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上午九点整,启明星集团A市分公司每周一次的管理层周会,在位于顶楼的战略会议室准时召开。
深色的红木长桌光可鉴人,映照着围坐一圈的各部门总监及核心高管们或严肃或凝重的面孔。空气里弥漫着现磨咖啡的醇香,却也掺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入,将室内照得透亮,却驱不散某些角落盘踞的微妙氛围。
林小溪作为“城市焕新”项目市场板块的直接负责人,和市场部总监一起列席会议,坐在长桌中段靠后的位置。她今天穿了一套深蓝色的职业套装,妆容比平时稍重,试图掩盖连日来睡眠不足带来的憔悴,但眼底深处的那抹疲惫与警惕,却难以完全遮掩。从踏入这个会议室开始,她就能感觉到几道若有实质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带着探究、审视,甚至是不加掩饰的轻慢。
她知道,过去几天那些不堪的流言,早已如同病毒般渗透到了公司的管理层。今天这个场合,对她而言,不亚于一场公开的审判。
会议按流程进行,各部门依次汇报工作进展,讨论议题。顾言琛坐在主位,穿着熨帖的深灰色西装,白色衬衫纽扣一丝不苟地系到领口。他大部分时间沉默地听着,手指间夹着一支昂贵的钢笔,偶尔在面前的平板电脑上记录几句,眼神平静无波,让人看不出喜怒。只有当某个汇报出现明显漏洞或数据支撑不足时,他才会抬眼,提出一两个简短却切中要害的问题,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让被问及的人瞬间压力倍增。
林小溪垂眸看着自己面前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会议要点和自己可能需要补充说明的内容。她强迫自己集中精神,忽略那些如芒在背的视线。
议题进行到“城市焕新”项目的资源分配讨论。市场部总监起身,概述了项目前期市场工作的进展和下一阶段所需的支持,言辞谨慎,尽量突出团队努力和已有成果。
当他汇报完毕,坐下时,会议室出现了短暂的安静。
就在这时,一个略显沙哑、带着几分慢条斯理腔调的声音响了起来,来自长桌另一侧,运营部的总监李茂源。他年近五十,头发梳得油亮,是公司的老人,也是之前被调离的那位王副经理的直系上司兼好友。
“顾总,各位同事,”李茂源扶了扶鼻梁上的金丝眼镜,脸上带着一种看似公允、实则皮里阳秋的笑容,“‘城市焕新’项目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资源倾斜也是应该的。不过嘛……”
他拖长了语调,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林小溪所在的方向,虽然很快移开,但那瞬间的意有所指,让在场不少人心领神会。
“我这边呢,最近听到一些……嗯,一些来自基层的声音。”他故作斟酌地用词,“主要是关于项目团队,尤其是核心成员选拔标准的一些……议论。”
会议室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滞了。原本还有些细微的交谈声彻底消失,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李茂源身上,然后又若有若无地瞟向林小溪和主位上的顾言琛。
林小溪放在桌下的手悄然握紧,指甲陷入掌心。来了。
市场部总监的脸色也变得有些难看,紧张地看了一眼顾言琛。
李茂源似乎很满意自己制造的效果,继续慢悠悠地说道:“当然,我相信顾总的眼光和公司的用人机制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呢,咱们也得考虑基层员工的观感和团队士气,对吧?毕竟,如果让一些资历尚浅、经验可能还有所欠缺的年轻员工,过于突然地承担超出其能力范围的重任,甚至因此占用大量核心资源……难免会让人产生一些不太好的联想,觉得是不是有什么……嗯,非正常的手段在起作用?这要是传出去,恐怕对我们公司的声誉,对项目的公信力,都会造成不太好的影响啊。”
他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看似站在公司和团队的角度考虑,实则字字诛心,将“非正常手段”、“声誉影响”这些大帽子,不动声色地扣在了林小溪头上,并且巧妙地暗示了这与顾言琛的决策有关。
会议室内落针可闻。几个与李茂源关系不错的总监,脸上露出微妙的表情,有人低头假装记录,有人端起茶杯掩饰嘴角的笑意。更多的人则是屏息凝神,等待着暴风雨的降临。
林小溪感觉脸颊像被火烧一样,屈辱和愤怒交织在一起,让她几乎要控制不住站起身反驳。但她知道,在这个层级会议上,没有她一个小组长说话的份。她只能死死地咬着牙,承受着这无声的凌迟,将所有的希望,或者说最后的判决,寄托于那个始终沉默的男人。
市场部总监额角冒汗,想要开口解释几句:“李总监,这话……”
“李总监。”
一个平静无波的声音打断了他,声音不大,却像一块冰投入滚油,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顾言琛终于抬起了头。他没有看李茂源,也没有看林小溪,目光只是落在自己面前的平板电脑上,手指在上面轻轻滑动着。他的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但整个会议室的气压,仿佛在他开口的瞬间,骤然降低了数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