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 > 第100章 珊瑚伪物语 (さんご にせものがたり)

送走京都的敕使,了却一桩大事的虎千代,难得有了几分闲情。他并未沉溺于享乐,而是将那份掌控天下的精密心思,用在了检视饿鬼队老班底的习字课上。

昔日战场上嗷嗷待哺的雏鸟,如今已是他羽翼下初展锋芒的武士。其中尤以佐助兄弟最为勤勉,自蒙赖陆公赐姓“木下”这等荣光后,习字临帖便成了他们最大的嗜好,笔下最常摹写的,竟是《平家物语》、《太平记》这等历代军记。

更难得的是,木下三兄弟已能清晰地分辨战阵斩获的细微差别,将“阵斩”、“追斩”、“擒斩”与“讨ち取り”分门别类,记录得一丝不苟,俨然有了几分史官的严谨架势。

相比之下,那个被虎千代祖母收为犹子、赐苗字“水野”的平八郎,却好似犯了癔症。得了这般恩遇,他不思精进武艺韬略,整日埋首抄录的,尽是些流传于吉原、浅草一带的市井和歌,词句间总透着几分难登大雅之堂的俚俗艳意,叫人看了哭笑不得。

而众人中练武最卖力的柴田胜重,自一介农兵跃升为武士后,竟也提起了笔。他写下的并非兵法韬略,而是一部半是私记、半是自叙传的杂文,文字质朴,甚至粗粝,却将往昔的困苦、战场上的惶恐与搏杀,描绘得如在目前。

有趣的是,每每赖陆公因政务缠身而愁眉不展时,只消取来柴田的手习草稿翻上两页,览其憨直言语,描摹其抓耳挠腮、奋力组织词句的模样,总能引得这位主公开怀一笑。

而柴田无论是记载些什么,总会以这样的一句作为开头:“俺是柴田,俺爹没读过书更不知道苗字和通字是啥,于是俺爹就叫俺柴田,仿佛是有了个武士当儿子。现在俺得了柴田为家名,全名柴田忠重便是俺了。”

而后赖陆公修长的手指轻轻捻动纸页,划到介绍九尺珊瑚那一行,只见上面这般写着:

赖陆公那尊让京都敕使都惊掉乌帽子的“赤珊瑚立”,哪是什么南海神物——九尺也好,十尺八分也罢,哪怕想要两丈五尺七寸二分五厘,只要拎着铁锤去柳生新左卫门那堵烂墙跟前敲下来就行,唯一要注意的是,别让断在里面的玉钢条露出来,坏了“神物”的体面。

要说所谓的神物,还要从赖陆公把关八州刚平定的时候说起。当时柳生这小子总算收起了搞玻璃、造南蛮皂的心思——还记得他第一次用猪油和草木灰弄出的“猪味灰砖”,还差点被赖陆公按在泥地里打。这次他拍着胸脯说要“搞点实在的”,转头就盯上了所谓的“水泥”。

一开始俺是不懂,啥叫水泥,俺以为他明白,可后来俺才知道他连原料都摸不准。他开始给俺吹,说“水泥就是烧石头”,扛着军营做饭的大铁锅就往空地上跑。

石头是从町外河滩捡的,捡的石头有的巴掌大,有的碎得像米粒。他自己既没力气,还没人帮忙,砸了没两下,就一股脑倒进锅里烧。

柴火添了一捆又一捆,铁锅烧得通红,石头却半点要“成灰”的意思都没有,反倒把锅底烧出好几道裂纹,后来伙夫发现煮米汤都漏,举着锅铲追了他半条町,要不是佐助拦着不让揍他,估计坟头草都一人高了。

俺当时正蹲在河边洗兵器的血,瞅见柳生样抱着脑袋就往这边跑,后襟还滴着白花花的米汤,跟条刚从米缸里捞出来的泥鳅似的。伙夫大叔举着锅铲在后面喊“赔我铁锅!”,声音震得河边的青蛙都蹦进水里。

而后他借了俺一吊钱,赔了人家的铁锅,可他还是没学乖。就那么接连烧坏了三口铁锅,柳生也始终没放弃,蹲在河边对着石头发愁时,正好遇上烧陶工匠的小儿子路过。

那孩子看他蹲了半天,忍不住说:“柳生样,您这么烧,石头哪能坏啊?得用土窑,烧上几天几夜才行。”说着就指了指江户城远处那座废弃的土窑——那是早些年北条家烧瓦剩下的,早没人管了。

柳生眼睛一下子亮了,当天就扛着石头往土窑跑,还偷偷摸了把军营的火石。结果土窑一烧起来,烟冒得比战场的狼烟还大,连远在本丸的山林奉行多目昌吉都被呛来了。

那时俺不知道,就蹲在废弃土窑边捡石头渣打水漂玩——柳生样烧了半天石头,就掉这么点碎渣。忽听一阵脚步声,抬头一看,是山林奉行多目大人,带着几个手下来了,手里还攥着查山阴良竹的册子,脸沉得像要下雨。

“好个偷砍竹子的贼!敢私用土窑烧炭!”多目大人老远就喊,手按在刀鞘上。俺心里咯噔一下,刚想解释,柳生样已经吓得一蹦,死死扒着窑门,唾沫星子喷得老远:“谁偷竹子烧炭!我这是高温煅烧!现代建材的基础操作!阿呆!在下这是给赖陆公造混凝土城墙用的!这是现代科学知识!你们这群古代人太愚昧,得尊重科学!”

俺听着“混凝土”“科学”这些词,跟听南蛮人说话似的,懵得直挠头。多目大人也愣了愣,大概也没听过这些怪词,可“愚昧”俩字他听清了,脸瞬间黑透,抬手就给了柳生样一耳光,打得柳生样嘴角冒血:“竖子敢辱我!”接着冲手下喊“捆了!”,俩武士立马扑上去,把柳生样按在泥里,绳子捆得跟粽子似的。

柳生样还嘴硬,被按在地上还喊“科学不是愚昧!你们懂个屁!”,多目大人气得又踹了他一脚,才吩咐人:“派快马去本丸报赖陆公,就说抓了个胡言乱语的狂徒,还敢辱我武人!”

俺蹲在旁边瞅着,心里直犯嘀咕:这“科学”到底是啥?咋比偷砍竹子还招揍?柳生样这顿打,怕不是白挨了。

等柳生挨了毒打被押送本丸时,赖陆公正和督姬看舆图。他一把抓住赖陆公的袖子,连话都说不利索:“赖陆公!我找到烧石灰的法子了!有了石灰就能造水泥!有了水泥就能造钢筋混凝土城墙!比小田原的墙还结实!”

赖陆公那会儿也没见过水泥,拿起柳生带来的一点“窑灰”捏了捏,没说话。旁边的督姬倒先笑了,手指戳了戳那灰:“这不就是石灰嘛?前几年修江户城堞墙时用过,有什么稀罕的?”

柳生当时就愣住了,接着突然哈哈大笑,拍着大腿说:“原来督姬様也知道!那更好了!赖陆公您等着,我肯定给您弄出钢筋混凝土的城墙,让关东诸州都看看咱们的新玩意!”

【柴田胜重的手习稿,字迹愈发潦草,仿佛带着当时现场的混乱与激动】

柳生样得了赖陆公的准许,又弄来好多石灰,堆得跟小山似的。可他拌上沙子和水,那东西干了一捏就碎,比俺们乡下夯的土墙还不如。他急得围着灰堆转圈,嘴里念叨着什么“韧性”、“强度”……俺听不懂,就记得他猛地一拍脑袋,眼睛瞪得像铜铃:“对了!加东西!现代……不,古法里加糯米浆,太贵了,这是庆长年间,我一个足轻大将,再玩米浆估计得饿死——”

后来还是俺聪明,告诉他加铁,可他去了铁匠铺,盯着人家烧红的铁块看了半天,又垂头丧气地回来。原来那铁烧红了会软,冷了又硬邦邦,根本没法子跟灰泥混到一块儿。俺蹲在旁边啃饭团,就看他又要犯愁。

还是那个烧陶匠的小子机灵,凑过来说:“柳生样,铁块不成,试试铁锈行不?俺爹烧陶器,想弄出红褐色,就掺铁锈粉。”

柳生样一听,又活了!立刻求人,到处帮人去铁锈,什么刀剑铺的废渣、旧铁炮上的红皮、甚至河边捡来的烂铁片,全给刮下粉来。好家伙,那铁锈粉和沙子、石灰一混,颜色立马变了,成了……成了那种像放坏了、掺了麸皮的黑豆糕的颜色!柳生样还嫌不够,又不知从哪弄来些铁砂,说是要“增加骨料”,搅和进去,那浆子更稠了,颜色也更深。

可这“豆糕”浆它不爱干啊!放在那儿半天,表面一层硬皮,底下还是软的。工匠儿子又说:“柳生样,要不加点石膏试试?听说那东西能催干。”

正商量着,管理米藏的松平秀忠大人喝得醉醺醺地路过,听了两耳朵,就打着酒嗝嚷嚷:“蠢材!光加料顶什么用?干将莫邪怎么铸剑的?得见血!得献祭!没有精血魂魄,哪来的神物?!”

松平大人说完就晃悠着走了,可这话像根钉子,扎进了柳生样的心里。他看看那堆耗费了赖陆公不少钱帛却依旧不成器的“赭石色烂泥”,把牙一咬,对俺说:“柴田,去找!猪血、鸡鸭血……什么都行!”

俺当时心里直嘀咕,这玩意儿能行?可柳生样下了令,俺只好带人去町里的屠宰处,弄来了好几桶腥气冲天的牲畜血。

到了踟蹰崎馆后面空地上,真正的“灌注”开始了,那场面,俺老柴田这辈子都忘不了!

柳生样先是指挥人用木板搭了个一人多高、方方正正的模具,又把那些用脆生生的玉钢条勉强捆扎成的“铁骨头” 架在里面。那铁骨头看着就不结实,节点处都是用皮绳和小铁楔子胡乱固定的。

然后,他把那桶集齐了石灰、沙子、铁锈、铁砂、石膏,最后又兑入黏糊糊动物血的“终极水泥浆”,原本俺只以为“哗啦”一声倒进了模具里。

可问题就从这儿开始了!

俺当时就觉着不对劲。一开始稀得就像是脏水。然后这浆子倒进去,不像和泥,倒像……像煮坏了的浓粥,里面全是疙疙瘩瘩的东西(后来才知道是没混匀的铁砂和骨料),还有好多大大小小的气泡冒不出来,在表面留下一个个窟窿眼。

更糟的是这浆子还分层!沉在底下的铁砂和骨料堆成疙瘩,中间是稀得能流的灰浆,最上面漂着层暗红的血沫子,像把猪血和泥汤混在了一起。

俺蹲在旁边瞅着,就见柳生样用木棍瞎搅了两下,那血沫子被搅得在表面画圈,干了之后竟在墙皮上留下一道道暗红的印子,活像没擦干净的血痕。

没一会儿,底下的铁砂还往下沉,把模具底部压得“吱呀”响,柳生样急得往里面塞碎石灰块,结果石灰块一沾水就“滋滋”冒热气,反而把旁边的灰浆烫得更快干,表面先结了层硬壳,里面的气泡更冒不出来了,在壳底下鼓出一个个小包,像癞蛤蟆的背。

这还不算完。没过多久,那堵墙里面就跟开了锅似的,发出“滋滋”的怪响,甚至还有地方微微鼓了起来!柳生样脸都白了,围着模具直转圈,嘴里念叨:“膨胀了……是铁锈……还是铝?不对,我没加铝啊,这年头哪来的铝啊……难道是血里的盐分……”

俺听不懂,但俺看得见。那些脆弱的玉钢条,根本受不了这股从四面八方来的、乱糟糟的撑胀力气。先是听见“嘣”的一声,一根皮绳断了,接着“咔嚓”一下,一根玉钢条大概是被憋屈地拧得太厉害,直接从中间崩断了!断口呲牙咧嘴的。

当那些玉钢条崩开时,还带着股劲儿,半截钢条“嗖”地从灰浆里弹出来,尖儿上沾着的水泥浆甩得满地都是,其中一滴正好溅在柳生样的直垂上,暗红的印子跟溅了血似的。

更吓人的是墙里面,钢条一断,周围的灰浆没了支撑,“哗啦”往下塌了块,露出里面没干的稀浆,混着血和铁锈,顺着裂缝往下淌,在模具上留下一道道暗红的痕迹,像墙在“流血”。

还有几根没断的钢条,被旁边的一股怪力挤得往一边歪,有的钢条表面的铁锈被蹭掉,露出里面的白茬,和暗红的灰浆一衬,活像骨头从肉里戳出来。

这就像开了个头,墙里面噼里啪啦响成一片。有的钢条被硬生生从水泥里顶出来一截,有的被扭成了麻花,还有的被膨胀的水泥挤得翘了起来,把外面的木板模具都顶得变了形。

整面墙,不再是方方正正,而是歪七扭八,表面布满了气泡留下的空洞和放射状的裂纹,一根根扭曲、断裂、狰狞的黑色铁条以各种不可思议的角度刺破表面,张牙舞爪。

空气中弥漫着石灰的碱味、铁锈的腥气,还有那股久久不散的血液的恶臭。

柳生样一屁股坐在地上,面如死灰。他知道,他又一次搞砸了,可他又哪肯认栽?爬起来就往旁边堆材料的地方冲,抓起剩下的碎石灰块、没筛干净的铁砂,甚至还摸出半块之前造南蛮皂时剩下的“猪味灰砖”,“啪”地掰成碎渣,一股脑往裂缝里塞。那模样跟老鸹补窝似的,见缝就填,不管大小。

“堵上!都堵上!”他急得声音发颤,手指被石灰烧得发红也不管,还用木棍硬把碎块往裂缝里捅。可那裂缝像张饿嘴,碎石灰刚塞进去,里面“滋滋”声就更响,没等他松手,“嘭”的一下,裂缝竟被里面的劲撑得更宽,刚塞的碎块“哗啦啦”全掉出来,还带起些暗红色的水泥渣——那是混在里面的铁锈和血泥,掉在地上像块烂肉,腥气得俺差点把早上吃的饭团吐出来。

他还不死心,又舀来半桶没用完的稀水泥浆,往裂缝里灌。那浆子稀得能流,顺着裂缝往墙里渗,没一会儿,墙面上就鼓出好几个小包,跟被虫子蛀了似的。“坏了!是内部膨胀!”柳生样拍着大腿喊,可已经晚了——一个小包“噗”地炸开,溅出的水泥浆里还裹着半根断成两截的玉钢细条,尖刺扎在旁边的木板上,颤巍巍的。

更糟的在后头。他见灌浆没用,干脆搬来几块没烧透的石灰块,往鼓包的地方压,想把鼓起来的地方按回去。结果刚压上,就听“咔嚓”一声脆响,石灰块没撑住,反倒把墙面压出一道新裂缝,从鼓包处往旁边延伸,像条爬在墙上的红虫子(后来俺才知道,那是血混水泥干透后的颜色)。新裂缝一出来,旁边又跟着裂了好几道细缝,纵横交错,把墙面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活像俺们老家晒裂的土坯。

俺蹲在旁边瞅着,心里直叹气。柳生样这会儿跟疯了似的,找来找去,竟把之前造肥皂剩下的半袋草木灰也抱来了,兑点水和成泥,往新裂缝里糊。那草木灰泥是黑的,跟红褐的墙面一混,活像在伤口上抹脏东西,更难看了。可他不管,糊完一处又一处,连那些气泡留下的小窟窿也没放过,全用黑泥填上。

可这黑泥刚糊上没多久,就被墙里面的劲顶得翘了边——里面的水泥还在膨胀,把黑泥壳撑得裂开,露出里面红褐的底色,像珊瑚上长了层黑霉。有的黑泥块直接掉下来,露出底下更大的窟窿,窟窿里还能看见扭曲的玉钢条尖,跟珊瑚枝从缝里钻出来似的。

就这么折腾到太阳快落山,柳生样终于瘫在地上,再也动不了了。俺凑过去一看,那哪还是堵墙啊?

墙面歪歪扭扭,到处是鼓起来的包和张牙舞爪的裂缝,裂缝里露着黑泥和红褐水泥,像珊瑚的纹路;之前塞进去的玉钢条,有的从裂缝里戳出来半截,有的被拧成麻花状贴在墙面,有的断口处还挂着水泥块,活像珊瑚的枝杈;那些没震出来的气泡窟窿,被黑泥糊得半露半藏,倒像珊瑚身上的小孔洞。

最像珊瑚的是墙左下角那块——那里的灰浆因为铁砂多,干了之后颜色最深,暗红发黑,表面的裂缝像树枝似的往四周岔开,每道裂缝里都露着点黑泥,有的裂缝尽头还鼓着个小包,包上戳着半截弯弯曲曲的钢条,钢条上的铁锈和暗红的水泥粘在一起,活像珊瑚枝上的毛刺。

还有些气泡留下的窟窿,大小不一,有的窟窿里还卡着碎石灰块,像珊瑚虫钻出来的洞,俺往窟窿里瞅了瞅,能看见里面没干透的灰浆,带着血丝,跟珊瑚里面的“髓”似的。

就这么折腾到太阳快落山,柳生样终于瘫在地上,再也动不了了。俺凑过去一看,心说:完了,把活儿搞成这样。估计一顿好打是跑不了了。

可谁知没过两天,赖陆公竟亲自来了这踟蹰崎馆后的空地。他围着那堵烂墙慢慢踱步,那双桃花眼眯着,上上下下地打量,脸上瞧不出是喜是怒。柳生样吓得跪在旁边,头都不敢抬。

俺当时心里直打鼓,寻思着赖陆公这回怕是要动真怒,柳生样少不得又得挨顿收拾。可俺料错了。

赖陆公在一处最恶心的墙前停下脚步,那里,几根玉钢条被拧得如同老梅枝干,突兀地刺出,周围的水泥因膨胀而裂开,形成了层层叠叠、如同花瓣般的诡异形态,表面的气泡孔洞密密麻麻,又被铁锈和血污染得暗红发黑。

他忽然俯身,用指尖轻轻拂去一块凸起上的浮灰,露出底下更加清晰的、如同珊瑚虫骨般的细密孔窍。

“胜重。”赖陆公的声音平静地响起,听不出半分波澜。

“俺在!”俺赶紧上前一步,躬身听令。

他并未回头,目光依旧流连在那片“废墟”之上,仿佛在欣赏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你看此处,”他淡淡道,指尖虚点着那片区域,“孔窍玲珑,纹理天成,看似杂乱,却暗合古拙之趣。还有那边,铁骨虬结,破壁而出,倒有几分不屈的气象。”

俺顺着他的手指看去,那处早就没了墙的样子,层层往外翘,像花瓣似的叠在一起,每层都透着暗红,最外层还剥落了几块,露出里面更暗的颜色,像珊瑚的“枯瓣”。几根玉钢条从“花瓣”中间刺出来,有的钢条断口处还挂着小块水泥,水泥上沾着点黑泥,像珊瑚枝上挂着的小石子。

更邪门的是那处姑且称为墙的地方,因为血和铁锈混得不均匀,有的地方红得发亮,有的地方发黑,还有的地方带着点灰,跟海边见过的红珊瑚沾了泥似的,只不过这“珊瑚”凑近了能闻见股腥气,俺偷偷往后退了退,生怕沾到身上。

俺心里嘀咕:那不就是没震出来的气泡和撑断了的铁条嘛?还古拙之趣、不屈气象……赖陆公说话就是有学问,俺是听不懂,但俺大受震撼。

“还有那色泽,”赖陆公继续品评道,语气里甚至带上了一丝难以察觉的玩味,“沉红如血,间杂玄黑,非人力可调配,乃是……嗯,乃是机缘巧合,天地煅烧所致。”

俺偷偷瞄了一眼那暗红发黑的颜色,心想这不就是铁锈和猪血混一起没搅匀嘛……

“胜重,”赖陆公终于转过身,目光落在我身上,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取锤凿来。将此墙东北角,自此处……至此处的这段,‘请’下来。动作仔细些,莫要损了这天然的风骨,尤其,莫要让那些断铁之茬口,露了行迹。”

“请……请下来?”俺一时没反应过来。

“嗯,”赖陆公微微颔首,嘴角似乎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此物虽不堪筑城,然观其形貌,倒也别致。稍加修整,或可……悦目。”

于是,俺就提着锤子和凿子,带着几个手脚麻利的足轻,按照赖陆公划定的范围,小心翼翼地把那几块最像珊瑚枝杈的地方给敲了下来。俺们干得满头大汗,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把那“天然的风骨”给敲碎了,或者让那些要命的断铁茬子露出来。

后来发生的事情,俺也知道了。那些敲下来的烂墙块,被工匠们拿去,又是打磨,又是上蜡(据说是为了遮味儿),最后愣是给弄成了那尊唬住了京都敕使的“九尺映日珊瑚皇”。

俺每次看到那玩意儿摆在显眼的地方,心里就忍不住想笑,又有点发毛。柳生样捣鼓出的最失败的一堆垃圾,到了赖陆公手里,怎么就变成了能搅动天下风云的“神物”了呢?

赖陆公的心思,俺老柴田,是永远也猜不透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