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言琛那句“责任,我来负”如同一道惊雷,在寂静的会议室里炸响,余音回荡在每个人的心头,久久不散。
刹那间,所有的议论、质疑、争吵都戛然而止。空气仿佛被抽空,只剩下一种近乎凝固的震惊。所有人的目光,如同被无形的线牵引,先是难以置信地看向主位上那个面色平静却不容置疑的男人,随后,又齐刷刷地转向了站在投影仪旁,同样因这突如其来的决断而微微愣住的林小溪。
她站在那里,感觉全身的血液似乎都涌向了头顶,耳边嗡嗡作响,几乎听不清周围任何声音,只能看到顾言琛那双深邃的眼眸,正平静无波地注视着她。那目光里,没有鼓励,没有安抚,只有一种纯粹的、沉重的托付。仿佛在说:路,指给你了;信任,给你了;现在,走下去。
“顾总!”技术负责人王工率先反应过来,脸上写满了不赞同,“这个方案的风险评估还没有做,资源投入、时间成本都是未知数!是不是太草率了?”
市场总监虽然对林小溪的思路感兴趣,但此刻也保持了谨慎:“顾总,林组长的想法很有创意,但确实需要更详细的可行性分析。是不是可以先成立一个小组论证一下?”
质疑声再次响起,但这一次,不再是混乱的争吵,而是试图理性地劝阻这位一向以稳健和精准着称的总经理,不要做出如此“冲动”的决定。
顾言琛没有立刻回应。他微微向后,靠进宽大的椅背,右手食指习惯性地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规律而清晰的“叩、叩”声。这声音不大,却像敲在每个人的心鼓上,让原本有些骚动的会议室再次安静下来。
他的目光掠过王工,掠过市场总监,掠过每一个脸上写着担忧或不解的人,最后,又重新定格在林小溪脸上。他的眼神没有任何动摇,甚至比刚才更加坚定。
“风险评估,现在就可以做。”他终于开口,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资源投入,立刻核算。时间成本,”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从原计划的缓冲期里挤。我相信,在座的各位,有能力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
他几句话,就将质疑化解为具体的执行指令。然后,他看向林小溪,语气不容置疑:“林组长。”
小溪的心猛地一跳,下意识地应道:“顾总。”
“方案是你提出的,核心思路你最清晰。”顾言琛看着她,眼神锐利,“由你牵头,成立一个临时专项组,技术部和市场部抽调核心人员配合。王工,”他转向技术负责人,“你负责技术可行性评估和资源协调。李总监,”他又看向市场总监,“你负责用户端引导流程的设计和测试。我要在四十八小时内,看到详细的实施方案、风险评估报告以及资源需求清单。”
他的安排清晰、迅速,没有给任何人再反驳的余地。直接将林小溪推到了主导者的位置,同时也将技术和市场两大部门绑定在了这条新的战船上。
王工和李总监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但更多的是被顾言琛的决心所带动的一种破釜沉舟的斗志。他们不再多言,沉声应道:“是,顾总。”
“散会。”顾言琛干脆利落地宣布,率先站起身,没有再看任何人,拿起桌上的平板电脑和钢笔,步履沉稳地走出了会议室。
他离开后,会议室里凝固的空气才仿佛重新开始流动。众人神色复杂地开始收拾东西,低声交谈着,目光时不时地瞥向还站在原地的林小溪。有好奇,有审视,有担忧,也有几分被强行绑上战车的不甘。
王工走到林小溪面前,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技术人员的直率:“林组长,想法很大胆。希望你的‘引桥’,真的能搭得起来,而不是把我们都带到沟里去。” 话虽不中听,但态度比会议上缓和了许多。
李总监也走了过来,拍了拍小溪的肩膀,语气带着鼓励和压力:“小溪,顾总把宝压在你身上了。接下来,就看我们的了。我这边会全力配合你。”
小溪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从那种被巨大信任冲击得有些眩晕的状态中清醒过来。她看着两位资深总监,郑重地点了点头:“王工,李总监,谢谢支持。我会尽快拿出详细的方案,我们一起努力。”
她知道,从现在开始,她不再仅仅是一个提出想法的组长,而是背负着整个项目调整方向、以及顾言琛全部信任的负责人。压力如山,但她不能退缩。
会议结束,人群散去。林小溪是最后一个离开会议室的。她抱着笔记本电脑和厚厚的资料,走在空旷的走廊里,感觉脚步有些虚浮,心脏依旧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着。
她需要立刻投入工作,四十八小时,时间紧迫。她快步走向自己的工位,脑海中已经开始飞速构思专项组的人员名单和初步分工。
就在她即将走到市场部办公区入口时,一个低沉的声音从身后叫住了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