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 > 第86章 第一年免税的

田埂上。

“那主家就怕地里收成少了,交不上租子,惹来祸事,恨不得咱们年年都按老法子种,一步不许错,生怕有点闪失。”

又有另一个佃户插话:“是啊,谁敢谁敢拿全家老小的口粮和主家的租子去试那些没把握的新花样?”

另一个中年佃户也附和着:“是啊,老伯。这地里的营生,看着简单,实则关乎性命。”

“老法子虽然收成未必多,但稳妥,祖祖辈辈都这么过来的,心里有底。”

“朝廷说的新法子,听着是好,万一不成,一季庄稼可就耽误了,谁担得起这个责任?前主家那会儿,是万万不敢冒这个险的。”

韩老伯听着,默默点头。

他明白了,不是这些农户顽固不化,实在是前些年的动荡和严苛的租税,让他们形成了保守想法,不敢越雷池一步。

任何改变,在他们看来都伴随着难以承受的风险。

他站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土,对众人道:“大伙儿的意思,我都明白了。”

“东家也是想让大家日子过得更好些,这才问问。往后咋样,东家自有主张。”

回去的路上,韩老伯心里沉甸甸的。

他得把这些情况,原原本本地告诉郎君。

韩老伯回到城中宅子,已经夕阳西下。

他问了苏福得知张勤下值回来就在书房,就径直去书房寻张勤。

张勤正对着一幅简易的田庄地图比划着什么,见韩老伯进来,便放下笔,笑道:

“老伯回来了?玉山乡那边情形如何?”

“郎君,”韩老伯接过小禾递来的温茶,咕咚喝了一大口,抹了把嘴,便一五一十地说开了。

他从佃户们对耘爪、打谷斛的称赞,说到提起月俸制时,赵大那几个年轻些的欣喜,以及老佃户们的担忧。

“…他们主要是怕,郎君您这好心肠,万一遇上大灾年,地里收不上来,您还得白白贴钱粮,怕是…怕是长久不了。”

韩老伯说得实在,也不避讳。

张勤听着,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并未动气,反而点了点头。

“有此担忧,才是常理。他们是被这些年的光景和之前那主家吓怕了,求个稳妥。”

他站起身,在屋里踱了两步,转向韩老伯,眼神清亮。

“看来,永业田这边,是时候动一动了。这月俸,我琢磨着,就定为半粮半钱。”

“粮食,可以让他们家里灶房不断炊,银钱,手头也好有个方便。”

韩老伯仔细听着:“那这分成租……”

“改掉,”张勤语气果断,“往后,没有主家和佃户,就是东家和农工的关系。他们给我种地,我按月给他们发工钱米粮。就像工坊里的匠人一般。”

他走到桌边,拿起刚才画的那张纸,指着上面划分开的一块块田地。

“光有月俸还不够,得让大伙儿有个奔头。”

“我寻思着,每年开春,根据每块地的肥瘦,定个大概的产量。”

“比如,赵大管的那二十亩上田,年初就估个粟米十五石的数。”

韩老伯凑近些:“郎君的意思是?”

“到秋收后,盘算总账。”张勤解释道。

“若是实打收上来了十六石,多出的这一石,就将其中两成折算成银钱或粮食,额外奖励给赵大。”

“这叫‘超产奖’。反过来,若是只收了十四石,差了定额,那当月月钱,便要扣减一些,小作惩处。”

“当然,这得刨除天灾的影响,若是遇上旱涝,收成大减,那便不能怪到农工头上,须得另行核计,甚至要动用预留的周转钱粮帮扶。”

韩老伯眼睛渐渐亮了,他一拍大腿。

“这法子好!干得多,拿得多!心里有本明白账,大伙儿伺候田地,自然更上心!”

“比那干说不练的劝农文书管用多了!”

“正是这个理儿。”张勤笑道,“这章程,趁着现在秋收时间,咱们最近一个月把它给落实了。”

“到时老伯你再跟赵大他们细细分说清楚。务必让每个人都听懂,心甘情愿。”

“若有不愿的,也不强求,暂定再允许其照老办法承租一年观察。”

“成!郎君放心,这事包在老汉身上!”韩老伯干劲十足,随即又想起一事。

“对了,郎君,那骟公猪的事,问了一圈,郑屠户和几个骟匠都摇头,说没这规矩,怕坏了名声。您看……”

张勤沉吟道:“无妨,既然外人不愿做,咱们就自己来。”

“我回头去将作监或司农寺寻个懂行的老手,请教一下门道,总归是能解决的。”

“你先将永业田改制的事办好,这才是眼下根基。”

“哎!”韩老伯应了一声,风风火火地又转身出去了。

他得赶紧琢磨琢磨,怎么跟赵大那些佃户们说清这月俸加奖惩的新规矩。

张勤看着韩老伯的背影,重新坐回桌前,目光落在那张田庄图上。

想着就开始写永业田雇佣规章。

先参照前世的实习公司的规章作为大致的模板。

……

又过了两日,张勤依例去东宫为皇孙们讲授算学。

现如今,两位殿下已经掌握了百以内的阿拉伯数字,并且两位数的加减已经游刃有余了,

下次来就是乘法了,比如三个盘子,每个盘子有8个水果,一共有多少水果。

课后,他特意绕到魏徵处理公务的偏殿。

魏徵正伏案批阅文书,现在太子平叛未归,就只能累着魏徵和王珪这两位了。

魏徵见他来了,搁下笔,揉了揉眉心:“今日课业结束了?”

“是,老师。”张勤行了一礼,在一旁的胡床上坐下,顺手给魏徵已经半空的茶杯续上热水。

“方才测验了些百以内的加减,两位小殿下已经很是熟练了。”

魏徵端起茶杯吹了吹气,呷了一口,抬眼看他:“嗯,小殿下自是聪慧,可以再上点难度了。”

“你那‘兰蔻’商铺,如今在长安城的女眷中,名头可是响亮的很。”

他语气平淡,听不出褒贬。

张勤笑了笑,没接这话头,转而问道:“老师,学生正有一事想请教。学生那玉山乡的八百亩永业田,今年这田赋……”

魏徵对这些章程门清,他略一沉吟便道:“你这蓝田县子乃是今岁新封,按制,恩赐的永业田,可免一年税赋。今岁你的田亩,无需向朝廷缴纳粟米绢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