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 > 第133章 蒸馏酒

口红的热销势头刚稳下来,张勤便着手推进另一件要紧事。

酿酒。

苏福管家办事利落,已在长安城外漕河畔寻到一处废弃的染坊,院落宽敞,水源便利,谈妥了五年的租约。

韩老伯那边,也按张勤画的简图,找铜匠打制了几套特制的蒸馏器具。

大口径的铜甑锅,带螺旋凹槽的纯铜冷凝管,以及配套的木制冷却水箱。

这日一早,张勤带着苏怡乘车出城,来到新收拾出的工坊。

院子里,新砌的灶台已经烘干,那几套亮澄澄的蒸馏器具也已安装到位。

苏福领着两个陌生面孔的中年汉子候在院里,见张勤下车,忙迎上来。

“郎君,姑娘,这位是城西刘记酒坊的刘大掌缸,酿了三十年的酒;这位是他徒弟,赵师傅。”

“都是老汉托人寻来的好手,签了长契的。”苏福介绍道。

刘大掌缸约莫五十岁年纪,手掌粗大,面色红润,身上带着一股淡淡的酒糟气,有着酒糟鼻子。

他上前一步,拱手行礼,声音洪亮:“东家安好!小老儿刘三,蒙东家看重,定当尽心效力!”

他徒弟赵师傅也忙跟着行礼。

张勤还了礼,直接走到那套蒸馏器前,用手摸了摸冰凉的铜甑。

“刘师傅,赵师傅,今日请二位来,是要试制一种新酒。法子与寻常酿酒不同,需用这器物。”

刘三看着那奇特的铜甑和弯弯曲曲的冷凝管,眼中露出困惑。

“东家,这器物……小老儿从未见过,不知如何用法?”

“我来演示。”张勤让人抬来一坛早已备好的、酒精度数较高的米酒基酒,倒入甑锅中,约莫七分满。

他指着甑锅解释道:“寻常酿酒,发酵后便得酒水。此法,是将酒水加热,取其蒸汽。”

他让人在灶下生起文火,慢慢加热甑锅。

不久,锅沿开始冒出丝丝白气,带着浓烈的酒香。

张勤指引刘三将冷凝管一端的喇叭口对准甑锅出气口,另一端接入盛满凉水的木箱中。

“蒸汽遇冷,便会凝成酒液,从这管口流出。”

张勤话音未落,只见冷凝管末端果然开始滴出清澈透明的液体,落入下面接酒的陶瓮中,滴滴答答,声音清脆。

刘三瞪大了眼睛,凑近闻了闻,又用手指蘸了一点尝了尝,脸上满是惊异。

这酒…好生凛冽。入口如刀,酒气冲鼻。

“东家,这…这是何道理?”

“此乃‘蒸馏’之法。”张勤道,“酒水加热,酒精比水更易化为蒸汽,遇冷凝结,便得此高度酒液。”

“初次所得,称为‘酒头’,酒精度最高,但杂味也重,一般舍弃不用。”

他见陶瓮接了约莫一小碗的量,便让人换上一个新瓮。

“现在接的,才是正流,酒质清冽,度数高。”

张勤一边观察火候,一边对刘三师徒详细讲解。

“火候是关键,需文火慢蒸,不能让酒液沸腾过猛,否则易带出水汽,影响酒质。”

“接酒时,需根据酒花(液面气泡)大小、消散快慢,判断酒精度数,分段接取。”

他让刘三亲自操作,控制火势,观察酒花。

刘三毕竟是老手,很快摸到门道,能根据气泡判断接酒时机。

接满一瓮后,张勤又让人换瓮,继续接取度数较低的酒尾。

忙活了近一个时辰,蒸完一坛基酒,得了小半瓮清澈如水的烈酒,以及一瓮酒尾。

张勤取来一个小杯,舀了少许烈酒,递给刘三:“刘师傅再尝尝这个。”

刘三小心抿了一口,顿时辣得眯起眼,半晌才呼出一口气,惊叹道:

“厉害!这酒怕是有寻常酒的三四倍烈!东家,这法子神了!”

张勤点点头:“这烈酒,可作商品售卖,亦可作医用。”

他取来一个更小的琉璃瓶,将最初接的那一小碗“酒头”倒入其中,标签上写下“类酒精”几个字。

“此物浓度极高,可用于清洗伤口、擦拭器具,杀菌消毒效果极佳,将来杏林堂有大用。”

他看向刘三师徒:“往后,这工坊便交由二位负责。”

先以米酒、麦酒为基,反复练习蒸馏技法,务必熟练掌握火候、接酒的要领。

待技艺纯熟,再试以其他谷物酿酒蒸馏。

“所需粮食、柴薪,苏伯会按时供给。”

刘三激动地搓着手:“东家放心!小老儿定把这手艺吃透!只是…这烈酒,该叫个什么名头?”

张勤略一思索:“便暂叫‘烧春’吧。取其性烈如火,饮之如春。”

他顿了顿,又道,“制法乃机密,二位需谨守,不得外传。稍后我会雇用一些伙计,届时还要刘老教一教了。”

“老汉晓得轻重!”刘三连忙保证。

安排妥当,张勤和苏怡才离开工坊。

回程的马车上,苏怡轻声道:“这烧春若成,于酒楼是一大助力。”

“那酒精于医馆,更是救命之物。”

“嗯。”张勤望着车窗外流淌的漕河水。

“路要一步一步走。先让刘师傅他们练熟手艺,做出稳定的酒品。”

“后续如何用,再慢慢计较。”

他知道,这蒸馏酒的技术,在这个时代意味着什么。

突然,张勤想起了什么,又特意折返回去,对正在收拾器具的刘三师徒叮嘱了几句。

“刘师傅,这蒸馏之法,有一桩要紧事需谨记。”张勤指着那冒着热气的铜甑。

“加热酒水时,蒸汽遇火即燃,且气味浓烈,闻久了易头晕目眩。”

“往后操作时,务必注意安全,灶台周边不可堆放柴草。”

“蒸酒时,工坊门窗需敞开通风,你二人最好用湿布掩住口鼻,轮换着歇息,切莫长时间守在灶前。”

刘三闻言,神色一凛,忙道:“东家提醒的是!小老儿记下了!定会小心火烛,也会让伙计们注意换气。”

张勤又对一旁的苏福交代,回头准备些厚实的麻布,浸了碱水晾干,给他们做几个面罩。

再备几桶河沙放在墙角,万一有火星溅出,可及时扑灭。

苏福连忙应下。

安排妥这些安全事宜,张勤才和苏怡登车返回长安城。

回到张宅时,已是申时末。

二人刚进院门,就见林素问正从堂屋出来,脸上带着些许疲惫,却也有几分轻松之色。

“师姐回来了?”张勤迎上前,“今日去秦王府,一切可还顺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