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 > 第64章 天花

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 第64章 天花

作者:羊村的阿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09:31:36

七月流火。

这日,张勤给东宫两位皇孙上完了课,看着他们在格子里歪歪扭扭却认真地将“8”和“9”与算筹对应起来,心中稍慰。

告辞出来,乘坐东宫的马车往回走。

行至朱雀大街附近,马车却慢了下来。

张勤撩开车帘望去,只见前面竟有些拥堵,好几辆简陋的驴车或牛车混在行人中,车上坐着些背着药箱、面色凝重的人,看打扮都是郎中大夫。

他们大多朝着城门方向去,像是约好了一般。

“今天是什么日子?怎的这许多医者出城?”

张勤心下奇怪,便吩咐车夫稍停,自己下车,走向一位正在路边茶摊上匆匆喝着水、准备赶路的老大夫。

他客气地拱手问道:“这位老先生请了,晚辈看今日众多医家同行出城,可是城外有什么大事发生?”

那老大夫放下水碗,擦了把汗,眉头紧锁着。

“唉,郎君有所不知,是坏事!长安县下头的杜曲里,好几个村子突然闹起了痘疮(天花),病倒的人不少,还多是娃娃!”

“村里、乡里都慌了神,报到长安县,县衙的医官人手不够,这才急慌慌向城里求援,召集我等前去会诊防控。”

“这痘疮之疾,凶险无比,一旦蔓延开来,可是要命的大事!”

张勤心里咯噔一沉。

天花!还是多个村庄爆发!这比单家庄户出事要严重得多。

他忙问:“情况很严重吗?是哪几个村子?”

老大夫摇摇头:“听说杜曲里靠近终南山的那一片,王家庄、郑村好几个地方都有了。”

“发热、出红疹的已有二三十例,还在增加。这病过人(传染)厉害,得赶紧把人隔开,想法子控制住才行。”

“不跟郎君多说了,老夫得赶紧去县衙集合,听候调派。”

说完,老大夫拱拱手,急匆匆走了。

张勤心情沉重地回到车上。

“师傅,送我出城一趟吧,我要去下皇庄。”

张勤对车夫吩咐道,改了目的地。

马车继续前行,他看着窗外熙攘的人群,想到那正在城外肆虐的瘟疫,以及可能因此夭折的生命,一股无力感涌上心头。

这年头的医疗条件,面对天花,大多只能听天由命。

马车驶出繁华区域,靠近城郊时,经过一片草场。

几个牧童正在放牛。

张勤无意中瞥见一头母牛的**上,长着些明显的脓疱。

若是平时,他或许不会在意,但此刻刚听闻天花的噩耗,看到这牛身上的疹子,他心中猛地一动,脑子里有个念头一闪而过。

他立刻叫停车夫,快步走向草场上那位正在照料牛群的老牧人。

“老丈,打扰了。请问这牛身上的疹子,是咋回事?”

老牧人见是一位衣着体面的郎君询问,忙答道:“回郎君,这是牛痘,不得事,过些天自己就好了。”

“牛痘?”张勤仔细看着,“这人要是碰了,会过病吗?”

“偶尔有挤奶的丫头手上沾了脓水,也会起几个小疱,有点低热,但三两日便好,连疤都不明显。”

老牧人说着,像是想起什么,补充道:

“咱们这儿老辈人都有个说法,说是沾过这牛痘的,往后就不容易得那吓人的‘痘疮’(天花)了,也不知是真是假,反正挤奶的姑娘们确实少得那病。”

挤奶女工不易感染天花……牛痘……轻微症状……张勤的心跳骤然加快!

牧人无意间的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他脑中的迷雾!

那个念头瞬间变得清晰起来,对了,牛痘能预防天花!

他强压激动,又仔细询问了牛痘的详细症状、病程和安全性。

老牧人见他问得恳切,也知无不言。

“师傅,快,送我回张宅。”

回到家中,张勤立刻翻出孙思邈的《千金方》手稿,找到关于“痘疮”的记载。

那“夭札者众”的描述更让他坚定了做点什么的决心。

他铺开纸,将今日所见所闻,尤其是牧人关于牛痘可能预防天花的说法,详实记录。

接着,他开始列出后续计划……

他看着纸上写下的“接种”二字,感到重任在肩。

张勤深吸一口气,尝试集中精神,唤醒“医药图书馆”。

【小开小开】【我在】

他心中默念:“天花”

意念一动,光屏上便出现了天花有关的书籍。

他首先看到了现代的天花疫苗,那是经过复杂工艺提纯、减毒的病毒株,直接排除。

然后是近代的人痘接种术,取天花患者痘痂研粉吹入鼻腔,或划破皮肤植入,风险极高,但确实是历史上曾用过的方法。

最后,他重点关注到了“牛痘接种”。

资料显示,牛痘病毒与天花病毒抗原性高度相似,但对人体致病性极弱。

接种牛痘后,人体会产生对两种病毒都有效的免疫力。

关键在于,如何安全地获取和接种牛痘病毒。

他仔细“翻阅”着关于牛痘接种具体操作的记载。

通常取自感染牛痘的母牛**上的脓疱浆液,用针尖沾取,在人体上臂外侧多次划刺接种……储存条件要求低温,活性保持时间短……

“不行,”张勤暗自摇头。

“直接取脓液,在唐代环境下污染风险太高,而且剂量难以精确控制,容易引起过度反应或无效。”

他继续搜索更原始、更稳妥的方法。

终于,在一些古老的医学笔记中,他找到了线索。

有人曾尝试将牛痘的痘痂,也就是结痂后的硬壳,干燥后研磨成极细的粉末,使用时用少量液体调和,再进行接种。

干燥的痂粉比液态浆液更易于保存和运输,活性虽可能有所下降,但若来源可靠,方法得当,或许能降低细菌污染的风险,且剂量相对容易掌握。

“就是这个方向!”张勤心中一定。

将脑海中那套基于牛痘痂粉的接种方法反复推敲、确认其原理在当前条件下具有可行性后,张勤并未立刻付诸行动。

他深知,此事关乎人命,且前所未有,绝不能凭一己之念鲁莽行事。

必须找到一个稳妥的渠道,借助朝廷力量,才能进行有效的验证和推广。

他想到了东宫。

通过东宫,可以名正言顺地调动太医署的资源,进行专业的准备和操作。

接下来是梳理成奏章上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