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 > 第18章 终南山拜师

“就叫…‘打谷斛’吧。”张勤随口起了个名。

“老刘,照这个样子,再多做几个!竹齿板多做些备着,磨秃了能换!”

很快,几个崭新的“打谷斛”放在了打谷场上。

庄户们好奇地围过来,学着使用。

一开始笨手笨脚,很快就掌握了诀窍。

只见人们双手挥动稻把,在空中划出弧线,准确地甩入斛中,唰啦唰啦,稻粒欢快地脱落,很快就在斛底积起厚厚一层。

效率大大提升,人的劳累却减轻了不少。

打谷场上不再是沉闷的嘭嘭声,而是唰啦唰啦的、富有节奏的悦耳声响,夹杂着人们的说笑声。

“张丞,你这脑子真是活络!看把这稻子治得服服帖帖的!”

张勤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松了口气。

他又在小本子上记下一笔:打谷斛,方斗,内嵌反向竹齿板,利用甩打刮擦脱粒,效宏省力。

田野里,打谷场上的麦粒堆成了小山,金灿灿的。

水稻也脱了粒,产量一称,果然比往年高出近两成,引得众人惊叹。

那十几窝西瓜也终于成熟,切开几个分给庄户们尝鲜,清甜水灵的滋味让所有人都笑开了花。

……

秋收的忙碌劲儿过去,皇庄里算是喘了口气。

粮入了仓,地翻了土,就等着落雪冬闲了。

张勤心里惦记着山里那位老神仙,更惦记着那些刚种下、还不知道能不能熬过寒冬的草药苗。

他跟韩老头交代了一声,说要进山再看看药材长势,顺便碰碰运气能不能再遇上那位孙老丈。

这次他只带了手脚麻利又嘴严的铁柱,背了些干粮和一小坛新酿的浊酒,再次进了终南山。

凭着模糊的记忆和铁柱还算不错的认路本事,两人在山里转悠了大半天,总算找到了上次摔下去的那条山涧。

张勤试着沿着溪流往上走,希望能找到点人迹。

运气不错,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在一处向阳的山坡后,看见几间简陋的茅屋,屋外用竹篱笆围出个小院,院里晒着各式各样的草药,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混合药香。

一个熟悉的身影正背对着他们,弓着腰在翻检簸箕里的药材。

“孙真人!”张勤惊喜地喊了一声。

孙思邈闻声回过头,看到是张勤,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

“是张小友啊。怎地又进山来了?身上的伤可都大好了?”

“劳真人挂念,都好了。”张勤赶紧上前行礼,让铁柱把带来的酒和干粮奉上。

“秋收刚过,得些空闲,特来拜谢真人上次赠药救命之恩,也…也想再来向真人请教些草药过冬的法子。”

孙思邈也不推辞,笑着收了:“来得正好。老朽这几日刚采了些越冬的根茎药材,正在处理。进来坐吧。”

茅屋里很是简朴,除了一榻一桌,几卷竹简,最多的就是各种晾晒和炮制中的药材。

孙思邈给两人倒了碗清水。

张勤迫不及待地把皇庄试种草药的情况,尤其是对那几株三七过冬的担忧说了出来。

孙思邈听得仔细,捻须道:“三七畏寒,关中越冬确是难事。”

“你所用半地下窖藏之法已是得当,入冬前可在其上再厚厚覆盖一层干草或落叶,仿山间积雪保温之效。”

“若能寻到油布毡毯之类覆于其上,再压以土,则更稳妥。”

他又问了其他几种草药的长势,张勤一一回答,有些地方记不清了,就悄悄在脑子里“图书馆”查一下,再结合实际情况说出来。

孙思邈时而点头,时而补充几句关键要点。

比如哪种药采收必须带露水,哪种药炮制忌铁器,哪种药配伍需谨慎。

聊着聊着,就到了晌午。

孙思邈生起个小泥炉,熬了一锅夹杂着野菌和药草的稀粥,三人就着张勤带来的干饼吃了。

下午,孙思邈带着张勤和铁柱在附近山林里辨识草药。

他边走边讲,随手指出一草一木,都能说出其名目、药性、采收时节和相使相畏之理。

张勤听得如痴如醉,脑子里那“图书馆”里的文字仿佛都活了过来。

他偶尔也能接上几句,提出些疑问,问出些让孙思邈也略作沉思的问题。

比如某种草药的有效成分是否会因采收时间不同而变化。

孙思邈对张勤的一点就通和偶尔提出的新奇角度颇为赞许。

“小友于医药之道,确有天赋灵性,所思所问,常能发人所未发。”

天色将晚,孙思邈留他们住下。夜里,山风呼啸,一灯如豆。

孙思邈摊开几卷发黄的竹简,上面是他手绘的草药图形和密密麻麻的批注。

他就着微弱的灯光,向张勤讲解脉象浮沉迟数与人身体阴阳寒热的关系,讲解一些常见病症的辨证思路。

张凝神静听,只觉得眼前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门后是浩瀚无垠的医学宇宙。

他越发觉得,自己那点来自现代的零碎知识,在这位身体力行的药王面前,是多么的浅薄。

第二日,孙思邈又带着他们去看了几处他发现的特殊药材生长地,讲解了不同环境对药性的影响。

第三日清晨,张勤知道该告辞了。

他帮着孙思邈把晾晒的药材收好,心里鼓足了勇气,再次整理了一下衣袍,对着孙思邈,郑重地躬身长揖,额头几乎触地:

“孙真人,小子张勤,蒙真人多次指点,受益无穷。”

“小子深知医药之道博大精深,非虔诚笃行者不能窥其堂奥。”

“小子恳请真人收我为徒!”

“小子愿追随真人左右,学习岐黄之术,不为扬名,只求能略通医理,多识药性。”

“他日或能以此济世活人,不负此生!”

这一次,他说的无比诚恳。

孙思邈静静地看着他,没有立刻回答。

山间的晨雾尚未散尽,萦绕在茅屋周围。

过了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力量。

“医药者,乃性命相托之事,非志坚心诚者不可为。”

“老朽观你数日,于农事、药草皆能躬行实践,心思灵巧却不失敦厚,更难得有此济世之心。”

“然拜师之事,非同儿戏。你既有官身羁绊,老朽亦云游四方,随侍左右恐难如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