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晏看着微雨露出了笑容:“事情都办好了?”
萧清河封为伯爵后,要正式开府。
可萧母没有开府经验,因此李晏派微雨去帮萧清河整顿宅子、调教下人。
微雨见到李晏也高兴,轻快地回李晏的话:
“奴婢今日回来就是想告诉殿下,萧将军的宅子整顿好了。
家具、摆设,奴婢遵照殿下的意思替他添置了一些必需的。
至于其他的家具、摆设,等萧将军他们搬进去再慢慢添置也不迟。
下人也都调教好了,如今各司其职在府中做事。
现在只等萧将军去查看。
要是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奴婢再让人改进。”
“你办事我放心,等见到萧将军,我告诉他。
你这些天也辛苦了,脸上的肉都掉了一些,好好歇一歇。”
“奴婢不辛苦。
听说殿下前些天一直带着落花她们在帮助受雪灾的百姓,你们才更辛苦。”
“我们之间就不用这样客气。”
说完后,李晏和微雨不约而同笑了起来。
落花四人中,李晏虽然最宠沉香,但她最觉亲近的人还是微雨。
毕竟微雨跟着她去了溪州,两人相处的时间比其他三人多。
而且微雨机灵,行事也最得李晏意。
看着微雨和李晏说笑,紫苏沉默着低了头。
四人中,好像只有她不得殿下欢心。
……
**
申时,成绍进了东宫。
等成绍见完礼,李晏道:“叔父请坐。”
成绍坐下后,李晏开门见山说出叫他来的用意。
“叔父,传你进宫是有事想问你:京兆尹是个什么样的人?”
成绍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道:“殿下怎么突然问起了他?”
“京兆尹一职事关皇城安危,我要放一个绝对可靠的人在这个位置上。
京兆尹虽说是成家人,但他的行事风格让我不是很信任他。”
“殿下也知道京兆尹这个位置很重要,可皇城这么多权贵,不是人人都能坐稳京兆尹这个位置。
陛下登基后,就将堂兄安排在京兆尹这个位置上,如今堂兄在京兆尹这个位置已坐了十年。”
成绍这番话让李晏深思起来。
的确如成绍所说,皇城权贵多,京兆尹得与多方权贵交涉,稍一不慎,就得罪了人。
京兆尹的背后虽说是琼皇,但如果他没有本事,也不可能将京兆尹这个位置坐稳十年。
而且,前世直至李晏死,京兆尹也没有换人。
这样看来,琼皇还是信任京兆尹的!
只是……
李晏前世死于沈集领兵逼宫,京兆尹不可能不知情,但李晏并没有收到京兆尹的报信。
是京兆尹没有报信还是报信被人拦截了?
前世沈集领兵逼宫那一天,琼皇重病去世。
可在此之前,琼皇已昏迷两日。
那两日,秦女官也未出现在琼皇身边。在琼皇身边服侍的是李晏与时燕纤。
或许那个时候,皇宫就已经被沈集与时燕纤控制,只是李晏当时的注意力全在琼皇身上,因此没有察觉。
如果皇宫那个时候已被沈集与时燕纤控制,京兆尹的信送不进来也正常。
那……
萧清河率兵勤王来迟是不是也与皇宫和外界信息隔断有关?
李晏现在基本已能肯定:
前世的萧清河是琼皇替李晏安排好的保障。
如果那一天萧清河早到半个时辰,李晏不仅不会死、沈集率领的那些叛军还会被击败。
只是没有如果!
想到这里,李晏没有再想下去:
“既然叔父觉得京兆尹可信,那就暂时不动他。”
“我知道殿下的担忧。
堂兄为人虽然有些圆滑,但大是大非他还是分得清。
而且堂兄再怎么说也是成家人,和英国公府的利益捆绑在一起,用他总比用别人放心。
如果殿下还是不放心,不如约着他见个面?”
成绍这番话说服了李晏。
凡事总讲究“利益”二字。
前世,李晏与英国公府那样不亲近,英国公府那样低调,京兆尹的位置都一直没变。
为什么?
因为成家人没有更好的选择!
这一世,李晏提前十年与英国公府相认并重用,英国公府比前世更加显赫,京兆尹更加没有理由背叛琼皇与李晏。
特别是再给京兆尹一些甜头的话。
“明日庄卿正嫁女,我要去喝喜酒。
我早些出宫先去英国公府见祖父,你可将京兆尹约在英国公府见面。”
闻言,成绍大喜:
“殿下愿意去英国公府见父亲再好不过。
父亲问了好多次,问殿下什么时候会再去看他?弄得我现在都不敢见他。”
“祖父还不能下床吗?”
“那倒不是。
自从殿下上次去过英国公府后,父亲的病就好了许多。
只是随后殿下又去了溪州剿匪,回来后皇城的天气又冷了。
父亲毕竟大病初愈,这么冷的天,我们也不敢让他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