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庄,蔡琪琪家里,
“这事儿吧,赖我……”村长蔡老头喝一口面前的红茶,一股厚重的香气在唇齿间流转,这是茶叶是赵衍带过来的,蔡琪琪也不知道好坏,总之喝着很可口。
一般人来了蔡琪琪家里,是连屋子都不让进的,毕竟家里有太多的秘密。但村长不一样,如果没有村长,娘儿三个这会儿都不知道还有没有命在。
“您老别这么说,这些年您为了村子做的事情大家可都看在眼里,怎么会怪您……”蔡琪琪说话的声音很低,此时她已经心乱如麻。
事情还要从村子交公粮开始说起。
赵衍带到村子里的玉米颗粒饱满,还比常见的玉米要大出来不少。
蔡老头常年务农,一眼就看出这东西不简单,绝对是高产的,比村子里现有的种子可好太多了。
赵衍多批次,一共带拉过来足足有四千斤,有了好的种子干嘛还要种差的?蔡老头当场就决定换掉之前的种子。
蔡老头还跟赵衍提过这个想法,
赵衍早就考虑到会被人盯上,于是想了个主意:“你就说是用药水泡过,这才高产的……”交给了老村长一个方子,想把事情糊弄过去。
平时在四九城撒个谎,有赵母张小侠罩着,别人不可能为一点善意的谎言去追根究底,
再说赵衍虽然说话大大咧咧,但背后的准备其实都很充分,完全不怕人查,二者综合下来,两年来也没出过什么事情。
结果反而在蔡家庄这个很少被外界关注的地方出事了……
没有赵母那一层保险,当然会有更多的人起心思,要知道如此高产的粮食,放在灾年,这可是巨大的政绩,当然会有人寻根究底。
公粮交上去的时候粮管所那些人着实吓了一跳,颗粒饱满不说还个顶个的大,比别的村子交上来的大出一倍有余,这可就不得了了。
于是马上派人下来查看,这一查不要紧,那些还没有脱粒的棒子还在打谷场里晒着呢,那体积……足足有正常棒子的三倍大……
这件事马上惊动了城里的专家,大家下来继续深挖,于是发现了更不得了的事情:
从地里残留的玉米杆上,大家发现,这些玉米的根系极为发达,有非常出色的抗倒伏能力,
干掉的玉米叶子上很少有虫子啃食的痕迹,
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些玉米还有抗虫害的能力……
要知道这可是灾年啊,一整年下的雨都是有数的,结果这些玉米不但没有减产,还都长势这么好,
虽然有村里的几口水井灌溉,但专家们都是经验丰富。
——这些玉米绝对没有经过充分灌溉,意思是假如能够充分灌溉,这些玉米还能长得更好……
如此优秀的品种,再加上村子自建的蔬菜大棚,那些人的报告里,当然要使劲夸赞,稍微用力过猛一点不为过吧?
……一半是事实,一半稍微夸大一些,这也不为过吧?
……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蔡家庄了……
当然不能暴露赵衍的存在,蔡老头和蔡琪琪紧急协商,最后决定让蔡淑芬和蔡淑芳姐妹共同担下了这件事情。
正巧赵衍惦念娘儿三个在家无聊,放着得天独厚的天分(被神识洗练过的人都聪明)不去用实在浪费,
因此专门用天空的卫星和送给三人的收音机配合,伪造了一个农业频道,
每天不间断的连环播报,讲的满满全是干货,全都是后世才有的高端技术,更有一部分还是械族自己开发出来的,专门针对适合生长在四九城周边气候下的粮食而订制的讲座。
再加上赵衍时不时的带点书籍过来,三个人平时还足够无聊,能有点事做确实能够打发不少时间……于是……三个地区性的超级农业专家就这样诞生了……
为了应付上面下来的人,姐妹俩仅仅选择性地说了一点皮毛出来,上面的人就已经惊为天人。
事情到了这里就已经失控了,来的人层层上报,最终上级拍板:“不能让这么优秀的人才在农村蹉跎,必须尽快邀请到城里来,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蔡琪琪和蔡老头尝试过拒绝,借口是姐妹俩为情所伤,不愿意离开家乡,
上面多次下来劝解无果,偶然的一次意外,让他们看到了姐妹俩自建的蔬菜大棚,还有那几根长势更加疯狂的新品种玉米……
紧接着村子又轰轰烈烈地种植起了冬小麦,虽说最近这两年上面一直在推广冬小麦,但能真正落实执行的其实没几个村子。
结果到了蔡家庄,人家不但种了,种植方式还与上面宣传的方式大相径庭。
专家们经过调查和蔡淑芬姐妹的讲解,了解到这样种植能够更加抗旱,产量也能更高,
可怜的蔡家庄,唯一隐瞒下来的秘密最后也只剩下那些冬小麦种子,还有蔡琪琪家的那个地窖了……
就连赵衍时不时下来打猎这事儿也都被抖搂了出来,这还是蔡老头眼界宽广,明白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