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风起赣南 > 第133章 铁流汇涌

风起赣南 第133章 铁流汇涌

作者:啊不爱吃香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10:29:17

黔东的夏季,山峦叠翠,云雾缭绕。红二军团如同一尾游鱼,在群山碧水间灵活穿梭。经过枫香驿的初步立足和随后数月的转战,这支队伍不仅恢复了元气,更在黔东这片土地上深深扎下了根。

在贺龙、林峰、周安民等人的共同努力下,红军不再仅仅是“流寇”。他们选择了几处地势险要、群众基础较好的区域,建立了小块的游击根据地。在这些区域,他们打土豪、分田地(主要是分浮财和粮食),废除苛捐杂税,成立了工农兵苏维埃政府的雏形——革命委员会。

林峰在这个过程中,将自己的【地脉感知】更多地运用在了民生方面。他帮助群众寻找可靠的水源打井,勘察适合开垦的坡地,甚至利用对地质的微妙感知,规避可能发生山体滑坡的危险区域建设营地。这些“神乎其神”的举动,在朴素的“干人”眼中,渐渐为红军披上了一层神秘而正义的色彩。他们不再仅仅将红军视为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更视其为能带来“好风水”和好日子的“天兵”。

“扩红”工作成效显着。无数像赵虎一样的黔东青年,抱着“跟着红军有饭吃、有地种、不受气”的朴素愿望,踊跃加入队伍。红二军团的兵力得到了切实的补充和发展,队伍规模稳步扩大,甚至超过了离开湘西时的核心人数。新兵们在老战士的带领下,迅速融入集体,接受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革命的种子在黔东的沃土上茁壮成长。

然而,平静的日子总是短暂的。1934年秋,敌人的阴影再次逼近。蒋介石在加紧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的同时,也严令湘、黔、川各省军阀加紧“会剿”活跃在湘鄂川黔边的红二军团(此时已与红六军团取得联系,但尚未会师)以及其他红军部队。

情报如同雪片般传来。黔军王家烈部在蒋介石的严令和援助下,开始调集兵力,从东、北两个方向压来;湘军李觉部也蠢蠢欲动,企图西进;川军郭汝栋部则封锁了长江沿线,防止红军入川。一个新的、规模更大的包围圈正在逐渐形成。

军团指挥部内,气氛再次变得凝重。刚刚喘过气来的红军,又一次面临生死考验。

“敌人这是不让我们过安生日子啊!”贺龙盯着地图上标注的敌军动向,眉头紧锁,“咱们好不容易搞起这点家当,难道又要像在湘西那样,被打得到处跑?”

“情况有所不同。”林峰冷静分析,他的感知能力让他对敌军调动的大致规模和方向有更直观的了解,“我们在黔东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地形也熟悉。敌人虽然来势汹汹,但黔军、湘军、川军之间矛盾重重,各有算盘,难以形成真正铁板一块的合力。这是我们可利用的机会。”

“但硬拼肯定不行。”周安民补充道,“我们兵力虽有恢复,但装备、弹药与敌人相比仍处绝对劣势。根据地初创,还不稳固,无法支撑大规模阵地战。”

“那怎么办?难道放弃根据地,再次转移?”有指挥员提出疑问,语气中充满了不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家园,谁也不愿轻易舍弃。

就在这时,一道期盼已久的电波穿越千山万水,被通讯参谋激动万分地送到了贺龙和林峰面前——是来自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讯息!虽然信号微弱,内容简短,但核心意思明确: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处境日益困难,准备进行战略转移。指令红二、六军团积极策应,在湘鄂川黔边牵制敌军,创造条件,并寻找机会与红六军团会合,共同行动!

这道命令,如同暗夜中的灯塔,为红二军团指明了方向。

“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要转移了!”贺龙的声音带着激动和凝重,“我们的任务很明确:牵制敌人,策应主力!同时,我们要尽快和萧克、王震同志的红六军团会合!两股力量拧成一股绳,拳头才硬!”

目标明确,行动立刻展开。红二军团主力主动跳出开始在黔东形成的包围圈,向黔东与湘西交界处机动,一方面吸引敌军注意力,另一方面积极寻找与红六军团会师的机会。

林峰的【地脉感知】在这一次大范围机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不仅能规避敌军主力,选择最安全的穿插路线,更能隐隐约约感知到远方另一支拥有相似“气质”(坚定的革命信念)的队伍在活动。这种感觉玄而又玄,却极大地增强了军团领导层寻找兄弟部队的信心。

1934年10月(注:历史上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发生于10月),经过一系列惊心动魄的迂回和牵制作战,红二军团与从湘赣苏区突围西征而来的红六军团,在贵州印江县的木黄地区,胜利会师!

那一刻,山峦欢呼,江河沸腾!两支衣衫褴褛却旗帜鲜明的红军部队,如同分别已久的亲人,激动地拥抱在一起!战士们热泪盈眶,欢呼声、口号声响彻云霄。贺龙与红六军团的领导人任弼时、萧克、王震等同志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千言万语都融汇在这历史性的握手中。

林峰站在欢呼的人群中,看着眼前这支瞬间壮大了近一倍的钢铁洪流,心潮澎湃。他的【地脉感知】中,那原本属于红二军团的坚韧“生机”,与红六军团带来的、经过长途征战淬炼的、同样磅礴的“生机”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更加浩大、更加不可阻挡的洪流!他深深地感受到,个人的力量在集体面前是如此渺小,而只有当无数个体的力量为了共同的目标汇聚在一起时,才能创造奇迹。

木黄会师,标志着红二军团力量的极大增强,也揭开了红军长征史上又一壮丽篇章——红二方面军长征的序幕。合并后的部队进行了整编,成立了以贺龙、任弼时为首的总指挥部。战略目标也更加清晰:不再是单纯的游击或建立根据地,而是要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力量,参与到全党全军伟大的战略转移——长征中去,北上抗日,开辟新的局面!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林峰知道,更广阔的天空、更艰巨的挑战、更伟大的征程,就在前方。他和他所属的这支钢铁队伍,已经做好了准备,将革命的铁流,义无反顾地汇入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浩荡洪流之中。长征,进入了新的阶段,他们的脚步,将踏向更远的北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