命为纵队(旅)政治部副主任,协助徐翰文开展工作,重点抓新建部队的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教育。

其他骨干也分别进入各支队、新兵团担任营连级主官或参谋。

很快,部队的训练场上,除了新兵们的口号声,更多了老红军们粗犷的呵斥和手把手的传授;各级指挥部的油灯下,除了研究敌情的地图,也多了政工干部组织学习、谈心谈话的身影。一种更加深厚、更加扎实的力量,在部队中悄然凝聚。

林峰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决定在全纵队范围内,发起一场“学习老红军传统,锤炼顽强战斗作风”的运动。他在一次营以上干部会议上,以雷雄等老红军的到来为契机,发表了一次极具感染力的讲话,其核心后来被概括为 “亮剑精神” 的雏形:

“同志们!看看雷支队长,看看周副主任,看看我们身边这些从雪山草地、从万水千山杀出来的老红军!他们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一股气!一股逢敌必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豪气!一股不畏艰难,敢于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我们现在兵多了,枪好了,地盘大了,但是这股气,不能丢!反而要更足!”

“什么是独立旅的魂?这就是魂!老红军带来的,不只是打仗的经验,更是这种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

“我要求,全纵队上下,从支队到县大队,从主力连到民兵小队,都要开展向老红军学习的活动!学习他们坚定的信仰,学习他们顽强的意志,学习他们灵活机动的战术,学习他们官兵一致、军民团结的作风!”

这番讲话通过各级政工系统迅速传达下去,并结合实际战例和老红军的亲身经历,形成了生动具体的教育材料。“敢于亮剑,勇于胜利”的口号,响彻根据地的每一个角落,极大地激发了部队的士气和荣誉感。

在总部协调下,除了干部支援,邻近的兄弟部队也根据总部指示,成建制地调拨了几个有战斗经验的连队和一批经过考验的地方武装,补充进独立第一旅的作战序列。这些部队的融入,进一步充实了各支队的实力,特别是弥补了部分技术兵种(如侦察、工兵)的缺口。

至此,独立第一旅(内部已开始使用“纵队”称谓)的编制得到了极大的夯实和优化:

· 主力核心: 下辖“太行”、“吕梁”、“中条”三个齐装满员的野战支队,每个支队实力雄厚。

· 训练基石: 旅直属新兵训练团,负责源源不断输送合格兵员。

· 地方根基: 多个区县独立大队,构成纵深防御和兵员储备网。

· 尖刀利刃: “利刃”特别战术分队,直属旅部。

· 触角延伸: 多支武工队活跃于敌后。

一个主力与地方结合、正规与游击配合、进攻与防御兼备的立体化作战体系已然成型。

军工方面,“磐石”兵工作坊在经历了样枪成功的喜悦后,依然在量产的困境中艰难前行。老红军骨干的到来,也带来了他们对武器保养和战场缴获利用的宝贵经验,与陈致远、周铁山等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形成了互补。

为了解决材料问题,林峰加大了“掘金”行动的力度,更多的武工队和小分队被派往敌占区,目标明确地搜集废旧钢铁、五金工具和可能的机床配件。同时,“燧人氏”系统也在不断提供基于现有条件的材料替代和工艺优化建议(由林峰以“技术研讨”形式提出)。

尽管“启明星”冲锋枪的大规模生产依然遥遥无期,但周铁山带领工匠们,利用改进的热处理技术,使得修复的步枪枪管寿命更长;沈明轩优化的火药配方和引信技术,开始小批量应用于改良型的马尾手榴弹生产,使其威力和可靠性稳步提升。每一步都走得艰难,但每一步都无比坚实。

秋意渐浓,独立第一纵队这片土地上,血脉更加充盈,筋骨更加强健,意志更加统一。林峰知道,他已经拥有了一支远比之前更强大的力量,去迎接那必定会到来的、更加严峻的挑战。老红军带来的不仅是经验和作风,更是一种传承的信念——这支人民的军队,必将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扎根愈深,枝叶愈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