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训诫完下人,江迢迢将新沏好的桂花茶递给老夫人,露出甜甜的梨涡。
“祖母辛苦啦,不要动怒,气坏了身子,快喝热茶缓缓。”
似乎是想起什么,那娇小的身影又急急忙忙去拿敲杖过来蹲下,一边敲老夫人的腿一边嘴里还絮絮叨叨的。
“祖母,你的腿入秋就容易疼。多拿锤子敲敲足三里、血海穴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有利于身体健康。”
说着说着,江迢迢低着头,鼻子一酸。
祖母身子之前受过伤,动怒容易旧伤复发。
她现在能护的住自己,若是因为自己而加重祖母的病情,她绝对不会原谅自己的!
“好好好,祖母都听呦呦的。”
老夫人满脸欣慰地抿了一口茶,桂花的香气充满了口腔,茶水如暖流般流入心间,熨帖极了。
“二小姐一向孝顺啊,可见是真把老夫人放心里了。”
宋嬷嬷也是看着江迢迢从小小一团到现在这么大的,也忍不住感慨。
“是啊。哪像吴氏那对母女......”
老夫人幽幽地叹了口气,神色黯淡。
要是呦呦是她的亲孙女就好了......
回到清乐院,江迢迢就拿起医书见缝插针地看了起来。
安静侍立于旁的青黛则是亮晶晶地瞧着神色认真的女孩子,满心自豪。
小姐好像落了水后不仅不再被吴氏母女哄骗,好像还会了很多东西!
例如,能看懂晦涩难懂的医书了!
苏嬷嬷悄悄进来,挥手让屋中的丫鬟都出去,只留下青黛。
站在不远处的紫燕神色期待地望向那身着石榴红襦裙的女孩子,期待她也能将自己留下。
可是一向对她言听计从的小女孩竟然连一个眼神也没分给她。
见紫燕磨磨蹭蹭,还不曾出去,苏嬷嬷眼神越发不善,略带警告的声音响起。
“还不退下!”
紫燕忍不住一抖,连忙退下。
见人都出去了,苏嬷嬷才走近拿着书卷的小姑娘,低声耳语。
“小姐,你之前让阿眠找的那个人,找到了。”
江迢迢放下书卷,抬起乌黑的大眼睛,“他怎么样?在哪里?”
“小姐放心,他很好。阿眠在一个奴隶市场将他赎了出来了,还洗漱教导了一番。小姐要见他吗?”
“见,就安排在今日下午,聚香楼罢。”
日头西移,一切安排妥当。
江迢迢装扮一番,没往前门走,反而往后花园走去。
临近秋日,草木枯萎,越发显得有些萧瑟。
离府墙不远处,矗立着一座秋千。
青黛左右环顾后,确认无人后,朝正荡着秋千的石榴红襦裙的小姑娘点点头。
江迢迢了然,脚用力一瞪,秋千飞的越发的高。
风吹动裙摆,披帛也跟着翻飞,远远看来似一只火红的蝴蝶,隐隐有越过府墙的趋势。
高楼上,赤衣少年饶有兴致地瞧着这一幕,嘴角微微勾起。
找准时机,江迢迢用力瞪向放置在身后的一座矮石。
秋千越过高墙,江迢迢找准机会,放开秋千,用力一扑。
暗中观察着的人都忍不住屏住呼吸。
扑通一声,红衣少女稳稳落在墙头。
“小姐没事罢?”青黛有些担忧。
感受着手臂的刺痛感,江迢迢云淡风轻一笑,“无事。你快来罢。”
说罢,身子连忙往旁边移动,给青黛留出充足的位置。
青黛送了一口气,用同样的方法安全地上了墙头。
墙外,马车等在不远处,老车夫心惊胆战地瞧着两人从墙头跃到紧挨着府墙的树上,又从树上下来。
见人安然无恙地爬上马车,老车夫不再多说,驾车而去。
距离申时还有三刻钟(也就是下午2点15分),街上人来人往,不时有马车路过。
街边小贩热情贩卖,努力招揽客人,真真是,热闹非凡。
“小姐,聚香楼到了。”
一辆不起眼的马车慢悠悠地停下。
车内,青黛对着正闭目养神的女孩轻声道。
“好。阿眠哥都准备好了吗?”
江迢迢原本微微阖着的眼睛睁开,眼里满是不符合年龄的锋利。
仅仅一瞬,又恢复了那如小孩子般的天真,眨了眨眼睛,仿佛刚刚都是错觉。
“准备好了。”青黛小心地给她戴上帷帽,低声道。
有得了吩咐的小二立马迎上来,恭敬地道:“小姐请跟我来。”
二楼包厢,屋内弥漫着铁观音的茶香味。
桌子不远处,站立着一位大约是十四五岁的少年。
品着茶的陈眠瞧着他略显僵硬的身躯,有些忍俊不禁。
“别紧张,我们小姐很好的。”
正说着,包厢的门打开了,一个被幕离挡住身形和面容的女孩走了进来,身边跟着一个大约是十二三岁面容姣好、丫鬟打扮的的少女。
接着,他就看见将他买回来后就一直带着他的青年神色恭敬上前,对女孩低声说着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