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风起赣南 > 第108章 铁幕与抉择

风起赣南 第108章 铁幕与抉择

作者:啊不爱吃香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10:29:17

李文杰冒着极大风险传递回来的详细报告,被交通员以最快的速度送回了红二军团指挥部。当那份带着樟树镇潮湿气息和隐秘战线紧张温度的报告,最终摊开在贺龙、恽代英和林峰面前时,指挥部里的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冰块。

报告的字里行间,清晰地勾勒出那个“徐特派员”徐文甫的狡诈与可疑:主动提供看似真实的情报示好;抛出巨量紧缺药品的诱饵;回避关键渠道信息;态度强硬,急于推进交易;反常地要求交接点靠近苏区……所有这些迹象,都强烈地指向一个结论——这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

“果然是个套!”贺龙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震得茶缸跳了起来,他脸色铁青,眼中怒火燃烧,“狗日的,想把我们的人引出去,一网打尽?还是想摸清我们的边界布防和交通线?做梦!”

恽代英政委的神色同样严峻,他仔细地将报告又看了一遍,沉声道:“这个陷阱的目的,恐怕不止于此。敌人动用‘南昌行营特派调查员’这样的身份来设局,所图非小。他们可能想借此机会,捕获我们高级别干部,打击我军指挥层;也可能想制造我们与敌方人员‘勾结’的假象,进行舆论攻击,破坏我们统一战线的形象;甚至,不排除他们想利用这次接触,向我们传递虚假战略信息,误导我们的判断。”

林峰默默听着,目光停留在报告上李文杰对徐文甫那句“长远考虑”的记述上,心中寒意更甚。他脑海中,那修复缓慢的系统,似乎也因这明确的高风险信号而产生了更清晰的警示波动,虽然依旧无法提供细节,但那种“致命威胁”的预感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强烈。他开口道:“首长们的判断都很准确。这不仅仅是一个战术陷阱,更可能是一个服务于敌人整体‘困扼’战略的毒计。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消耗我们的精力,扰乱我们的决策,甚至从内部动摇我们的信心。李文杰同志的判断是清醒的,这个‘触手’必须立刻收回,绝不能有任何犹豫。”

“立刻通知李文杰,终止一切接触,按预定方案,以最快速度,最安全的方式撤回!”贺龙毫不犹豫地下令。

“是!”周安民立刻领命,转身就去安排。

“触手”行动虽然果断终止,避免了可能的损失,但带来的阴影却挥之不去。敌人手段的阴险和无所不用其极,让指挥部里的每一个人都感到心情沉重。而这,似乎仅仅是一个开始。

几乎就在“触手”行动报告送达的同时,来自中央军委和中革军委的通报,以及周安民情报系统从其他渠道汇总的信息,都指向了一个更加严峻的现实:敌人正在实施一项规模空前的、系统性的经济与军事双重绞杀计划。

通报中指出,蒋介石已严令各“围剿”部队,采取“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策略。在军事上,继续稳固堡垒推进,组织“别动队”深入骚扰,并开始有意识地采取一种新的战术——“放血”战术。即不再追求一次性歼灭红军主力,而是通过频繁的、中小规模的接触和战斗,利用其兵力、火力和补给优势,持续不断地给红军造成伤亡和消耗,尤其注重杀伤红军的技术骨干和老兵,企图以此慢慢“放干”红军的有生力量。

在经济上,封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密程度。不仅严格禁运一切战略物资,连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如食盐、布匹、药品的流通也受到极端控制,并在苏区周边强行推行“计口售盐”、“连坐保甲”等制度,企图从根本上扼杀苏区的经济活力。同时,加大了对苏区腹地的空中侦察和骚扰性轰炸,破坏春耕生产,制造恐慌。

一幅巨大的、冰冷的铁幕,正从四面八方缓缓合拢,不仅要禁锢红军的行动,更要窒息苏区的生机。

指挥部的气氛降到了冰点。生产自救运动刚刚铺开,效果尚未显现,而敌人新的“放血”战术和经济绞杀,却像两把无形的锉刀,每天都在磨损着红军和苏区的生命力。部队的伤亡在持续增加,尤其是那些经验丰富的班排长和老兵们的损失,令人痛心疾首。根据地的物资储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伤病员的呻吟声仿佛就在耳边。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贺龙在指挥部里来回踱步,像一头被困的雄狮,“天天被动挨打,看着战士们流血牺牲,看着根据地一点点被耗干,老子心里憋屈!”他猛地站定,看向林峰,“林参谋长,你是咱们军团的脑子,你倒是说说,面对敌人这‘堡垒’加‘放血’加‘困毙’的组合拳,我们到底该怎么破局?难道就只能这样硬挺着,看谁先倒下吗?”

恽代英也投来期待的目光。他知道,林峰不仅战术眼光独到,往往在战略层面也能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意见。

林峰感到肩上的担子从未如此沉重。他走到地图前,目光缓缓扫过那被蓝色堡垒线和箭头重重包围的红色区域。脑海中,系统那缓慢的修复进程,在这种巨大的战略压力下,似乎也陷入了一种凝滞。它无法提供破局的妙计,只能隐约地、模糊地感应到那来自四面八方的、不断增强的压迫感,以及苏区内部那虽然坚韧却在被不断削弱的“抵抗意志”。

他沉默了很久,大脑如同高速运转的机器,分析着各种可能性,又一一否定。直接突围?外线作战?在敌人重兵环绕、堡垒林立的情况下,无异于自杀。集中兵力,寻找敌人一路决战?敌人现在极其谨慎,根本不给这样的机会,反而会利用红军集结时进行轰炸和侧击。分散游击?固然能保存部分力量,但意味着放弃根据地,放弃人民群众,这与中国革命的道路背道而驰,也绝非中央所允许。

似乎,真的陷入了一个无解的困局。

“总指挥,政委,”林峰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冷静到极致的分析,“目前看来,敌人这套组合战术,确实击中了我们的要害。他们利用绝对的国力优势,和我们打一场我们最不愿意打的消耗战、持久战。从纯军事角度看,短期内,我们很难找到一举打破其整体战略部署的有效手段。”

贺龙的眉头拧成了疙瘩,恽代英的眼神也黯淡了一分。

“但是,”林峰话锋一转,手指用力地点在地图上代表苏区腹地的位置,“破局的关键,也许并不完全在军事上,至少不在一两次战役的胜负上。敌人想困死我们,耗干我们,那么,我们生存和战斗的基础是什么?是这片土地,是这片土地上支持我们的人民!只要根还在,只要民心还在,我们就还有希望,敌人就永远无法真正征服我们!”

他的声音逐渐提高,带着一种信念的力量:“所以,我认为,在当前阶段,我们除了在军事上继续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尽可能杀伤敌人、保存自己,避免落入敌人‘放血’的节奏之外,必须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巩固根据地、深入发动群众、坚持生产自救上来!这不是退缩,这是在为未来的反击积蓄最根本的力量!我们要让每一个村庄都成为敌人无法轻易吞下的硬骨头,要让每一片田野都能为坚持斗争提供哪怕微薄的粮食,要让每一个群众都成为我们的耳目和屏障!”

“同时,”林峰的目光变得深邃,“我们绝不能放弃在战略层面寻找转机的努力。敌人的堡垒并非没有弱点,漫长的战线必然存在衔接不畅和补给困难的问题;敌人内部也绝非铁板一块,派系倾轧、官兵矛盾、与地方势力的冲突,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缝隙。‘微光’虽然灭了,‘触手’虽然收了,但寻找缝隙的努力不能停!情报工作要更加深入,眼光要放得更远,不仅要盯着江西,还要关注福建、湖南,乃至敌人统治的核心区域,寻找任何可能引起敌人战略被动的机会!”

贺龙和恽代英听着,眼中的光芒重新凝聚起来。林峰的话,没有提供立刻破敌的妙计,却指明了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红军应该坚持的根本方向和可以采取的务实策略。

“立足自身,发动群众,保存力量,等待时机,寻找缝隙……”恽代英缓缓总结道,“这或许就是我们当前唯一正确,也是最艰难的选择。”

“他娘的,那就跟敌人耗下去!”贺龙一拳砸在掌心,眼中重新燃起斗志,“看谁先撑不住!传令各部队,调整战术,以营、连为单位,灵活出击,专打敌人的软肋和补给线,避免正面硬拼!地方上的工作,政治部要全力抓起来,生产自救运动要见到实效!告诉同志们,现在是考验我们意志的时候了!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命令下达,红二军团这艘在惊涛骇浪中航行的战舰,再次调整了航向,以一种更加坚韧、也更加悲壮的姿态,迎向那似乎无边无际的黑暗与风浪。林峰知道,最艰苦的岁月,或许才刚刚开始。而他脑海中的系统,那缓慢到几乎停滞的修复,能否在这黎明前最深的黑暗中,迎来一丝破晓的契机?无人知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