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风起赣南 > 第137章 铁流先锋

风起赣南 第137章 铁流先锋

作者:啊不爱吃香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10:29:17

湘鄂川黔边的斗争,在1935年秋冬之际进入了最严峻的阶段。蒋介石调集了超过一百三十个团的庞大兵力,构筑堡垒,步步为营,对红二、六军团发动了空前规模的“围剿”。敌军采取稳扎稳打、四面压缩的策略,红军的活动区域日益缩小,物资补给极度困难,形势危如累卵。

桑植县刘家坪,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内,决策者们面临着自木黄会师以来最艰难的抉择。根据地已难以坚守,必须进行战略转移,跳出敌人的堡垒圈,寻求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方向,再次成为争论的焦点。

“中央红军已北上陕甘,我们留在这里,只能是坐以待毙!”任弼时语气沉重,“我们必须走,而且要快!”

“往哪里走?”有指挥员问道,“东、北两面是敌军重兵,西面是湘江天险和更多敌军,南面……”

“向南!”贺龙的声音虽然因伤病有些虚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只有向南!突破澧水、沅江,进入湘中,威胁长沙,打乱敌人的部署,然后伺机转向黔东,再图发展!”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的计划,意味着要向敌人防守相对严密、但也是其必救的腹地挺进。

战略方向确定,具体的突围重任,落在了选择突破口和先锋官的身上。这次突围,关系到全军生死,先锋必须是一把最锋利、最可靠的尖刀,能撕开敌人的严密防线,为全军打开生命通道。

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林峰。他近一年来的表现,尤其是在陈家河等战斗中独当一面的指挥才能,赢得了全军的信任。

“林峰同志,”任弼时代表军委,郑重宣布,“经军委研究决定,由你率领红十七师(由原红六军团主力一部编成,以战斗力强悍着称)及军团侦察支队,担任全军突围先锋!你们的任务是:以最快速度,秘密前进,不惜一切代价,在澧水上游选择渡河点,抢渡澧水,突破敌人第一道封锁线,并建立稳固的桥头堡,掩护主力渡河!”

这是千斤重担!先锋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全军能否跳出包围圈。失败,则全军可能被堵死在澧水以北。

林峰深吸一口气,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他上前一步,挺直胸膛,目光扫过贺龙、任弼时、萧克等首长信任的脸庞,沉声应道:“保证完成任务!十七师就是打光了,也为主力打开通道!”

1935年11月19日,黄昏。林峰率领红十七师及侦察支队,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悄然离开了刘家坪驻地,向东南方向的澧水上游急进。他严格灯火管制,要求部队衔枚疾走,避开大路,专走山间小道。

他的脑海中,不再依赖那玄妙的感知,而是飞速运转着所有关于澧水上游的地形、水文、敌军布防的情报。他选择了地图上一个名为“潭口”的地方,那里河道相对狭窄,两岸山势陡峭,敌人防守可能有所疏忽,而且下游不远就有回旋余地,利于建立桥头堡。

部队经过一夜又一白天的强行军,于次日傍晚隐秘抵达潭口附近。侦察兵回报,对岸果然有敌军一个营的兵力驻守,修筑了简易工事,但警惕性似乎不高。

“不能等!趁敌不备,连夜强渡!”林峰果断下令。他挑选出上百名水性好、作战勇敢的战士组成突击队,亲自进行战前动员:“同志们!全军能否生路,就在我们今晚这一仗!我们是红军的尖刀,就要刺穿敌人的心脏!拿下对岸阵地,为主力开路!”

没有渡船,战士们就借助木筏、门板,甚至抱着木头,在初冬冰冷的河水中,向对岸发起决死冲击。林峰站在岸边一块岩石后,紧握着望远镜,心脏随着突击队的身影在波涛中起伏。枪声骤然响起,对岸敌人发现了渡河部队,火力瞬间覆盖了河面。

“火力掩护!”林峰嘶吼着。红军的机枪、步枪一齐开火,压制对岸火力点。突击队员们冒着弹雨,奋力向前,不断有人中弹沉入冰冷的河水,但更多的人依然顽强地向前泅渡。

第一批战士终于登岸,与敌人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战。林峰见时机已到,立刻命令第二梯队投入战斗,扩大登陆场。他本人也按捺不住,带着警卫员冲过齐腰深的河水,登上对岸,直接指挥巩固阵地的战斗。

血战至黎明,红十七师终于全歼守敌一个营,完全控制了潭口渡口,并迅速向两翼扩展,建立了稳固的桥头堡。林峰站在硝烟弥漫的阵地上,看着脚下奔腾的澧水和对岸正在快速集结的主力部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先锋的任务,完成了第一步

澧水突破的消息,像一声惊雷,震动了敌军。他们没想到红军如此果决,选择的方向如此刁钻。敌人急忙调兵遣将,企图在沅江一线堵住红军。

然而,林峰率领的先锋部队,没有丝毫停留。根据总指挥部命令,他们必须连续作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沅江挺进!部队几乎是马不停蹄,不顾疲劳,向沅江疾奔。

林峰再次展现了他敏锐的战场嗅觉和果断的指挥风格。在分析了敌情后,他判断敌军主力会重点防守沅江的主要渡口,于是再次选择了一个敌人意想不到的地点——洞庭溪。这里水势相对平缓,但远离主要道路,守军力量薄弱。

红十七师以一部佯攻主要渡口,吸引敌军注意力,主力则悄然集结于洞庭溪。同样是夜间,同样是缺乏渡船,战士们再次依靠简陋的器材和血肉之躯,发起了强渡。有了澧水的经验,这次行动更加迅捷。守军一个连几乎一触即溃,红军顺利渡过沅江,撕开了敌人第二道,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道封锁线!

连续突破澧水、沅江,红二、六军团主力得以顺利跟进,跳出了敌人的主要包围圈,进入了湘中地区。林峰率领的先锋,如同一把无坚不摧的锋刃,为全军劈开了生路,其果敢、迅捷和精准的指挥,赢得了全军上下更高的赞誉。

站在沅江南岸,林峰回望北方,他知道,长征路上最艰险的一段才刚刚开始。但他和他麾下的这支钢铁先锋,已经用行动证明,他们有能力在任何绝境中,为革命杀出一条血路!他们的脚步,将继续向南,向着未知的险阻,坚定不移地前进。历史的画卷上,将深深烙下这支先锋部队和他们年轻指挥员的赫赫威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