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风起赣南 > 第132章 黔东星火

风起赣南 第132章 黔东星火

作者:啊不爱吃香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10:29:17

渡过那条作为地理和心理分界线的河流,红二军团仿佛从一场漫长而窒息的噩梦中挣脱出来。尽管身体依旧疲惫,物资依旧匮乏,但脚下不再是吞噬生命的百里荒绝地,头顶的天空也似乎明朗了许多。他们终于进入了敌人统治相对薄弱、群山更为连绵起伏的黔东地区。

然而,轻松仅仅是暂时的。跳出包围圈不等于安全,如何在陌生的环境中生存、立足、乃至发展,是摆在贺龙、林峰等人面前更为严峻的课题。

队伍沿着乌江支流向下游谨慎移动,急需找到一个可以暂时休整、补充给养的地方。林峰的【地脉感知】在相对正常的山川环境中恢复了许多灵敏,他很快锁定了一个名为“枫香驿”的小镇。根据感知和侦察兵回报,这里驻守着黔军一个连和部分地方民团,兵力不强,且镇上有一个小型的粮仓和盐号。

“打掉它!”贺龙毫不犹豫地下令,“我们急需粮食和盐,也需要打个胜仗,提振士气,让这里的敌人知道,我们红军不是流寇,是能打仗的硬骨头!”

此时的红军虽然疲惫,但经过百里荒的淬炼,幸存下来的都是战斗意志极其坚定的骨干。对枫香驿的攻击,由赵山娃的“山魈”队担任尖刀,主力部队随后压上。战斗几乎呈现一边倒的态势。黔军战斗力本就逊于湘军,又猝不及防,加上红军战士怀着为百里荒牺牲战友复仇的怒火,攻势迅猛如虎。不到两个小时,战斗结束,守军大部被歼,小部溃散。

红军缴获了宝贵的粮食、盐巴和少量弹药,更重要的是,获得了进入黔东后的第一个立足点。战士们终于吃上了一顿像样的热饭,虽然只是简单的米饭配盐水,却仿佛是人间美味。

占领枫香驿后,如何对待当地群众,成了关键。部分因为饥饿和长期压抑而红了眼的战士,看到镇上的商铺和富户,产生了“打土豪”补充物资的冲动。甚至有基层指挥员提议,将镇上的物资“集中分配”。

这一次,林峰站了出来,态度异常坚决。百里荒的教训让他深刻认识到,脱离了群众的支持,再特殊的能力也无法保证队伍的长期生存。

“老总,同志们!”林峰在军团党委会上陈述自己的观点,“我们在湘西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初来乍到,如果我们也像敌人一样抢掠,和土匪有什么区别?黔东的群众不了解我们,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让他们知道我们是谁,我们来干什么!”

他引用了自己能力感知到的一种微妙“情绪”——枫香驿的普通百姓在红军入城后,普遍流露出的是恐惧、戒备和冷漠,而非野猪岭群众后来那种带着温度的试探。

“我们必须严格执行纪律!”林峰强调,“所有物资,只没收明确属于反动军阀和罪大恶极土豪劣绅的部分,并且要出具布告,说明理由。对于普通商户和百姓,公平买卖,一文钱也不能少!我们要把红军是穷苦人队伍的道理,用行动做给他们看!”

贺龙虽然渴望物资,但他深明大义,立刻支持了林峰的意见:“林峰同志说得对!咱们红军走到哪里,纪律就要到哪里!谁要是敢违反群众纪律,老子枪毙他!”

命令被严格执行。红军打开官府粮仓,一部分补充军需,一部分当场分发给镇上的穷苦百姓。对于商铺,则用缴获的银元购买所需物资。政治部的宣传员们走上街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讲红军的主张。红军军医开设了临时诊所,为百姓免费看病送药。

枫香驿的群众,从最初的恐惧、怀疑,逐渐转变为好奇、观望,乃至初步的接纳。他们发现,这支衣衫褴褛的队伍,确实和以往见过的任何军队都不一样。

在枫香驿短暂的休整期间,红二军团进行了两件至关重要的工作:扩红和整训。

“扩红”即扩大红军。政治工作人员深入群众,宣传红军的性质和主张。黔东地区山高林密,土地贫瘠,群众深受军阀和地主压迫,生活极其困苦。红军的到来和他们展现出的严明纪律、以及“打土豪、分田地”的承诺,像磁石一样吸引了许多饱受压迫的穷苦青年。赵虎那样的故事在这里重现,许多“干人”(黔地对穷苦人的称呼)青年踊跃报名参军。虽然人数不算爆炸式增长,但一批新鲜血液的加入,有效地弥补了百里荒带来的减员,让队伍的规模得以稳定甚至略有回升,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本地化的信息和兵员。

“整训”则是对现有队伍进行思想和军事上的整顿。总结了百里荒行军和枫香驿战斗的经验教训,强化纪律教育。同时,将缴获的武器和原有的武器进行统一调配,尽量优化装备结构。林峰也根据黔东多山、多雨、多雾的气候和地形特点,提出了一些小队侦察、山地机动的新战术设想,由赵山娃等人组织部队进行适应性训练。

林峰在这个过程中,并未再依赖他的特殊能力去“取巧”,而是更多地参与到具体的战术讨论和群众工作中。他发现自己过去过于依赖【地脉感知】,反而有时会脱离实际。现在,他虚心向本地籍的新战士了解风土人情、地形地貌,与周安民一起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发动群众。这种转变,让他对革命的理解更加深刻,也赢得了更多指战员的由衷尊敬。

休整一段时间后,为避免敌军闻讯合围,红二军团主动撤离枫香驿,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在黔东的群山之间与前来“围剿”的黔军周旋。他们时而集中兵力,吃掉敌人一股孤立之敌;时而分散游击,发动群众,建立秘密的农会和赤卫队。

林峰的【地脉感知】在这样的大范围机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能提前感知到敌军大部队的调动方向,选择最安全的转移路线;能发现隐藏的山谷和洞穴,作为临时休整基地;甚至能通过感知地脉水汽的流动,为部队寻找可靠的水源,避免了在陌生地域因饮水不洁导致的非战斗减员。

当然,他并非全知全能。一次,他感知到一处山谷看似安全,却忽略了当地一种特有的毒蜂巢穴,导致先头部队被蜇伤多人。这次小挫折再次提醒他,能力必须与实地侦察和经验相结合。

在红军的宣传和实际行动影响下,黔东地区的革命星火被逐渐点燃。越来越多的“干人”开始相信,这支叫做“红军”的队伍,或许真的能改变他们世世代代被压迫的命运。红二军团在这片新的土地上,如同鱼入大海,虽然依旧面临重重困难,但终于摆脱了被动挨打的局面,初步站稳了脚跟,为后续更大范围的战略转移(长征)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力量。

队伍在流动中成长,在战斗中壮大。那面历经磨难、弹痕累累的红旗,在黔东的青山绿水间,猎猎飘扬,宣告着一支钢铁队伍的涅盘重生。而林峰,这位曾经的“特殊人才”,也在血与火的洗礼和群众工作的实践中,真正成长为一名信念坚定、能力全面、懂得将个人力量融入集体事业的优秀红军指挥员。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方向,从未如此清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