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风起赣南 > 第120章 艰难

风起赣南 第120章 艰难

作者:啊不爱吃香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10:29:17

莽莽武夷支脉,山高林密,沟壑纵横。红二军团残部如同涓涓细流,最终汇入这片苍翠而贫瘠的“新家”。与原先经营多年的核心根据地相比,这里几乎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或者说,是一片被遗忘的角落。人烟稀少到极致,偶尔能在深山里发现一两处几乎与世隔绝的棚户,居住着以狩猎和采集为生的“山民”,他们对突然涌入的、衣衫褴褛却纪律严明的军队,充满了原始的警惕与恐惧。

落脚的第一要务,是生存。

各部队按照命令,以连排为单位,分散在数个相对隐蔽、靠近水源的山谷和坡地。没有现成的营房,战士们砍伐毛竹和树木,搭建起极其简陋的“人”字棚或利用天然岩洞稍作修整,便是栖身之所。夜晚,山风呼啸,带着刺骨的寒意,单薄的军装和破烂的毯子根本无法抵御,许多人只能靠挤在一起相互取暖。

粮食危机达到了空前严峻的程度。携带的少量干粮早已耗尽,新的补给线尚未建立,也无处可建。野菜、野果、草根、树皮(主要是较嫩的榆树皮和椴树皮)成了主食。饥饿使得战士们眼窝深陷,步履蹒跚。因误食有毒植物而呕吐、腹泻甚至中毒身亡的情况时有发生。狩猎是补充蛋白质的唯一途径,但枪支弹药奇缺,只能用最原始的陷阱、套索,收获寥寥,且要优先供应重伤员和几乎油尽灯枯的恽代英政委。

疾病,尤其是疟疾和痢疾,在这缺医少药、营养不良、居住环境恶劣的条件下,疯狂地肆虐。每天都有战士在高烧和腹泻的折磨中悄然离世。军团唯一的那位老中医,带着几个临时培训的卫生员,奔波于各个分散的驻地,用仅存的、自己上山采集炮制的草药,进行着杯水车薪的救治。悲恸和无力感,如同山间的瘴气,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林峰所处的军团前指,设在一个相对宽敞、但极其潮湿的溶洞里。滴答的水声不绝于耳,空气里满是霉味和草药熬煮的苦涩。贺龙总指挥的伤势在缺乏有效药物治疗的情况下,恢复缓慢,但他依旧每日坚持巡视各驻地,用他那粗犷的乐观感染着战士们:“同志们,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我们现在这点苦,算个球!只要人在,枪在,山头在,革命的火种就灭不了!”

林峰则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帮助这支队伍在这绝境中“扎根”的工作上。他脑海中那缓慢进化的系统,此刻成为了至关重要的辅助工具。

他更加频繁地使用【地脉感知】,不是为了侦察敌情(敌人暂时还未大规模深入这片不毛之地),而是为了寻找稳定的地下水源和适合开垦的隐蔽地块。他能通过感知土壤的湿度和岩层的蓄水性,大致判断出哪些区域向下挖掘更可能找到水,哪些背风向阳的山坳土壤相对肥沃。他将这些信息标注出来,分发给各部队,指导他们挖掘水窖、开辟小型“秘密田”,抢在秋末种植一些生长周期短的块茎作物,如萝卜和蔓菁。这几乎是绝望中的希望工程,但哪怕只能多收获一点点食物,就可能多挽救几条生命。

同时,他与周安民建立的“岩石通讯”网络,在这分散、闭塞的新环境中,发挥了意想不到的联络作用。几个预设在山巅或关键隘口的“信息石”,成为了各分散部队与指挥部之间传递简单讯息(如“安全”、“发现小股敌探”、“急需草药”)的生命线。虽然信息量极其有限,且受天气和距离影响很大,但至少避免了各部成为完全孤立无援的孤岛。林峰甚至开始尝试利用这种“大地传讯”的原理,结合系统那关于“生物电场”的残缺知识,指导侦察兵尝试用特定的方式惊扰某些区域的鸟群或兽类,通过观察它们的异常飞离或奔走来间接判断是否有敌人靠近。这方法原始而粗糙,却是在没有无线电和足够侦察人员情况下的无奈之举。

【心绪感应】的能力,让林峰更能把握部队的思想动态。他能感受到饥饿和疾病带来的普遍低迷,也能捕捉到少数人心中滋生的绝望和动摇。他将这些情况及时与贺龙和偶尔清醒的恽代英沟通。政治工作以更加灵活和隐蔽的方式开展。没有大型集会,党员干部就利用休息时间,在篝火旁、在田埂边,与战士们谈心,讲述革命先辈在更艰苦条件下的斗争故事,分析当前形势,强调保存力量、等待时机的重要性。他们将军团部仅存的一点盐巴和偶尔猎到的野物,优先分配给病号和体弱者,用行动诠释着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原则。

一天傍晚,林峰在巡查一个位于悬崖下的连队驻地时,看到战士们正围着一个用石板搭成的简易灶台,锅里翻滚着墨绿色的、看不清内容的糊状物。一个年纪很小的战士,小心翼翼地用木碗盛了一点,先是递给了一位靠坐在岩壁下、不断咳嗽的老兵。

“班长,您先喝点,暖和暖和。”

那老兵推辞不过,接过碗,浑浊的眼睛里有点点泪光,他喝了一小口,又把碗推回去:“娃子,你也喝,你们都喝……我老了,不中用了……”

“班长,您别这么说!要不是您教我们认野菜,我们早饿死了!”小战士固执地把碗又推了回去。

这一幕,通过心绪感应,清晰地传递到林峰心中,那其中蕴含的超越血缘的战友之情,以及在绝境中依然保持的人性光辉,让他鼻尖发酸,心中却涌起一股暖流。他能感觉到,系统中那吸收了大量负面情绪(痛苦、绝望)而显得有些滞涩的能量流,因这温暖的一幕而微微波动,仿佛也被这微弱却坚韧的人性之光所触动。

就在这时,周安民带着一脸兴奋,找到了正在沉思的林峰。

“参谋长!好消息!我们派往山外侦察的一个小组,在七十多里外的一个山谷里,发现了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村落,大概有十几户人家,都是躲避战乱和苛捐杂税搬进来的山民!他们自己种了点玉米和红薯!而且……而且他们对我们红军,好像没有敌意,反而……有点好奇!”

林峰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这可能是他们进入这片区域后,发现的第一个潜在的、可以建立联系的群众基点!这不仅仅是粮食的来源,更是情报的来源,是红军能否真正在这片土地“扎根”的关键!

“太好了!”林峰压抑住激动,“告诉侦察小组,绝对不许惊扰群众,更不许拿群众一针一线!先摸清情况,特别是村里有没有管事的人,他们对山外的形势了解多少。我们……必须像对待最珍贵的火种一样,小心地接触他们!”

希望,如同石缝中挣扎而出的一株嫩芽,虽然微弱,却预示着生的可能。扎根的过程,痛苦而漫长,但根须每向下延伸一分,生存的希望便增加一分。在这片新的、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土地上,红二军团开始了它最为艰难的二次创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