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再见仍是心上人 > 第113章 无声的较量

再见仍是心上人 第113章 无声的较量

作者:兰台过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5 09:19:38

修改后的框架,如同经历了一场蜕皮的蝉,带着小组全员连续数日鏖战的心血,再次被林小溪郑重地发送出去。这一次,她没有丝毫放松,反而比之前更加忐忑。顾言琛的第一轮打击已经让她清楚地认识到,在他面前,任何“尽力了”的自我安慰都是苍白无力的,他衡量标准的刻度,远非常人所能及。

发送邮件后,她甚至没有离开工位,只是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等待着那几乎可以预见的、迅疾而冷酷的回应。办公室的灯光白得刺眼,照在她略显苍白的脸上,眼下是连日熬夜留下的淡淡青影。

果然,不到二十分钟,熟悉的提示音再次响起,尖锐地划破了办公区的寂静。

林小溪的心脏像是被这只无形的拳头攥紧,猛地睁开眼,看向屏幕。

发件人:顾言琛。

主题:Re: 【城市焕新项目】市场分析框架(修改版)

他的回复,快得几乎不近人情,仿佛他什么都不用做,只是专门守在邮箱前等待她的提交,然后给予致命一击。

点开邮件,正文依旧简洁到吝啬:“已阅。战略层面思考仍需深化,具体见批注。”

附件文档再次被下载打开。这一次,刺目的红色批注似乎少了一些,但位置更加关键,问题更加刁钻,直指方案的核心逻辑和与公司整体战略的契合度。

· 在“市场进入策略”部分,他批注:【此策略与集团目前重点投入的‘智能化’转型战略关联度弱。请阐述如何利用集团现有技术资源(如AI数据分析平台、物联网基础设施)赋能你的市场开拓方案,实现协同效应。我需要看到具体的嫁接点和预期增效数据模型。】

· 在“风险评估”章节,他圈出了“政策风险可控”这一结论,批注:【‘可控’定义模糊。请列出A市未来三年在城市规划、产业扶持、环保法规等方面所有可能影响本项目的不确定性政策因素,并进行概率-影响矩阵分析。同时,评估若最坏情况发生,我们的应急预案成本及资源储备是否充足。】

· 在“长期价值”论述旁,他提问:【此项目如何为公司沉淀可持续的品牌资产和用户数据资产?如何与公司其他业务线形成生态联动,而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地产项目?】

这些问题,不再局限于市场本身的技术细节,而是跃升到了公司整体战略、资源协同、风险管控和长期生态建设的层面。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重锤,敲打在她思维的边界上,逼迫她跳出自己熟悉的一亩三分地,去审视更宏大的棋盘。

林小溪看着这些批注,最初的挫败感渐渐被一种无力感取代。她意识到,顾言琛不仅仅是在考核她的执行力,更是在用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逼迫她提升思维的高度和广度。他像是在她面前打开了一扇她从未留意过的门,门后是更复杂、也更波澜壮阔的世界,但门槛极高,需要她拼尽全力才能攀爬。

这与她记忆中那个耐心给她讲题、引导她理解某个管理模型的学长截然不同。那时的引导是温和的,带着鼓励和包容;而现在,是强硬的,不容置疑的,带着上位者审视和打磨工具的冷静。

她没有时间沉浸在对比带来的酸楚中。问题已经摆在面前,她必须解决。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她开始行动。首先,她调取了集团近几年的战略规划文件,尤其是关于“智能化转型”的部分,逐字逐句地研读,试图理解其中的核心意图和资源投向。这对她而言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她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查阅技术术语,理解AI平台和物联网基础设施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

接着,她开始搜集A市相关的政策动向,这需要极强的信息搜集和研判能力。她联系了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大学同学,付费订阅了专业的政策研究数据库,甚至去参加了相关领域的行业研讨会,试图从各种渠道捕捉那些可能影响项目未来的“蝴蝶翅膀”。

然而,最让她感到棘手的,还是关于“生态联动”和“资产沉淀”的战略思考。这需要对公司整体业务布局有深刻的洞察,而这恰恰是她作为分公司市场部组长视野的盲区。

焦头烂额之际,她的目光无意中扫过书架最顶层,那里堆放着她从大学宿舍搬过来后就没再动过的几箱旧书。鬼使神差地,她搬来椅子,踮起脚,在那落满灰尘的纸箱里翻找起来。

指尖触碰到一本硬壳书的粗糙封面,她动作一顿,将它抽了出来。封面上,《竞争优势的战略构建》几个字赫然在目。这本书,是他大四时送给她的生日礼物之一。他说,这是他的战略启蒙读物,希望对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所帮助。

书的重量沉甸甸的,仿佛也承载着那段过往的重量。她犹豫了一下,还是翻开了封面。

扉页上,他熟悉的、刚劲有力的笔迹映入眼帘:

“致我的小溪——

愿你的世界,因思考而辽阔,因智慧而闪光。

—— 顾言琛,于你二十岁生日”

“我的小溪”……这四个字像带着温度的铁烙,烫得她指尖猛地一缩,几乎要拿不住这本书。回忆如同冲破闸门的洪水,瞬间将她淹没。那个夜晚,他捧着这本书,眼神亮晶晶地对她说着期许的样子,清晰得仿佛就在昨日。

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住,一阵尖锐的疼痛让她几乎喘不过气。她猛地闭上眼,深吸了几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她像是要摆脱什么烫手山芋般,用力地、几乎是粗暴地翻过了这一页,指甲在纸张上划出一道轻微的折痕。

过去已死,缅怀无用。

她开始阅读这本书。书中关于价值链分析、核心竞争力、战略协同的论述,虽然年代稍远,但核心思想历久弥新。一些她之前觉得晦涩难懂的概念,在面临顾言琛提出的实际问题时,竟然变得清晰起来。她一边读,一边在笔记本上疯狂记录,试图将书中的理论框架与“城市焕新”项目进行嫁接。

同时,她鼓起勇气,给集团总部战略部的一位资深分析师发了邮件,虚心请教公司业务生态布局的问题。让她意外的是,对方回复得很快,并且提供了不少公开资料之外的有益视角。(她不知道的是,这位分析师在回复她邮件前,收到了来自顶头上司的助理一句轻描淡写的“关照”:市场部林小溪组长在跟进重要项目,若其咨询战略协同问题,可在不涉密前提下予以适当指导。)

几天几夜,林小溪几乎进入了疯魔的状态。除了必要的吃饭和短暂的睡眠,她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资料、数据、模型和书籍之中。办公室、公寓书房,到处都堆满了打印出来的文件和写满思路的草稿纸。她像个贪婪的海绵,拼命吸收着一切能够提升她战略思维的知识养分。

顾言琛的办公室就在她楼上两层。偶尔,在夜深人静时,他会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楼下依然亮着灯的那个熟悉工位。助理曾委婉地提醒他,林组长这样连续高强度工作,恐怕会影响长期效率甚至健康。顾言琛只是沉默地看着那点灯火,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钢笔冰冷的笔身,半晌,才低声说:“给她订一份宵夜,以部门的名义。别让她知道是我。”

于是,在林小溪饿得头晕眼花时,总会“恰好”有行政部的同事送来热气腾腾的粥品或精致的点心,说是公司给加班员工的福利。她感激地接受,却从未深想这“福利”为何总是如此及时且合她口味。

在这场无声的较量中,他既是那个不断给她设置更高障碍的严苛考官,也是那个在暗处默默关注、甚至为她扫清部分障碍的……她无法定义的存在。

当林小溪终于将再次修改、几乎脱胎换骨的框架报告,连同一份详尽的战略协同补充说明和风险评估矩阵分析一起提交时,她感觉自己像是打了一场耗尽全力的硬仗,整个人都虚脱了。

这一次,顾言琛的回复隔了一个小时才来。

邮件正文依旧简短,却有了微妙的不同:“思路已基本清晰,战略协同部分有提升。按此方向准备详细方案。”

没有表扬,但那个“有提升”,以及“按此方向”的肯定,对于此刻的林小溪来说,已经如同久旱甘霖。她靠在椅背上,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种混合着极致疲惫和微弱成就感的复杂情绪在胸腔里弥漫开来。

她抬起头,望向窗外蔚蓝的天空,一架飞机正缓缓划过,留下长长的白色尾迹。这一次,心口的刺痛感似乎减轻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清明。

她似乎,在被他逼着,跌跌撞撞地,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然而,她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这微不足道的进步,新的挑战已接踵而至——顾言琛直接下达指令,要求她带领小组,在一周内拿出可供决策的详细方案执行路线图。而与此同时,行政部通知,公司将举办一场重要的行业晚宴,要求核心项目组成员务必参加。这意味着,她将不得不首次在与工作无关的场合,直面顾言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