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 > 第138章 再上奏章

张勤带着那一小瓮高纯度酒精回到杏林堂时,已是午后。

他径直走进处理外伤的诊室,陈志远正在给一个摔伤腿脚的匠人清洗伤口。

案几上摆着常用的清水、盐水和一壶寻常的烧酒。

张勤示意他们继续,自己则取来两个干净的白瓷碗。

一个碗里倒入平日用的烧酒,另一个碗里则小心地倒入少许新得的酒精。

酒精一倒出,那股凛冽纯粹的气味便弥漫开来。

连那龇牙咧嘴的匠人都抽了抽鼻子,含糊道:“这酒…劲儿真冲!”

张勤用新煮过的棉布,分别蘸取两种酒液,先在匠人伤口周围一处较浅的擦伤上,用烧酒擦拭。

匠人疼得倒吸一口凉气。

张勤仔细观察擦拭后的皮肤。

接着,他又用另一块干净棉布,蘸取酒精,擦拭旁边另一处类似的擦伤。

匠人同样疼得一缩,但张勤注意到,酒精挥发极快,擦拭处迅速干爽,而烧酒擦拭处则略显湿黏。

随后几日,张勤交代几位医师有意识地开始对比使用两种酒液。

一次,有个切伤手指的厨娘来诊。

林素问用酒精为其清洗创口后,发现创缘红肿消退的速度,比以往用烧酒时快了些许。

苏怡在记录病案时,特意备注:“十月廿三,右食指刀伤,以新制‘精酒’清创,次日红肿渐退,无脓。”

又一日,馆内需煮沸消毒一批银针。

张勤将一部分针具放入酒精中浸泡片刻后再煮沸,另一部分则按老法子直接煮沸。

事后林素问使用时针时,隐约觉得经酒精浸泡过的针具,施针时患者反应似更平和。

推测可能是酒精预先杀灭了更多微秽之物。

还有位发热的小儿,苏怡用蘸了酒精的布巾为其擦拭腋下、额头辅助降温。

发现酒精挥发带走热量的速度明显快于温水,患儿躁动有所缓解。

其母还疑惑道:“这酒擦身,凉飕飕的,倒是比凉水舒服些。”

几日下来,虽无精密仪器测量,但通过一次次具体的病例观察和记录,张勤几人心中都已明了。

这新得的“酒精”,在清创消毒、器械灭菌乃至物理降温方面,效果确比寻常酒液胜出一筹,尤其是其挥发快、残留少的特性,尤为实用。

张勤将这几日的观察记录仔细整理成册,对苏怡和林素问道。

“看来这酒精确有大用。尤其对于战阵创伤,清洁创口、防止溃烂,或能救下不少性命。”

“待工坊产量再稳定些,便可将此物列为馆中常备。”

观察记录了酒精的效用近十日后,张勤觉得时机已成熟。

他仔细整理了这些时日的病案记录和对比结果。

又去工坊与刘三确认了酒精的制备流程和大致产量。

然后带着写好的奏章草稿,前往太医署求见周署令。

周署令正在值房批阅文书,见张勤来了,示意他坐下。

张勤将草稿呈上:“署令,下官已将新制酒精的效用试验记录整理成册,并拟了份奏章草稿,想请署令过目。”

“若署令觉得妥当,下官愿与署令联名上奏,将此物进献朝廷,以备军国之用。”

周署令接过厚厚一叠文稿,先看了病案记录部分。

上面详细记载了酒精与普通烧酒在清创、消毒、降温等方面的对比情况,数据详实。

他微微颔首,又拿起奏章草稿细读。

张勤在旁解释道。

其一,此‘酒精’乃用古法蒸馏提纯所得,性极烈,去秽防腐之效远胜寻常酒醋,尤适于军前疗伤,可大幅降低创口溃烂之险。

其二,此物可根据用途调配不同浓度,如七五分浓度可用于清洗创口,九五分浓度可用于擦拭器具、降温,各有其用。

其三…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

“此物极易引火,储运须远离火星,置于阴凉处,操作时需格外谨慎,此乃重中之重,必须明示。”

周署令听到此处,眉头微蹙,指着稿中关于易燃的段落。

“此节…是否需如此直白?恐引起不必要的顾虑。”

张勤正色道:“署令,下官以为,必须直言。此物效用虽大,风险亦高。”

“若因隐瞒其性,致储运使用不当,引发火灾,反为不美。如实陈明,并附上安全章程,方显稳妥。”

“陛下与兵部诸公,自会权衡利弊。”

周署令沉吟片刻,缓缓点头:“你所虑甚是。军国利器,安危并重,确应坦诚。”

他又将奏章仔细看了一遍,提笔在几处措辞上稍作修改,使其更合官方文书体例。

最后在末尾添上自己的官职姓名。

“如此便妥了。”周署令将改定的奏章递给张勤。

“你誊抄清楚,附上试验记录,明日我便与你一同递入宫中。”

“谢署令!”张勤接过奏章,心中一块石头落地。

周署令看着他,语气缓和了些:“张丞,你献牛痘法在前,今又制此酒精,于军于民,皆是大功。”

“陛下圣明,必不吝赏赐。只是…”

他略一停顿,“此物既涉及军需,后续制备、调配、分发,恐需与兵部、将作监等多有交道,你需心中有数。”

张勤躬身道:“下官明白。一切但凭朝廷安排,下官只求此物能物尽其用,减少将士伤亡。”

离开太医署,张勤看着手中这份即将呈递的奏章,心情复杂。

张勤与周署令联名的奏章,依制经由尚书省、门下省流转,最终摆在了李渊的御案上。

随同呈上的,还有张勤整理的酒精效用记录和制备说明。

奏章在流转过程中,已有几位相关官员附上了批语。

户部一位侍郎在关于“大量制备需增拨粮秣”的条目旁,批注【新物虽佳,然耗粮甚巨,值此备战之际,须慎核其用】

将作监的官员则在“储运须远离火源、阴凉存放”处朱笔圈出,旁注【此物性烈易燃,军中仓储、运输皆需特制器具,所费不赀,安保尤重。】

兵部一位郎中则批道【疗伤奇效若属实,于军旅确为大利,然易燃之性亦是大患,需详定章程,严防不测】

李渊仔细阅罢奏章及附议,又将那叠记录酒精对比试验的病案一页页翻看良久,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着。

次日早朝后,他命内侍单独召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至两仪殿偏殿议事。

二人进殿行礼后,李渊将那份奏章递给他们:“你们先看看这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