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公对琼皇道:
“陛下,卫国公府是有丹书铁劵的世袭国公府,皇太女不顾礼法随意抓人,会让皇城的勋贵寒心。
还请陛下替老臣做主。”
李晏跟着对琼皇道:
“母皇,卫国公府是有丹书铁劵的世袭国公府不假,但丹书铁劵只有豁免权,并没有说持有丹书铁劵的勋爵犯了罪可以不追查。
如今,韩仁交待所犯之事与国夫人和唐季有关,还提供了证据,儿臣不可能当做没听见。
而且,黑衣卫去卫国公府不是抓人,只是将人带走问话。
卫国公若是不相信的话,可以回府问问府中之人,看黑衣卫是否对国夫人和唐季动刑?”
黑衣卫去卫国公府前,李晏特意交待:
卫国公府是有丹书铁劵的世袭国公府,一定要“客客气气”请人,不能落下话柄。
因此,就算卫国公想找李晏的错处,也没那样容易。
听了李晏的话后,琼皇看向卫国公:
“卫国公,既然皇太女说只是将国夫人和世子带去问话,你也不用着急。
相信只要国夫人和世子无辜,皇太女也不可能诬陷他们。”
琼皇内心却是高兴。
卫国公一直看她不顺眼,现在遇到事情知道求她了。
她的人情可不是那样好求的。
成绍见状,连忙帮着李晏说话:
“卫国公,陛下说得对,既然皇太女只是将国夫人和世子带去问话,相信问完话没事就会放他们回家。”
有事自然另说。
唐国公也附和道:
“前些时候,姚聪还被判了流放。
虽然姚聪早就与唐国公府没有关系,但他总归是我儿子,我不也没有干涉刑部行事?”
前些时候,有御史举证姚聪犯下许多恶行,琼皇交由刑部调查,最后,刑部依侓判了姚聪流放。
这还是唐国公用银子替姚聪赎了罪之后的判处结果。
唐国公说完后,卫国公更没有话好说。
李氏族长见势不对,接过之前的话题:
“就算长兴赌坊发生了犯罪事件,长兴赌坊的人也参与其中,那处置相关涉事人员即可,不能一直查封长兴赌坊吧?”
长兴赌坊也有他的股份,他还指望长兴赌坊开业继续给他赚钱。
至于处置几个人,与他无关。
李晏对族长的态度比对卫国公的态度还是好了不少。
“族长说的没错。
只是从这些犯罪事件可以看出:
像长兴赌坊这样的地方最容易藏污纳垢、滋生犯罪,因此孤已下令让长兴赌坊自查并制定防范犯罪的规章制度。
等黑衣卫验收合格后,长兴赌坊自然会解封。”
在场的人都知道:
这只是说辞!
什么时候解封全由李晏说了算。
不过,李晏有政策、族长心里已有了对策。
如果李晏一直不让长兴赌坊解封,那长兴赌坊换个名字、换个地点开也是一样!
族长怎么也没想到:
李晏早就想着出台律法禁止赌博了,这次拿长兴赌坊开刀只是前奏。
见没人再说话了,琼皇道:“大家都散了吧。”
李晏:“还请太傅留一下,孤有事请教。”
方太傅是朝廷第一重臣,又是琼皇心腹,李晏让他留下、其他人都没在意。
不过成绍走的时候顺便拉走了萧清河。
成绍是到皇宫避难的。
黑衣卫昨日在长兴赌坊抓了不少权贵弟子,有些人家与英国公府交好,见不到李晏和萧清河,就想找他求情。
都是亲朋故友,成绍不可能一点人情也不卖,又不愿看着大家在他面前哭哭啼啼,只好以找萧清河问情况为借口躲了出来。
现在见到萧清河,总要问问情况。
……
出了勤政殿后,成绍问萧清河:“殿下怎么突然对长兴赌坊动手?”
成绍才不相信李晏刚才说的“黑衣卫接到举报”之类的话。
成绍是自己人,而且他在长兴赌坊没有股份,与凌烟阁也没什么交情,萧清河倒也不什么都瞒着他。
“殿下想打压凌烟阁,还想出台律法禁止赌博,所以选择对长兴赌坊下手。
现在不止皇城的长兴赌坊,全国十几个城市的长兴赌坊估计应该都被黑衣卫查封了。”
“所以,这是蓄谋已久?”
“嗯。”
成绍摸着下巴琢磨了一会:
各地的长兴赌坊都与当地的官府有勾结,殿下不通知各地官府、反而让黑衣卫直接行动,确实能做到致命一击。
不过这样看来,殿下是下定决心想出台律法禁止赌博了!
“赌博的确是恶习,禁止也好。
只是,禁赌没有那样容易。”
“殿下知道禁赌不容易,可殿下说:
‘哪怕屡禁不止、也要表明朝廷反对赌博的决心!
至少有禁赌的律法在、大家能更清楚认识到赌博的危害,也能增加赌博的成本。
赌坊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满地都是。
而且,大家不再赌博后,还能将更多心思花在正事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