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 > 第163章 拍卖玻璃镜子

他取来一块废料,在青石上淋水磨试,沙沙声中玻璃渐平。

孙窑头挑出几块最平的玻璃片:“先试巴掌大的,厚薄要匀。”

张勤补充道:“关键在锡箔要贴得无隙。水银有毒,操作时需戴口罩布,工棚要通风。”

一日后,工棚内设起木架。

王木匠将磨好的玻璃片固定,李铁匠用鹿皮蘸杏仁油,把锡箔轻轻推平贴实。

孙窑头则用陶勺小心滴注水银,银亮液珠在锡箔上缓缓铺开。

首次试验时,水银未能均匀附着,结成斑驳银块。

李铁匠皱眉:“怕是锡箔未贴紧,有气泡。”

王木匠改进方法:先在玻璃上薄涂一层树胶,再贴锡箔,用石辊缓缓碾平。

五日后,第三批试制品就成功。

当水银完全浸润锡箔后,玻璃背面呈现出清晰的银亮层。

王木匠将镜子举到日光下,镜面映出人影须发可见,比铜镜更亮。

工匠们围过来啧啧称奇:“真能照清眉毛!”

张勤用布裹手拿起镜子,叮嘱道:“水银镜面脆,需镶木框保护。边缘要用腻子封严,防毒气泄漏。”

他又画了带手柄的妆镜图样,“可做小镜供闺阁使用,大镜则装于屏风。”

三天后,首批十面手镜制成。

张勤带一面回宅给苏怡试用。

苏怡对镜理鬓,惊讶道:“比铜镜亮三成,耳坠细纹都照得清。”

张勤笑道:“此物,可替代昏聩的铜镜。只是水银贵重,暂难普及。”

工坊自此添了新活计。

王木匠专司磨镜,李铁匠打制镜框,孙窑头烧制更纯净的玻璃料。

张勤将格物坊制成的十面玻璃镜摆上书房长案。

最大的一面镶紫檀木框,照人全身无遗;中等三面配雕花梨木托,宜置妆台;最小的六面是手持圆镜,柄上缠着丝绦。

张勤唤来韩老伯:“这面大镜明日送进宫,呈献陛下。这两面中等镜,一面送东宫,一面送秦王府。小的这面给魏府师母用。”

他指着剩余五面小镜:“这些拿到兰蔻铺子,三日后拍卖,价高者得。”

韩老伯迟疑:“郎君,宫里的礼要不要加些锦缎配着?”

张勤摇头:“此物稀罕,独献反显珍贵。”

“给东宫和秦王府的,让钱掌柜亲自送,就说新制明镜,聊表敬意。”

又补充,“魏府那面,让怡儿送去,说是女儿孝敬义母的。”

次日,韩老伯带着用黄绸包裹的大镜进宫。

内侍监验看后啧啧称奇,当即呈送御前。钱掌柜则乘车先赴东宫,再转秦王府。

送镜时特意说明:“此镜照影清晰尤胜铜镜,敝号仅得数面,特献殿下赏鉴。”两家管事收下后,都回赠了谢仪。

苏怡带着手镜回魏府,裴氏对镜理鬓时惊叹:“这竟照得清耳坠上的缠枝纹!”

魏徵捋须道:“勤儿巧思,总出奇物。”

次日一早,兰蔻铺子门前挂出告示。

【玻璃宝镜,照之发丝亦清晰可见,后日未时竞价】

当天未到晌午,不时地有富贵人家小娘子带着丫鬟前来查看展示的一面镜子,那清晰的感觉,竟引得口红的生意都变好了

而到后日未时前,铺前已停满马车。

钱掌柜在堂内设了高台,五面小镜用锦垫托着陈列。

未时整,钱掌柜敲响铜磬:“首镜起价五十贯!”

底下立即有人喊“六十贯”。

几位富商夫人争相举牌,最终被盐商赵夫人以一百二十贯购得。

第二镜竞价更烈,长安绸缎庄的刘掌柜直接喊到二百贯,满场哗然。

拍到第四镜时,忽有仆役挤进来递帖给钱掌柜。

钱掌柜展开一看,朗声道:“现有平阳公主府出价三百贯!”

满座寂静,此镜归公主府所有。

最后一镜被太原王氏的管事以二百八十贯拿下。

拍卖毕,钱掌柜对张勤禀报:“五镜共得钱一千一百贯,抵得上铺子半月营收。”

张勤道:“所得钱财,三成备料扩产,两成赏工匠,余下入库。”

此后半月,长安贵戚圈皆以拥有玻璃镜为风尚。

魏府宴客时,裴氏妆镜成女眷热议之物。

秦王妃长孙氏亦在赏花会中对镜理妆,引得众命妇询问出处。

张勤却对韩玉道:“工坊加紧烧制第二批,镜框样式要多变,半月后推出新货,继续拍卖。”

另一边,格物坊的王木匠和李铁匠围着个古怪物件忙碌着。

两个大木轮一前一后,中间架着硬木车架,前轮轴上装着带杈的木踏板,后轮轴连着铁链和齿轮。

这便是按张勤图纸造出的首辆自行车。

王木匠用刨子打磨着车把。

车架用枣木,轮圈烘竹条,倒是结实,就是沉得很。

李铁匠正调整铁链与齿轮的咬合

这链节打起来费劲,稍差半分就卡轮子。

张勤过来验看时,李铁匠递过一壶桐油:“郎君试试,齿轮上多抹油才滑溜。”

张勤踩上木踏板,链条嘎吱作响,车子晃悠悠向前挪了丈余。

周小虎在一旁拍手:“张师叔,这木马自己会走!”

立马张勤就骑上车在永业田土路上试车。

车轮压过碎石路颠簸得厉害,他紧握车把保持平衡,脚踏板带动后轮吱呀转动。

田里劳作的庄户们停锄张望,赵大提着水桶追来看稀奇:“郎君,这不吃草的木驴子能跑多快?”

张勤抹把汗:“比步行快些,但费腿力。若有好路,半个时辰能跑十里。”他指着链条对赵大说:“关键在这铁链传力,比直轴轻巧。”

试完车,张勤对韩玉道:“挑两辆扎实的,用麻布裹好装车,明日运回长安。”

又嘱咐:“车轮轴孔要加铜套,路上防震。”

次日,韩玉驾马车载着两辆自行车回城。进张宅时,仆役们围着卸车。

韩其好奇摸车轮:“这木轮子能自己跑?”

张勤拆开麻布演示,前院顿时聚满了人。

苏怡扶着门框笑:“郎君骑这车,倒像孩童玩竹马。”

一辆放后院,张勤准备自己有空琢磨改进。

另一辆送到兰蔻铺子,摆在柜上当新奇物事。

张勤又对韩玉说:“告诉工坊,第二批试制减重,轮辐改细,车架用空心竹。”

很快,长安有人传闻兰蔻铺子摆着个“自走木驴”,引得富家子弟争相围观,竟连工部侍郎也惊动了。

而张勤在后院骑车时,已在琢磨如何用牛皮做简易刹车片,以及改进齿轮比省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