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规则怪谈:活着太难 > 第28章 《槐树下的替身》(2)慢慢了解

意识重新回笼时,杜明发现自己躺在冰冷的土炕上。

鼻尖萦绕的草药味比昨天更浓了,还混着一股淡淡的霉味,像是从炕席缝隙里钻出来的。他动了动手指,关节僵硬得像生了锈,浑身的骨头都在疼,尤其是后颈,像是被钝器反复敲打过。

“醒了?”

堂哥的声音在门口响起。杜明猛地绷紧身体,昨天那张咧开诡异笑容的脸瞬间浮现在眼前,他几乎是条件反射地往炕里缩了缩,后背撞在冰冷的墙壁上。

门被推开,堂哥端着一个豁口的粗瓷碗走进来,碗里冒着热气,散发出米粥的香味。他的脖子好好地立在肩膀上,眼睛里带着正常的疲惫,左手小指上的纱布换了新的,没再渗出血迹。

“别怕,是我。”堂哥把碗放在炕边的矮桌上,声音放得很轻,“昨天……委屈你了。”

杜明盯着他的眼睛,看了很久。那双眼睛会眨,瞳孔的颜色是正常的深褐色,里面映着他的影子,带着真切的担忧。他又悄悄瞥了眼堂哥的后颈,衣领遮住了那里,看不见是否有洞。

“我……”杜明张了张嘴,嗓子干得发疼,“昨天是怎么回事?”

堂哥拉过一张小板凳坐下,从口袋里摸出烟盒,抽出一支却没点燃,只是夹在指间转着。“你晕过去了,我把你背回来的。”他顿了顿,眼神沉了下去,“那些东西……没追过来。”

“那些东西……到底是什么?”杜明追问。他想起槐树下那些脖子反转的“人”,想起屋里那个假爷爷,胃里又是一阵翻腾。

堂哥的手指停住了,烟卷被捏得变了形。“村里老人管它们叫‘替身’,”他低声说,“说是……山里的东西,趁人不备,就会变成你的样子,钻进家里来。”

“山里的东西?”杜明皱起眉。这个村子背靠一片连绵的青山,小时候大人总说山里有“脏东西”,不让小孩靠近。他一直以为是吓唬人的话。

“嗯,”堂哥点点头,把烟卷重新塞回烟盒,“最早出现‘替身’,是在三个月前。”

他的声音放得更低了,像是怕被什么听见,开始慢慢讲述。

三个月前,村东头的李老五去山里砍柴,天黑了才回来。他说在山里看见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人,蹲在石头上啃生肉,眼睛是白的,没眨眼。当时没人信他,都笑他是砍柴累糊涂了,产生了幻觉。

但从那之后,怪事就接二连三地发生。

先是王寡妇家的鸡,一夜之间全死光了,死状离奇,脖子都被拧断了,却一滴血都没流。王寡妇吓得哭了半宿,说头天晚上看见院里站着个穿红棉袄的女人,背影和她年轻时候一模一样。

接着,是村西头的老木匠。他儿子说,有天半夜看见爹坐在炕沿上,背对着他,后颈上有个洞,里面黑糊糊的,还在动。他喊了一声,“爹”猛地回头,脸还是爹的脸,眼睛却全白了,咧开嘴冲他笑,牙齿白得发青。第二天,老木匠就不见了,屋里只剩下一摊黑乎乎的粘液,像被太阳晒化的沥青。

“从那以后,村里就开始人心惶惶,”堂哥的声音带着颤抖,“大家发现,那些‘替身’很像,像到……分不出真假。但它们总有破绽。”

“什么破绽?”杜明追问。

“不会眨眼,”堂哥伸出手指,点了点自己的眼睛,“瞳孔颜色浅,像蒙着雾。还有……它们学不会人的小动作。比如我爷,一辈子吃饭爱吧唧嘴,那个‘替身’却吃得安安静静。还有你三叔公,他年轻时打仗伤了腿,走路一瘸一拐,昨天那个……走得太稳了。”

杜明想起昨天的三叔公,确实没看出腿有问题。他又想起那个假爷爷,僵硬的动作,整齐的牙齿,还有米饭里的动物毛发……那些破绽其实很明显,只是当时太慌乱,没来得及细想。

“那真的三叔公……”杜明的声音有些艰涩。

堂哥低下头,沉默了很久,才从喉咙里挤出一句:“前几天没的,后颈有个洞,我把他埋在山里了。”

屋里陷入了死寂,只有窗外的风声,呜呜咽咽的,像有人在哭。

过了好一会儿,杜明才缓过神来:“我爷……真的昨天没的?”

“嗯,”堂哥点头,眼圈红了,“早上发现的,在门槛上坐着,头歪着,像是睡着了。后颈有个洞,不大,圆圆的,边缘很整齐,像是……被什么东西钻透了。”他顿了顿,“我没敢声张,怕被‘替身’知道。本来想等你来了,一起把他葬了。”

杜明的心沉了下去。他逃离这个村子十年,总以为有的是时间回来尽孝,没想到再见,已是阴阳两隔。而且是以这样诡异的方式。

“那些‘替身’为什么要这么做?”杜明不解,“它们取代了人,又想干什么?”

“不知道,”堂哥摇头,“但村里老人说,它们要找齐所有‘离开的人’。”

“离开的人?”杜明愣住了,“什么意思?”

“就是像你这样,从村里走出去,在外面定居的人,”堂哥看着他,眼神复杂,“这三个月,已经有三个在外打工的人回来了,回来后没多久,村里就多了他们的‘替身’,而他们本人……就不见了。”

杜明的后背瞬间冒出一层冷汗。他想起昨天那个“堂哥”说的话——“我们一起回家啊”。原来它们的目标,是所有离开村子的人。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杜明的声音发颤,“那些‘替身’知道我回来了,肯定不会放过我。”

“躲起来。”堂哥的眼神变得坚定,“村里还有几个没被‘替身’盯上的人,我们聚在老祠堂里,那里……相对安全。”

“老祠堂?”杜明想起那个地方。村子最东头的老祠堂,供奉着村里的祖先牌位,小时候他最怕去那里,阴森森的,总觉得暗处有眼睛在盯着。

“嗯,”堂哥点头,“祠堂的门是用老槐木做的,据说能挡住那些东西。而且……祠堂里有个老人,他知道的比我们多。”

“谁?”

“陈瞎子。”

杜明的记忆里,陈瞎子是个独居的老人,据说年轻时进山打猎,被什么东西伤了眼睛,从此就瞎了。他住在祠堂旁边的小屋里,靠村里人接济过活,平时很少出门,性格孤僻得很。

“他知道什么?”

“不知道,但他前几天找到我,说让我务必把你藏好,还说……‘替身’怕三样东西。”堂哥说,“他让我等你醒了,带你去见他。”

杜明犹豫了一下。一个瞎眼的老人,能知道什么?但现在,他好像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我先带你去祠堂,”堂哥站起身,“那里有吃的,也安全些。等天黑透了,再去找陈瞎子。白天……那些东西活动得更频繁。”

杜明点点头,挣扎着从炕上爬起来。刚站到地上,就觉得一阵头晕目眩,后颈的疼痛也加剧了。堂哥连忙扶住他,从桌上拿起那个粗瓷碗:“先喝点粥,垫垫肚子。”

碗里的米粥熬得很稠,还放了点咸菜。杜明确实饿了,接过碗狼吞虎咽地喝起来。粥的温度熨帖着空荡荡的胃,让他稍微缓过劲来。

“这粥……”杜明忽然停下了,他尝到一丝奇怪的味道,像是……血腥味,很淡,但确实存在。

“怎么了?”堂哥看着他。

“没什么。”杜明摇摇头,把剩下的粥喝完了。也许是自己太紧张,产生了错觉。

堂哥收拾好碗筷,从墙角拿起一把锈迹斑斑的柴刀递给杜明:“拿着,防身。”

杜明接过柴刀,冰冷的金属触感让他稍微安心了些。刀很沉,刃口虽然锈了,但依然锋利。

“我们从后门走,绕着墙根走,别让人看见。”堂哥压低声音,“现在村里的‘替身’越来越多,说不定哪个角落里就有眼睛盯着。”

他推开里屋的后门,一股潮湿的泥土味涌了进来。门外是一条窄窄的小巷,两边是高高的土墙,墙头上长满了野草,阳光只能从墙缝里挤进来,在地上投下细长的光斑。

“跟紧我,别出声。”堂哥叮嘱道,率先走了出去。

杜明握紧柴刀,跟在他身后。小巷里很安静,只能听见两人的脚步声,还有墙头上野草被风吹动的沙沙声。他的心跳得很快,总觉得身后有人跟着,每走一步都忍不住想回头看。

路过一户人家的院墙时,杜明听见里面传来咳嗽声,很苍老,像是患了重病。他下意识地停下脚步,透过墙缝往里看。

院子里,一个老太太正坐在小板凳上晒太阳,手里拿着一根缝衣针,在缝一件小孩的衣服。她的动作很慢,一针一线,看起来很正常。

“别看。”堂哥拽了他一把,声音压得极低。

杜明刚要收回目光,就看见老太太抬起头,朝着墙缝的方向“看”过来。她的眼睛是浑浊的白色,没有瞳孔,显然是个瞎子。但她的嘴角,却咧开了一个诡异的笑容,手里的缝衣针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扎进了自己的手背,鲜血顺着指缝流下来,染红了那件小孩的衣服,她却像没感觉到一样,依旧缝着。

杜明吓得捂住嘴,差点叫出声来。

“快走!”堂哥拉着他,快步往前走。

走出小巷,前面是一片光秃秃的打谷场,场边堆着高高的麦秸垛。穿过打谷场,就是老祠堂了。

祠堂的门紧闭着,朱红色的漆皮剥落了大半,露出里面的木头纹理,像老人皲裂的皮肤。门楣上挂着一块牌匾,写着“杜氏宗祠”四个大字,字迹已经模糊不清,被风雨侵蚀得只剩个轮廓。

堂哥走到门前,轻轻敲了三下,停顿一下,再敲两下。这是暗号。

过了一会儿,门从里面拉开一条缝,露出一双警惕的眼睛。是村里的二柱子,小时候总跟在他屁股后面玩。

“是我。”堂哥低声说。

门被拉开了,二柱子把他们拉进去,又迅速把门关上,插上沉重的木门栓。门栓落下的声音在寂静的祠堂里回荡,像是在隔绝两个世界。

祠堂里很暗,只有几缕阳光从屋顶的破洞里漏下来,照亮了空中飞舞的尘埃。正对着门的是一排供桌,上面摆满了密密麻麻的牌位,牌位前点着蜡烛,火苗在微风中摇曳,映得那些牌位的影子忽明忽暗,像是活了过来。

供桌旁边,还坐着几个人。有王寡妇的儿子小石头,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脸色苍白,抱着膝盖缩在角落里;有村里的赤脚医生刘大夫,正拿着一个小本子,不知道在写什么;还有一个中年妇女,是村西头的张婶,她的丈夫前几天变成了“替身”,被她用扁担打死了,此刻她正呆呆地坐在地上,眼神空洞。

“明哥,你醒了。”小石头抬起头,声音带着哭腔。

杜明点点头,心里沉甸甸的。这就是村里仅存的活人了吗?加起来还不到十个。

“刘大夫,他后颈的伤怎么样?”堂哥朝刘大夫喊道。

刘大夫放下本子走过来,他戴着一副老花镜,镜片很厚,看不清眼睛。他让杜明坐在一个小马扎上,撩起他的衣领。

后颈传来一阵冰凉的触感,杜明忍不住缩了一下。

“还好,只是有点红肿,没破。”刘大夫的声音很平静,“昨天应该是被‘替身’打了一下,没下死手。”

“没下死手?”杜明不解。

“它们好像……要活捉。”刘大夫推了推眼镜,“之前失踪的人,都没找到尸体,只有一摊粘液。但被‘替身’打伤的人,伤口都不致命。像是……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这个比喻让杜明浑身发冷。

刘大夫从药箱里拿出一瓶药酒,倒在手心搓热,轻轻按在杜明的后颈上。药酒带着一股辛辣的味道,刺激得皮肤发烫,疼痛却减轻了不少。

“陈瞎子说,等天黑了,让你过去找他。”刘大夫一边按摩,一边说,“他好像有很重要的事情告诉你。”

“告诉我?”杜明愣住了,“为什么是我?”

刘大夫没说话,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

堂哥走过来,递给杜明一块干粮:“先垫垫,晚上去找陈瞎子,我陪你一起去。”

杜明接过干粮,是用玉米面做的,很硬,带着点酸味。他咬了一口,慢慢嚼着,心里却翻江倒海。

为什么是他?陈瞎子到底知道什么?那些“替身”为什么非要找离开的人?还有他爷的死,三叔公的死,村里那么多人的死……这一切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夕阳的余晖透过屋顶的破洞,在地上投下最后一道光斑。祠堂里的蜡烛越烧越短,影子拉得越来越长,那些牌位在摇曳的烛光中,仿佛真的在注视着他们,眼神里带着悲悯,又像是……警告。

杜明握紧了手里的柴刀,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他知道,今晚去见陈瞎子,可能会解开一些谜团,但也可能……会陷入更深的危险。

但他没有选择。想要活下去,想要知道真相,他必须去。

夜幕,开始慢慢降临。祠堂外,传来了奇怪的脚步声,咚咚的,像是有人在用脚后跟走路。还有尖细的、像指甲划玻璃的声音,在低声呼唤着什么。

那些“替身”,又开始活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