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风起赣南 > 第52章 根基与深直

风起赣南 第52章 根基与深直

作者:啊不爱吃香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10:29:17

“一线天”大捷的余波,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在老鸦洞内部和整个赣南地区持续扩散、发酵。胜利的喜悦是短暂的,紧随而来的是更加繁重的善后工作、更加复杂的局势以及敌人必然更加疯狂的报复。

峡谷伏击战的战果被迅速清点、转运。缴获的两挺民二十四式重机枪(取代了之前那挺老旧破损的)和大量弹药,极大地增强了“林字营”的火力支柱,被优先配属给机炮班,日夜操练,力求尽快形成战斗力。缴获的步枪、工兵工具和部分完好的筑垒材料(如钢筋、铁蒺藜)被分类入库,前者用于装备新兵和替换损坏枪支,后者则被林峰下令用于加固老鸦洞及其外围哨所的防御工事——“用敌人的骨头,熬制自己的汤药”。

俘虏的十余名工兵和少量敌军士兵,成了新的问题,也是新的机遇。赵永贵再次展现了政委的关键作用。他没有简单地将他们关押或处决,而是进行了严格的甄别和深入的思想工作。对其中出身贫苦、被迫从军、对北边军阀和王连长心存不满的,进行了重点教育,讲述“林字营”的性质和宗旨,并结合他们自身的遭遇进行引导。最终,有七名工兵和五名士兵愿意留下,经过严格审查后,被分别编入技术组和战斗部队,进行观察和使用。他们的专业技能(土木作业、爆破、武器维护)对队伍是宝贵的补充。其余不愿留下的,在经过教育后,发放少量路费遣散。这一举措,再次体现了“林字营”与旧军队的本质区别,也在无形中瓦解着敌军的士气。

牺牲的九名队员被隆重安葬在后山英烈墓园,赵永贵主持了追悼会,将他们的名字和事迹郑重记录,并再次强调了牺牲的意义,激发了生者更大的战斗意志和对根据地的归属感。

“一线天”的惨败,无疑给了“钦差”董某一记响亮的耳光。预期的堡垒推进计划尚未开始便遭受重挫,物资损失惨重,颜面大损。根据无线电监听和外围侦察,瑞金县城及周边敌军据点一度陷入了紧张的戒严和频繁调动中,显然董某在暴怒之余,也在重新评估局势,调整策略。

敌人短期内发动大规模报复性进攻的可能性反而降低了。董某是聪明人,他深知在对方士气正旺、地形熟悉的情况下,贸然进剿很可能再次吃亏。他很可能转向更阴险的策略:进一步加强经济封锁,派遣更多特务渗透分化,并可能调动更精锐的部队,寻求在运动中或者在“林字营”不得不离开根据地作战时,进行决战。

与此同时,苏澈那边的联系也变得更加微妙。在“一线天”捷报通过密电传给对方后,苏澈的回电显得更加“热情”和“具体”。他不仅祝贺了胜利,还“友情提醒”董某背景深厚,此次受挫绝不会罢休,很可能动用更高层的关系调集更多资源,甚至暗示北边可能会增派更具实战经验的正规军分队介入。同时,他再次提出了“加深合作”的建议,表示可以尝试提供更多关于敌军编制、指挥官性格特点乃至部分作战计划的情报,但希望“林字营”能在“适当时候”,配合广州方面在赣南的“某些特定行动”(具体内容语焉不详)。

这近乎**裸的拉拢和利用,让林峰更加警惕。苏澈代表的广州势力,是想将他们这把锋利的刀,彻底纳入其麾下,用于牵制北边力量。合作可以,但绝不能失去自主性。林峰的回电措辞谨慎,表达了感谢,强调了共同对抗北边军阀的大方向,但对“特定行动”不置可否,只表示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酌情考量”。

面对外部压力和林峰对苏澈的警惕,赵永贵提出了一个更深远的建议:“峰哥,我们不能只当一个能打仗的武装团体了。我们现在控制了一定区域和人口,必须考虑如何治理,让根据地的老百姓真正和我们一条心,这样我们才有最坚实的根基,才能不怕任何封锁和渗透。”

林峰深以为然。他授权赵永贵,在巩固现有控制村的同时,开始尝试进行初步的社会改革探索。

1. 减租减息,争取民心: 在已建立稳固控制的几个村庄,由工作队出面,支持贫苦农民与地主进行谈判,推行“二五减租”(减少25%地租),并限制高利贷盘剥。这虽然触动了地主利益,但赢得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贫雇农的衷心拥护。

2. 建立农会,组织群众: 赵永贵指导各村成立秘密的或半公开的农民协会,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不仅便于宣传动员,也便于集中力量兴修小型水利、互助生产,增强根据地的经济韧性。

3. 发展经济,打破封锁: 林峰鼓励控制区内的手工业发展,尤其是纺织、编织、简单的铁木器具加工,并用缴获的银元或盐巴等硬通货进行收购,部分满足队伍需求,也活跃了根据地内部经济。同时,他指示技术组,加大土法提炼硝盐、寻找替代药材的研究力度。

4. 文化教育,启迪思想: 利用战斗间隙,由识字的队员(包括赵永贵和小豆子等人)在村里开办夜校,教农民和民兵识字,宣讲革命道理和国内外形势,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这些举措看似琐碎,却如同涓涓细流,不断加深着“林字营”与根据地民众的血肉联系。越来越多的青壮年主动要求加入队伍或民兵,村民们自觉地为队伍保守秘密、提供情报、运送物资。一个以老鸦洞为核心,以武装斗争为保障,以初步社会改革和组织建设为根基的“红色割据”区域,正在赣南的群山之中悄然成型。

林峰站在加固后的老鸦洞哨位上,望着山下在冬日暖阳下升起袅袅炊烟的村庄,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踏实感。他知道,他们不再是无根的浮萍,而是真正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深根。无论外面的风浪多大,只要根基牢固,他们就有信心搏击风浪,迎接未来更加艰巨的挑战。接下来的,将是如何在这片深耕的土地上,发展壮大,并应对敌人更加复杂和凶险的进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